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41 篇 会议
  • 4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44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30 篇 医学
    • 143 篇 临床医学
    • 4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4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8 篇 中西医结合
    • 10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5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27 篇 理学
    • 123 篇 生物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地质学
  • 66 篇 工学
    • 36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3 篇 生物工程
    • 4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4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3 篇 机械工程
    • 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51 篇 农学
    • 38 篇 作物学
    • 8 篇 畜牧学
    • 3 篇 植物保护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主题

  • 6 篇 mitochondria
  • 6 篇 生物化学
  • 6 篇 apoptosis
  • 6 篇 autophagy
  • 5 篇 蛋白质聚集
  • 5 篇 colorectal cance...
  • 4 篇 migration
  • 4 篇 nf-κb
  • 4 篇 invasion
  • 4 篇 breast cancer
  • 4 篇 dna
  • 4 篇 hcc
  • 4 篇 阿尔茨海默病
  • 4 篇 crystal structur...
  • 4 篇 inflammation
  • 4 篇 tau蛋白
  • 4 篇 phosphorylation
  • 4 篇 错误折叠
  • 4 篇 proliferation
  • 3 篇 凋亡

机构

  • 26 篇 山西医科大学
  • 17 篇 北京大学
  • 12 篇 三峡大学
  • 11 篇 university of ch...
  • 10 篇 复旦大学
  • 8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7 篇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
  • 6 篇 清华大学
  • 6 篇 school of life s...
  • 5 篇 山西大学
  • 4 篇 空军军医大学
  • 4 篇 新乡医学院
  • 4 篇 college of chemi...
  • 4 篇 集美大学
  • 4 篇 重庆大学
  • 4 篇 华东理工大学
  • 4 篇 东华大学
  • 4 篇 南开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
  • 3 篇 college of food ...

作者

  • 13 篇 解军
  • 9 篇 梁毅
  • 9 篇 陈杰
  • 8 篇 来鲁华
  • 7 篇 王艳林
  • 6 篇 luhua lai
  • 6 篇 乔文涛
  • 6 篇 傅松涛
  • 5 篇 高莹莹
  • 5 篇 曹春雨
  • 5 篇 宋慧芳
  • 5 篇 刘晓灵
  • 5 篇 李仁科
  • 5 篇 殷文娟
  • 5 篇 杨建林
  • 5 篇 何生
  • 4 篇 wenwen zeng
  • 4 篇 shufang liang
  • 4 篇 陈婉南
  • 4 篇 吕雪峰

语言

  • 230 篇 英文
  • 21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8年全国学术会议"
445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HDAC3-STAT3通路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HDAC3-STAT3通路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2018年全国学术会议
作者: 穆秀丽 郭璇 山西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太原030001
血系统肿瘤中,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通路活化后致瘤作用已在多发性骨髓瘤、霍奇金淋巴瘤中多有报道。在DLBCL中,有实验证实STAT3活化主要存在于ABC亚型中,STAT3活化后导...
来源: 评论
碱基和糖环结构改变而形成的DNA损伤导致DNA复制突变的分子机制研究
碱基和糖环结构改变而形成的DNA损伤导致DNA复制突变的分子机制研...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2018年全国学术会议
作者: 张慧东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成都610041
外源性环境毒物和内源性物质会形成各种DNA损伤,导致DNA复制突变,造成DNA序列永久改变,产生各种疾病、丧失某些功能、导致畸形甚至死亡.DNA损伤包括碱基结构改变和糖环结构改变的DNA损伤.研究DNA损伤导致DNA复制突变的分子机制为理解...
来源: 评论
建立白色脂肪细胞的特异遗传操作工具
建立白色脂肪细胞的特异遗传操作工具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2018年全国学术会议
作者: 何灵娟 周斌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脂肪细胞主要分为白色脂肪细胞和褐色脂肪细胞,它们在形态、基因表达以及功能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在特定情况下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换。解偶联蛋白UCP1特异性的表达在褐色脂肪细胞中,已有特异的UCP1-Cre遗传工具小鼠,用于褐色脂肪细胞...
来源: 评论
新型DNA分子克隆技术-Nimble Cloning
新型DNA分子克隆技术-Nimble Cloning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2018年全国学术会议
作者: 言普 曾妍静 沈文涛 庹德财 黎小瑛 周鹏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海口571101
DNA分子克隆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其创新和发展直接推动着分子生物学的进步。目前使用的分子克隆方法存在受酶切位点受限、试剂盒价格昂贵等问题。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新的克隆技术,命名为Nimble Cloning,其核心是在目标载体的克隆...
来源: 评论
酶及小核酸分子仿生组装及递送研究
酶及小核酸分子仿生组装及递送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2018年全国学术会议
作者: 韩浩博 陈文祺 刘勇 杨洁冰 李全顺 吉林大学分子酶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春130012
来,酶及小核酸分子在功能材料体系中的组装,在多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生物催化与转化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当前生物医学工程及绿色化学等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本报告将介绍课题组在酶及小核酸分子的仿生组装与递送领域中...
来源: 评论
神经干细胞胚胎羊膜腔移植对小鼠神经管畸形治疗潜能的研究
神经干细胞胚胎羊膜腔移植对小鼠神经管畸形治疗潜能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2018年全国学术会议
作者: 张凯丽 孙雨晴 王宇飞 张娟 刘志贞 山西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太原030001
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为常见的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先天畸形,世界范围内人群发生率为0.5%0~20%.近来,NTDs的产前诊断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越来越多的NTDs在孕中期、甚至早期就被发现,但是相比之下产前治疗方法的改进...
来源: 评论
靶向多胺代谢系统的新型药物筛选
靶向多胺代谢系统的新型药物筛选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2018年全国学术会议
作者: 刘森 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 武汉430068 三峡大学医学院 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宜昌443002
基于蛋白质结构的计算机辅助药物筛选与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在过去数十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一直以来,研究人员普遍认为能够与靶标蛋白质形成共价结合的共价药物分子会有巨大的副作用,因此共价药物的计算机辅助筛选与设计没...
来源: 评论
细菌ECFσ因子介导的转录起始分子机制
细菌ECFσ因子介导的转录起始分子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2018年全国学术会议
作者: 李玲婷 方城力 庄宁宁 王甜甜 张余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上海200032
细菌基因的转录起始由RNA聚合酶和转录起始因子(σ因子)共同协作完成,二者形成复合物结合到基因的启动子DNA区域起始RNA合成.细菌RNA聚合酶通过结合不同的σ因子来实现基因的转录调控.ECF σ因子(Extra-Cytoplasmic Function σ factor...
来源: 评论
Microbulbifer ***1昆布多糖酶Glu3558的真核表达及性质研究
Microbulbifer ***1昆布多糖酶Glu3558的真核表达及性质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2018年全国学术会议
作者: 银小倩 朱艳冰 集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福建厦门361021
本研究以产微球茎菌属 ALW1(Microbulbifer ***1)的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昆布多糖酶Glu3558的基因片段后将其插入到pPIC9K质粒中构成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到*** DH5α感受态细胞中,通过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的平板筛选、菌落...
来源: 评论
抑制白色脂肪组织p38有助于其棕色化和改善代谢
抑制白色脂肪组织p38有助于其棕色化和改善代谢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2018年全国学术会议
作者: 张圣洁 应浩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 上海200031
以往的研究认为,p38信号通路在调控褐色脂肪细胞UCP1转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一直缺少体内的研究证据。我们研究发现,在脂肪组织特异敲除p38后,小鼠的体重减轻,但体温维持能力以及褐色脂肪产热功能基本不受影响。在冷刺激条件下,脂肪组...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