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8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8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93 篇 农学
    • 152 篇 水产
    • 13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77 篇 作物学
    • 14 篇 兽医学
    • 10 篇 园艺学
    • 9 篇 林学
    • 1 篇 植物保护
  • 331 篇 理学
    • 171 篇 生态学
    • 159 篇 生物学
    • 3 篇 海洋科学
    • 1 篇 化学
  • 33 篇 工学
    • 1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7 篇 水利工程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矿业工程
    • 1 篇 生物工程
  • 9 篇 医学
    • 3 篇 中西医结合
    • 3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临床医学

主题

  • 28 篇 浮游植物
  • 9 篇 小球藻
  • 8 篇 光合作用
  • 8 篇 硅藻
  • 7 篇 鼠尾藻
  • 7 篇 聚球藻
  • 7 篇 赤潮
  • 7 篇 微藻
  • 7 篇 环境因子
  • 7 篇 群落结构
  • 7 篇 生物柴油
  • 6 篇 铜绿微囊藻
  • 6 篇 海带
  • 6 篇 龙须菜
  • 5 篇 基因克隆
  • 5 篇 叶绿素荧光技术
  • 5 篇 its
  • 5 篇 米氏凯伦藻
  • 5 篇 亚历山大藻
  • 5 篇 盐度

机构

  • 86 篇 暨南大学
  • 76 篇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
  • 53 篇 上海海洋大学
  • 49 篇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
  • 38 篇 厦门大学
  • 37 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
  • 31 篇 天津科技大学
  • 29 篇 中国海洋大学
  • 23 篇 宁波大学
  • 20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19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9 篇 汕头大学
  • 19 篇 常熟理工学院
  • 18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16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14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12 篇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
  • 12 篇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
  • 11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0 篇 淮海工学院

作者

  • 34 篇 施定基
  • 25 篇 吕颂辉
  • 23 篇 何培民
  • 23 篇 贾晓会
  • 21 篇 黄邦钦
  • 19 篇 宋立荣
  • 18 篇 张成武
  • 17 篇 胡征宇
  • 17 篇 胡章立
  • 16 篇 周志刚
  • 16 篇 李爱芬
  • 15 篇 毕永红
  • 13 篇 朱建一
  • 13 篇 王全喜
  • 13 篇 许璞
  • 12 篇 李涛
  • 12 篇 刘建国
  • 12 篇 徐年军
  • 12 篇 陆勤勤
  • 11 篇 胡春香

