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8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主题

  • 6 篇 凡纳滨对虾
  • 6 篇 新种
  • 5 篇 桡足类
  • 4 篇 系统发育
  • 4 篇 wssv
  • 4 篇 线粒体基因组
  • 3 篇 大型底栖动物
  • 3 篇 胚胎发育
  • 3 篇 甲壳动物亚门
  • 3 篇 中国卤虫
  • 3 篇 基因排列
  • 3 篇 十足目
  • 3 篇 中国海
  • 2 篇 18s
  • 2 篇 免疫
  • 2 篇 虾类
  • 2 篇 耗氧率
  • 2 篇 排氨率
  • 2 篇 脊尾白虾
  • 2 篇 海水

机构

  • 22 篇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
  • 12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6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6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6 篇 中国海洋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海南热...
  • 5 篇 中国科学院热带海...
  • 5 篇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
  • 4 篇 辽宁师范大学
  • 3 篇 厦门大学
  • 2 篇 实验海洋生物学重...
  • 2 篇 天津市水生动物疫...
  • 2 篇 上海海洋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
  • 2 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 2 篇 钦州学院
  • 2 篇 浙江大学
  • 2 篇 institute of oce...
  • 2 篇 department of ma...
  • 1 篇 山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0 篇 李富花
  • 9 篇 相建海
  • 6 篇 崔朝霞
  • 6 篇 王文
  • 5 篇 李涛
  • 5 篇 胡思敏
  • 5 篇 张晓军
  • 5 篇 李新正
  • 5 篇 徐兆礼
  • 5 篇 刘胜
  • 4 篇 初冰
  • 4 篇 孟庆国
  • 4 篇 程诚
  • 4 篇 王芳
  • 4 篇 董双林
  • 4 篇 刘岩
  • 4 篇 李雪洁
  • 4 篇 李诗豪
  • 4 篇 郭志灵
  • 4 篇 侯林

语言

  • 80 篇 中文
  • 4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
84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中国明对虾应对WSSV急性感染的分子免疫机制研究
中国明对虾应对WSSV急性感染的分子免疫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李诗豪 李富花 孙政 张晓军 相建海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有关甲壳动物对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免疫响应的研究已发掘了大量的免疫相关基因,然而目前仍缺少自然感染状态下宿主对WSSV急性增殖的免疫响应机制分析.
来源: 评论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泥虾类进化和系统发育研究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泥虾类进化和系统发育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刘媛 崔朝霞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泥虾是十足目甲壳动物爬行虾类的主要类群,其分类地位和系统发育关系备受争议.泥虾类曾被认为是单系发生,属于海蛄虾次目(Infraorder Thalassinidea),然而根据最新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泥虾类被分为两个次目,蝼蛄虾次目(Infraorder Gebii...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华绒螯蟹螺原体免疫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研制
中华绒螯蟹螺原体免疫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研制
收藏 引用
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安亮 顾伟 孟庆国 王文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省水生甲壳动物病害重点实验室
中华绒螯蟹螺原体(Spiroplasma eriocheiris)是一种新型水生动物病原,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建立有效的疫病检测技术,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来源: 评论
宁波地区菊星介属(Chrissia Hartmann,1957)一新种(甲壳动物亚门:介形纲)
宁波地区菊星介属(Chrissia Hartmann,1957)一新种(甲壳动物亚门:...
收藏 引用
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孔嫱 马顺心 马相铭 禹娜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上海200240
本文描述了采于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的甲壳动物亚门介形纲金星介科菊星介属(ChrissiaHartmann,1957)的一个新种.当前种由于双壳边缘无septa、小颚须末节矩形、尾叉不对称且无后刚毛,因此将其定于Chrissia.
来源: 评论
中华绒螯蟹长江野生和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中华绒螯蟹长江野生和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刘皓 吴旭干 赵柏淞 刘青 何杰 成永旭 上海海洋大学甲壳动物营养繁殖实验室 上海201306
本研究利用13对微卫星引物对中华绒螯蟹长江水系野生群体及人工养殖群体各60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3个微卫星位点平均获得13.130个有效等位基因,平均观察杂合度(Ho)及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725和0.825.
来源: 评论
三沙湾浮游动物空间分布特征
三沙湾浮游动物空间分布特征
收藏 引用
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徐佳奕 徐兆礼 东海水产研究所
本文根据2010年6月、8月、10月和2011年4月、5月在三沙湾海域采集到的浮游动物样品,对三沙湾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丰度变化开展调查,就浮游动物的生态类群组成及其对盐度的生态适应性进行分析,探讨了浮游动物生态类群结构的空间变化及其...
来源: 评论
中国淡水桡足类北镖水蚤属(Arctodiaptomus)的分类现状
中国淡水桡足类北镖水蚤属(Arctodiaptomus)的分类现状
收藏 引用
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舒树森 陈小勇 杨君兴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昆明市教场东路32号
北镖水蚤属(Arctodiaptomus)是镖水蚤科(Diaptomidae)中物种数量较多的大属,主要分布在古北区,全世界共有50种及亚种,分属于五个亚属:北镖水蚤亚属Arctodiaptomus,杆镖水蚤亚属Rhabdodiaptomus,狭镖水蚤亚属Stenodiaptomus,单镖水蚤亚属...
来源: 评论
镉和铜对脊尾白虾存活、耗氧率、排氨率及金属富集的影响
镉和铜对脊尾白虾存活、耗氧率、排氨率及金属富集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张成松 李富花 相建海 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
重金属是一种典型的环境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生理生化过程存在明显的损害作用.本文以脊尾白虾为实验对象,研究了镉和铜对其存活、耗氧率、排氨率及金属富集的影响.
来源: 评论
围垦对长江口南汇东滩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围垦对长江口南汇东滩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马长安 吕巍巍 余骥 赵云龙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上海200062
为评价围垦促淤工程对长江口南汇东滩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的影响,根据2004年10月和2009年10月对南汇东滩湿地底栖动物的定量定性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来源: 评论
中国海洋浮游介形类真喜萤属一新种
中国海洋浮游介形类真喜萤属一新种
收藏 引用
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陈瑞祥 郭东晖 陈小银 林茂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厦门361005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厦门361005
中国海洋浮游介形类的分类研究起步较晚,直至上世纪70年代末,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才率先在我国开展相关研究;迄今,我国海洋浮游介形类已记录233种.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