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8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8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79 篇 农学
    • 474 篇 植物保护
    • 5 篇 作物学
    • 1 篇 园艺学
  • 10 篇 理学
    • 6 篇 生态学
    • 4 篇 生物学
  • 3 篇 工学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公安技术
  • 1 篇 医学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主题

  • 12 篇 pathogenicity
  • 9 篇 小麦
  • 9 篇 生物防治
  • 9 篇 rna
  • 8 篇 稻曲病菌
  • 6 篇 phytophthora inf...
  • 6 篇 杀菌剂
  • 6 篇 screening
  • 6 篇 核盘菌
  • 6 篇 内生细菌
  • 6 篇 鉴定
  • 5 篇 magnaporthe oryz...
  • 5 篇 致病性
  • 5 篇 soybean cyst nem...
  • 4 篇 致病力
  • 4 篇 效应蛋白
  • 4 篇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
  • 4 篇 生物学特性
  • 4 篇 pcr
  • 4 篇 rice blast

机构

  • 27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20 篇 沈阳农业大学
  • 17 篇 华南农业大学
  • 14 篇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 13 篇 华中农业大学
  • 8 篇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8 篇 浙江大学
  • 8 篇 河南农业大学
  • 7 篇 湖北省作物病害监...
  • 7 篇 福建农林大学
  • 7 篇 college of plant...
  • 7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7 篇 广西大学
  • 7 篇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
  • 7 篇 南阳师范学院
  • 6 篇 nematology insti...
  • 6 篇 青岛农业大学
  • 6 篇 plant protection...
  • 6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6 篇 广西农业科学院微...

作者

  • 13 篇 chen lijie
  • 13 篇 duan yuxi
  • 12 篇 wang yuanyuan
  • 12 篇 zhu xiaofeng
  • 11 篇 韩成贵
  • 10 篇 李大伟
  • 10 篇 王献兵
  • 10 篇 于嘉林
  • 9 篇 张永亮
  • 8 篇 xu jinrong
  • 8 篇 王颖
  • 7 篇 付艳苹
  • 7 篇 李洪连
  • 7 篇 周如军
  • 7 篇 姜道宏
  • 7 篇 谢甲涛
  • 7 篇 程家森
  • 6 篇 xiao shuqin
  • 6 篇 xue chunsheng
  • 6 篇 chen jianping

