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18 篇 会议
  • 6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92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88 篇 理学
    • 373 篇 生物学
    • 7 篇 地质学
    • 7 篇 生态学
    • 1 篇 化学
  • 371 篇 医学
    • 189 篇 临床医学
    • 136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3 篇 中西医结合
    • 3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7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13 篇 农学
    • 196 篇 作物学
    • 41 篇 兽医学
    • 36 篇 畜牧学
    • 1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1 篇 林学
    • 11 篇 水产
    • 8 篇 植物保护
    • 5 篇 草学
    • 4 篇 园艺学
  • 208 篇 工学
    • 12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7 篇 生物工程
    • 8 篇 林业工程
    • 3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主题

  • 27 篇 dna
  • 17 篇 初步研究
  • 17 篇 细胞凋亡
  • 16 篇 基因表达
  • 12 篇 结构域
  • 12 篇 大肠杆菌
  • 11 篇 启动子
  • 10 篇 功能研究
  • 10 篇 染色体
  • 9 篇 生物化学
  • 9 篇 基因治疗
  • 9 篇 神经干细胞
  • 9 篇 突变体
  • 8 篇 分子机制
  • 8 篇 线粒体
  • 8 篇 相关基因
  • 7 篇 细胞周期
  • 7 篇 hsp70
  • 7 篇 克隆
  • 7 篇 内质网

机构

  • 43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38 篇 南开大学
  • 35 篇 北京大学
  • 26 篇 山东大学
  • 25 篇 复旦大学
  • 25 篇 四川大学
  • 25 篇 浙江大学
  • 23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
  • 22 篇 中国科学院生物化...
  • 19 篇 厦门大学
  • 18 篇 第三军医大学
  • 16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6 篇 武汉大学
  • 15 篇 第四军医大学
  • 14 篇 中国医科大学
  • 12 篇 首都医科大学
  • 11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1 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10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
  • 9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作者

  • 19 篇 杨恬
  • 17 篇 冯作化
  • 17 篇 张桂梅
  • 14 篇 宋文芹
  • 13 篇 陈瑞阳
  • 13 篇 陈成彬
  • 12 篇 宋今丹
  • 11 篇 刘新垣
  • 10 篇 李秀兰
  • 10 篇 金由辛
  • 9 篇 陈誉华
  • 9 篇 张举仁
  • 8 篇 张光毅
  • 8 篇 许根俊
  • 8 篇 王德宝
  • 7 篇 屈伸
  • 7 篇 孙泽芳
  • 7 篇 齐力旺
  • 7 篇 郑仲承
  • 7 篇 孙兰英