语言

  • 671 篇 中文
  • 116 篇 英文
  • 2 篇 法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讨论会"
789 条 记 录,以下是131-140 订阅
排序:
低氮对斧形魏氏藻的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
低氮对斧形魏氏藻的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赵伟 向文洲 李涛 吴嘉仪 吴华莲 吴后波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广州
本实验从普通念珠藻中分离出一株淡水藻,经过18S初步鉴定为真眼点藻纲斧形魏氏藻,为探讨低氮对斧形魏氏藻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实验分别将培养基中的硝酸钠浓度设为0.3g/L和1.5g/L,其它培养因素相同,培养15天.
来源: 评论
中国淡水单壳缝目硅藻的分类学研究
中国淡水单壳缝目硅藻的分类学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尤庆敏 于潘 王艳璐 刘妍 刘琪 范亚文 王全喜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上海200234 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哈尔滨150025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太原030006
单壳缝目(Monoraphidinales)是一个壳面具壳缝,另一壳面不具壳缝的硅藻类群,通常由具壳缝面或胶质柄附着在基质上。该类群淡水种类的体积较小,一般在光镜下很难观察到壳面纹饰,需要借助扫描电镜进行超微结构观察。
来源: 评论
不同混合速率下阳光UV辐射对假微型海链藻PSⅡ功能的影响
不同混合速率下阳光UV辐射对假微型海链藻PSⅡ功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柳清杨 刘佳仪 袁悟飚 徐兴莲 梅洪 吴红艳 湖北工业大学工业发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河湖生态修复与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68
体的混合使得浮游植物接受的阳光辐射光强和光质不断变化,迄今对于不同的混合速率下,海洋浮游植物对增强的UV辐射的光合响应还知之甚少。本文以浮游硅藻假微型海链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混合速率下,随辐射水平的增加,UV辐射和可见光PAR对...
来源: 评论
亚心形四爿藻淀粉磷酸化酶参与淀粉的生物合成
亚心形四爿藻淀粉磷酸化酶参与淀粉的生物合成
收藏 引用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姚长洪 姜君鹏 薛松 曹旭鹏 张永奎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制药与生物工程系 四川成都 61006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海洋生物工程组 辽宁大连 116023
微藻淀粉的结构与高等植物的高度相似性使其可以作为粮食作物(如玉米、小麦、谷类、薯类)的替代,在食品、养殖、生物能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大多数研究认为微藻淀粉合成主要通过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介导的途径进行。
来源: 评论
浙江沿海漂浮型铜藻的多样性及功能研究
浙江沿海漂浮型铜藻的多样性及功能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杨锐 任继锐 杨晴 骆其君 陈娟娟 陈海敏 宁波大学海洋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本研究对源于中国东海沿岸12个地点的8个漂浮型铜藻群体和4个定生型铜藻群体共187个样本进行了研究。与定生型铜藻相比,漂浮型铜藻无固着器、藻体分枝数和气囊数多、分枝长度短;雌雄生殖托个数少且形态差异不明显、生殖托顶端再生枝,...
来源: 评论
利用猪粪浸出液替代培养基培养固氮鱼腥藻的研究
利用猪粪浸出液替代培养基培养固氮鱼腥藻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张金丽 彭成荣 张云 宋学宁 黄顺 李敦海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湖北武汉 43007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湖北武汉 430072
固氮鱼腥藻是一种能将空气中分子氮通过固氮酶固定成氮素化合物的特殊藻类,可以作为农业生态系统氮源。培养固氮鱼腥藻既可以使用普通的BG11培养基,也可以使用不添加氮源的培养基。
来源: 评论
低分子量羊栖菜多糖的制备及其抗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活性研究
低分子量羊栖菜多糖的制备及其抗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活性研...
收藏 引用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孙雨豪 陈晓琳 李鹏程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本文采用传统水提-醇沉法提取了羊栖菜多糖(SFP),探究了过氧化氢氧化降解法在降解羊栖菜多糖过程中不同操作参数过氧化氢浓度、温度和pH值对羊栖菜多糖分子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羊栖菜多糖降解速率随过氧化氢浓度升高、温度升高和pH降低...
来源: 评论
珠江中上游水体浮游植物功能群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珠江中上游水体浮游植物功能群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刘乾甫 杜浩 帅方敏 武智 李跃飞 赖子尼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380 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 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武汉430223
为了解珠江中上游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功能群组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于2016年3月、6月、9月和12月,分别对珠江中上游肇庆江段以上水体进行采样分析。
来源: 评论
塞班单星藻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及其与斜生四链藻的对比分析
塞班单星藻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及其与斜生四链藻的对比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王清华 刘旭东 朱欢 刘国祥 胡征宇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43007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430072
单星藻属(Coelastrella)隶属于栅藻科空星藻亚科,近年来多篇文章报道该类群在天然色素和油脂生产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但是目前我们关于该类群的细胞器基因组知之甚少。
来源: 评论
三种紫菜HSP70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三种紫菜HSP70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收藏 引用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陈伟洲 郑红妍 陈泽攀 曾俊 汕头大学 广东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 汕头 515063
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长紫菜(***)和皱紫菜(***)是南方沿海常见的紫菜属种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为探究三种紫菜的耐高温能力,从分子水平揭示三种紫菜的耐热机制,为紫菜的栽培生产提供科学指导,本文采用RACE技术分别克隆了坛...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