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3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3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18 篇 医学
    • 12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53 篇 中西医结合
    • 47 篇 临床医学
    • 27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5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7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2 篇 工学
    • 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安技术
  • 21 篇 理学
    • 13 篇 生态学
    • 6 篇 物理学
    • 3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化学
  • 7 篇 农学
    • 7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法学
    • 1 篇 公安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主题

  • 9 篇 百草枯
  • 8 篇 lncrna
  • 8 篇 细胞凋亡
  • 6 篇 肺纤维化
  • 5 篇 细胞毒性
  • 5 篇 神经毒性
  • 4 篇 凋亡
  • 4 篇 分子机制
  • 4 篇 毒性效应
  • 4 篇 机制研究
  • 4 篇 氧化应激
  • 4 篇 emt
  • 4 篇 遗传毒性
  • 4 篇 pm2.5
  • 3 篇 tgf
  • 3 篇 睾丸
  • 3 篇 毒代动力学
  • 3 篇 毒理学
  • 3 篇
  • 3 篇 代谢物

机构

  • 9 篇 东南大学
  • 8 篇 南京医科大学
  • 6 篇 中山大学
  • 5 篇 福建医科大学
  • 5 篇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
  • 5 篇 首都医科大学
  • 5 篇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
  • 5 篇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
  • 5 篇 分子疫苗学和分子...
  • 4 篇 西南大学
  • 4 篇 南华大学
  • 4 篇 山东省职业卫生与...
  • 4 篇 南方医科大学
  • 4 篇 北京大学
  • 4 篇 南昌大学
  • 4 篇 济南大学
  • 4 篇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
  • 3 篇 中国医科大学
  • 3 篇 贵州医科大学
  • 3 篇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

作者

  • 8 篇 宁钧宇
  • 7 篇 李国君
  • 6 篇 邵华
  • 6 篇 高珊
  • 6 篇 娄云
  • 5 篇 尹立红
  • 5 篇 吴思英
  • 5 篇 宋雁
  • 5 篇 刘兆平
  • 5 篇 林育纯
  • 5 篇 浦跃朴
  • 5 篇 敬海明
  • 5 篇 李煌元
  • 5 篇 林忠宁
  • 4 篇 苟巧
  • 4 篇 杨虹雨
  • 4 篇 罗周嵩
  • 4 篇 刘建军
  • 4 篇 贾强
  • 4 篇 蔡萍