语言

  • 266 篇 中文
  • 218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十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及第四届中美植物病理学学术研讨会"
484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排序:
花生叶斑病和网斑病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花生叶斑病和网斑病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十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及第四届中美植物病理学学术研讨会
作者: 晏立英 康彦平 李玉荣 雷永 廖伯寿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2010~2012,本研究在石家庄市鹿泉3502农场花生田进行了花生叶斑病和网斑病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研究。这3中,该地花生叶斑病和网斑病的发病为害程度均达到8~9级,采用了杀菌剂升55%氟硅唑·多菌灵对该病害进行了防治。结果表明,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寄主多样性对马铃薯晚疫病群体致病力的影响
寄主多样性对马铃薯晚疫病群体致病力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十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及第四届中美植物病理学学术研讨会
作者: 袁霄 杨丽娜 祝雯 潘泽超 隋启军 詹家绥 福建省植物病毒学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病毒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菌(脚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世界各主产区均有发生。抗性品种是控制马铃薯晚疫病最经济、有效和环保的方法,但由于致病疫霉的易变性可快速进化特点、品种抗病性容易损失,而抗性基因的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SRBSDV对传毒介体白背飞虱温度耐受能力的影响
SRBSDV对传毒介体白背飞虱温度耐受能力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十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及第四届中美植物病理学学术研讨会
作者: 钟婷 周国辉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毒研究室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ms,SRBSDV)是呼肠病毒科(Reoviradae)斐济病毒属(Fijivirus)的一个暂定新种,由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以持久增殖型方式高效传播。近几SRBSDV已由华南局部稻区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麦VAMP714基因在小麦与条锈菌互作中的功能分析
小麦VAMP714基因在小麦与条锈菌互作中的功能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十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及第四届中美植物病理学学术研讨会
作者: 郝影宾 李华一 邓麟 王晓杰 康振生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运用电子克隆技术并通过RT-PCR验证获得了小麦TaVAMP714的全长cDNA;其开放阅读框长度669bp,编码222个氨基酸。分析表明,TaVAMP714含有保守的Longin亚家族和Synaptobrevin亚家族。qRT-PCR显示以脱落酸(ABA)对TaVAMP714的诱导最为强烈,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虫生真菌对玉米茎基腐病菌的室内抑制作用研究
虫生真菌对玉米茎基腐病菌的室内抑制作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十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及第四届中美植物病理学学术研讨会
作者: 陈方新 齐永霞 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利用两种常见虫生真菌金龟子绿僵菌和球孢白僵菌作为生防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杯碟法等研究了其对引起玉米茎基腐病的两种病原菌——瓜果腐霉菌和串珠镰刀菌的抑制作用。平板对峙培养实验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和球孢白僵菌对玉米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桃树根围三种短体线虫的鉴定
桃树根围三种短体线虫的鉴定
收藏 引用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十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及第四届中美植物病理学学术研讨会
作者: 王宏洪 卓侃 廖金铃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线虫研究室
短体线虫又称根腐线虫,是一类迁移性专性内寄生线虫,其寄主广泛,而且能适应各种气候环境,在全球经济重要性上仅次于根结线虫和孢囊线虫。2010~2013,从中国4个省份采集桃树根围土样18个,其中,4个样品中分离到根腐线虫。结合形态学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应用水稻秧苗期测定入迁白背飞虱带毒率预测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趋势
应用水稻秧苗期测定入迁白背飞虱带毒率预测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
收藏 引用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十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及第四届中美植物病理学学术研讨会
作者: 龚航莲 龚朝辉 陈全萍 江西省萍乡市植保植检站 江西萍乡市农技站
[目的]探索应用水稻秧苗期测定入迁白背飞虱带毒率预测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趋势。[方法]温室培育水稻无菌秧苗单株接入白背飞虱测定其带毒率。[结果]2010通过5月6日、5月18日、5月25日、6月15日、6月23日五次入迁萍乡的白背飞虱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稻曲病菌侵染机制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稻曲病菌侵染机制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收藏 引用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十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及第四届中美植物病理学学术研讨会
作者: 王疏 胡东维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稻曲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水稻主要病害之一,但其病原菌侵染机制仍有许多不明之处。本文对稻曲病菌侵染机制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和策略。现有的研究表明,稻曲病菌可侵染水稻幼苗的胚根、胚芽鞘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疆红枣黑斑病病原的初步鉴定
新疆红枣黑斑病病原的初步鉴定
收藏 引用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十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及第四届中美植物病理学学术研讨会
作者: 宋月凤 朱小琼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来,随着红枣在新疆被大面积推广种植,黑斑病发病有加重趋势,但对黑斑病的病原报道较少。本研究以采自新疆不同地区枣园黑斑病样的47株菌株为材料,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菌株在PCA(马铃薯胡萝卜琼脂培养基),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玉米大斑病菌小柱孢酮脱水酶(scd)基因克隆和敲除载体的构建
玉米大斑病菌小柱孢酮脱水酶(scd)基因克隆和敲除载体的构建
收藏 引用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十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及第四届中美植物病理学学术研讨会
作者: 杨阳 贾慧 刘俊 曹志艳 董金皋 河北农业大学真菌毒素与植物分子病理学实验室
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主要通过黑色素化的附着胞产生足够的机械压力穿透寄主组织进行侵染。黑色素与病菌的致病力密切相关,其形成途径为1,8-二羟萘酚聚合体(polymers of 1,8-dihydroxynaph thalene,DHN)途径,主要包括5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