语言

  • 850 篇 中文
  • 74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
924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L-甲硫氨酸代谢反馈抑制抗性菌株的遗传诱变
L-甲硫氨酸代谢反馈抑制抗性菌株的遗传诱变
收藏 引用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
作者: 马燕 黄敏 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L-甲硫氨酸的细胞代谢中,海因酶是一类催化其前体物乙内酰脲即海因、5-取代海因及其衍生物的内酰胺键水解的酶,在EC命名体系中,被称为环酰胺酶(EC3.5.2)。许多微生物存在编码海因酶系统的基因,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而受到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绞股蓝皂甙抗谷氨酸诱导的氧化性神经毒性的保护作用研究
绞股蓝皂甙抗谷氨酸诱导的氧化性神经毒性的保护作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
作者: 辛华 商林珊 刘金成 朱庆均 山东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山东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山东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山东中医药大学
谷氨酸(Glu)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通过两种不同途径:兴奋性毒性和氧化性毒性对神经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其中氧化性途径中,谷氨酸通过竞争谷氨酸/胱氨酸逆转运子来破坏细胞对胱氨酸的稳定摄取状态,引起细胞内谷胱甘肽(GSH...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6种细菌编码的TPP依赖性3-羟基丁酮脱氢酶α亚基的进化比较
6种细菌编码的TPP依赖性3-羟基丁酮脱氢酶α亚基的进化比较
收藏 引用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
作者: 黄敏 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在微生物细胞代谢过程中,3-羟基丁酮是一个重要的次生代谢物。许多微生物可以在营养丰富时通过2,3-丁二醇或者乙酰乳酸等代谢途径产生并积累3-羟基丁酮,分泌到细胞外,而在营养短缺时又可重新利用该物质作为碳源和能量来源。我们利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秦川牛FoxO1基因时空表达模式及遗传多态性分析
秦川牛FoxO1基因时空表达模式及遗传多态性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2015年学术研讨会
作者: 孙雨佳 蓝贤勇 雷初朝 陈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1.引言转录因子是控制基因表达的一类蛋白质分子,通过调节靶基因的表达对机体的发育和代谢等起重要调控作用。叉头转录因子(FoxO1)是Fox O亚家族中发现最早的成员,其与成肌细胞分化及脂肪细胞代谢有关,并作为潜在因子参与骨骼肌的分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肠杆菌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侵袭蛋白yijP的表达纯化和功能分析
大肠杆菌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侵袭蛋白yijP的表达纯化和功能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
作者: 王淳 陈誉华 中国医科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室卫生部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科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室卫生部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在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病因中,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主要致病菌之一。***经血行播散到脑,并穿过血脑屏障致病。但***如何穿过血脑屏障其机理尚不清楚。迄今已克隆鉴定了一些大肠杆菌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侵袭基因,如ompA,ibe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x43在发育大鼠心肌细胞的表达
Cx43在发育大鼠心肌细胞的表达
收藏 引用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
作者: 徐振平 郭志坤 张光谋 新乡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 新乡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 新乡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
选取胎鼠、1d、3d、5d和10d Wistar大鼠,每组各10只。取心脏,常规石蜡包埋,冠状连续系列切片,片厚6~8μm。1:400稀释度的连接蛋白43(Cx43)多克隆抗体(美国Zymed公司)做SP免疫组化染色,Mayer’s苏木素复染。应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湖北峡东南沱村剖面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的疑源类化石
湖北峡东南沱村剖面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的疑源类化石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中国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陈寿铭 李猛 国土资源部地层与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我国华南地区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底部"盖帽碳酸盐岩"之上开始出现大量的多细胞藻类、大型具刺疑源类、宏体真核生物以及可能的后生动物胚胎化石(尹磊明和李再平,1978;尹崇玉和刘桂芝,1988;陈孟莪和肖宗正,19...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沙打旺与首蓿原生质体融合再生属间体细胞杂种
沙打旺与首蓿原生质体融合再生属间体细胞杂种
收藏 引用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
作者: 金红 贾敬芬 郝建国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豆科牧草中含硫氨基酸含量偏低,而动物的毛发主要由含硫氨基酸含量较高的不溶性纤维蛋白α-角蛋白组成,因此,提高豆科牧草中含硫氨基酸的含量,对提高动物毛发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作用。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是豆科蝶形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在医学院开设研究生《高级医学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进展》课程的尝试
在医学院开设研究生《高级医学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进展》课程...
收藏 引用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
作者: 张页 肖军军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系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系
为了适应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我们教研室开设了《高级医学生物学》(以下简称《高级》课)与《细胞生物学进展》(以下简称《进展》课)两门研究生课程。前者主要面向临床研究生,以及未系统学习过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的科研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抗人大肠癌重组单链抗体的应用
抗人大肠癌重组单链抗体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
作者: 陈立 宋今丹 卫生部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卫生部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大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本室宋今丹研制成功的抗人大肠癌单抗ND-1,在特异性上优于国外同类单抗,但也是鼠源抗体,临床应用理想的单抗应是人源的,但人-人杂交瘤制备困难,体外传代不稳,产生的抗体亲合力低,并且产量不高,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