语言

  • 201 篇 中文
  • 33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毒理学会第六次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
234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CYP3A65介导BDE47代谢致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异常的甲状腺稳态干扰机制研究
CYP3A65介导BDE47代谢致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异常的甲状腺稳态干扰...
收藏 引用
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毒理学会第六次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
作者: 胡玉环 王超 朱建胜 杨璐 王守林 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医科大学 现代毒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医科大学
目的:2,2’,4,4’-四溴联苯醚(BDE47)是生物体中含量最高的溴代阻燃剂,其结构与甲状腺素相似,具有甲状腺干扰作用。CYP3A65(与人CYP3A4同源)是斑马鱼体内重要的代谢酶,课题组已证明其可代谢活化BDE47而产生斑马鱼发育毒性,但机制尚不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粒径微塑料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不同粒径微塑料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毒理学会第六次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
作者: 冯程 卢嘉威 应逸萌 何沅宸 方盛 林颖 居静娟 温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预防医学系
目的:塑料制品被广泛生产和使用,进入环境后难以降解,可经过一系列途径分解为很多粒径小于5mm的塑料残片(即微塑料,Microplastic Particles, MP),现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坏境问题。本研究拟利用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以下简称线虫)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氟化物、氟化氢及氟的危害评估
氟化物、氟化氢及氟的危害评估
收藏 引用
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毒理学会第六次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
作者: 谭壮生 杜宏举 刘晶晶 张文静 宋雁 刘兆平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卫生毒理所北京市食物中毒诊断溯源技术重点实验室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一氟化物的危害】氟化物是指含有氟元素的化合物,常见的有氟化钠和氟化钙,白色固体的氟化物。氟化钠、氟硅酸极其钠盐常用来对饮用水进行氟化,并添加到与护齿相关的产品中,如含氟牙膏、漱口水等预防龋齿。氟化钙是氟石或莹石的主要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气细颗粒物中ToxCast毒性效应化合物的高通量识别
大气细颗粒物中ToxCast毒性效应化合物的高通量识别
收藏 引用
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毒理学会第六次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
作者: 林泳峰 阮挺 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
研究目标:细颗粒物(Particular Matter, PM)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已引起广泛关注。有机组分是PM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占PM2.5质量的20–50%。其中含有的有机污染物可能具有致癌性、致畸性和诱变性,部分国家已将大气细颗粒物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功能性运动服饰中纳米银的毒性研究
功能性运动服饰中纳米银的毒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毒理学会第六次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
作者: 刘伟 白桦 李俊芳 李梦晨 席广成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工业与消费品安全研究所
目的:纳米银材料是消费品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一些高机能运动服饰中添加纳米银材料以达到抗菌、消除异味的功能[1]。目前,这些运动服饰中的纳米银在使用周期内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是未知的,因此对这些产品中添加纳米银的监管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少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中活性分子的挖掘、分离纯化及功能研究
少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中活性分子的挖掘、...
收藏 引用
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毒理学会第六次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
作者: 兰新强 赵锋 李文辉 张云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普洱学院
目的:探讨少棘蜈蚣药效分子群、寻找少棘蜈蚣中的活性分子,分离纯化少棘蜈蚣毒液中的活性蛋白质并进行功能研究。方法:采用蛋白质组-转录组学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少棘蜈蚣中毒素类似蛋白的多样性。通过凝胶过滤柱分子筛、离子交换柱、SD...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决明子对有机阴离子转运体的抑制及其对汞致急性肾损伤的保护机制
决明子对有机阴离子转运体的抑制及其对汞致急性肾损伤的保护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毒理学会第六次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
作者: 王雪 张宥偲 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目的:汞可在肾脏积聚,从而导致急性肾损伤。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汞致急性肾损伤的解毒药物往往存在明显的毒副作用,如引起肠胃不适、免疫毒性和发育毒性等。因此,开发高效低毒的针对汞致急性肾损伤的解毒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百草枯诱导神经炎症反应及HSP60和TLR4对其调控作用
百草枯诱导神经炎症反应及HSP60和TLR4对其调控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毒理学会第六次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
作者: 孙媛媛 徐艺华 张晓峰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目的:实验室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百草枯(paraquat,PQ)暴露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国内外研究发现通过诱导自由基生成的氧化损伤作用致神经元凋亡或死亡是PQ神经毒性作用的主要机制。神经炎症反应也参与神经退行性变的发生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参麦注射液通过激活AMPK/eNOS通路拮抗阿霉素所致小鼠心脏毒性
参麦注射液通过激活AMPK/eNOS通路拮抗阿霉素所致小鼠心脏毒性
收藏 引用
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毒理学会第六次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
作者: 张升 由振强 杨林 李丽丽 谢方 张城达 陈智勤 谢锋 辛艳飞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拮抗阿霉素诱导的小鼠心脏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阿霉素组(阿霉素15 mg/kg)、参麦注射液组(参麦注射液25mg/(kg·d)+阿霉素15 mg/kg),心脏超声检测参麦注射液干预后阿霉素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绿色荧光蛋白和生物荧光素酶双标记前列腺癌裸鼠模型的构建
绿色荧光蛋白和生物荧光素酶双标记前列腺癌裸鼠模型的构建
收藏 引用
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毒理学会第六次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
作者: 饶玉良 潘琦 姚舜珩 吴双双 朱秋阳 孙祖越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药理毒理学研究室中国生育调节药物毒理检测中心 复旦大学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计划生育药具重点实验室
目的构建绿色荧光蛋白和生物荧光素酶双标记的前列腺癌裸鼠模型,用于前列腺癌肿瘤转移机制研究。方法 (1)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和生物荧光素酶Luciferase双标记的稳定转染前列腺癌细胞株设计包装的慢病毒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