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5 篇 会议
  • 1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4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5 篇 文学
    • 32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8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1 篇 法学
    • 11 篇 社会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4 篇 翻译工作者
  • 3 篇 传统译论
  • 3 篇 对比语言学
  • 3 篇 翻译实践
  • 3 篇 文学翻译
  • 3 篇 翻译家
  • 2 篇 刘重德
  • 2 篇 修饰语
  • 2 篇 母语干扰
  • 2 篇 学术研讨会
  • 2 篇 翻译观
  • 2 篇 教学中的应用
  • 2 篇 翻译理论
  • 2 篇 翻译观念
  • 2 篇 翻译过程
  • 1 篇 修辞性问句
  • 1 篇 《创世纪的发现》
  • 1 篇 《圣经》
  • 1 篇 对话理论
  • 1 篇 lakoff

作者

  • 2 篇 刘重德
  • 2 篇 侯向群
  • 1 篇 杨晓荣
  • 1 篇 张美琪
  • 1 篇 孙戈
  • 1 篇 谭卫国
  • 1 篇 易明华
  • 1 篇 郑诗鼎
  • 1 篇 李运兴
  • 1 篇 陈武云
  • 1 篇 方克平
  • 1 篇 谭云杰
  • 1 篇 潘文国
  • 1 篇 唐德根
  • 1 篇 李曼珏
  • 1 篇 林汝昌
  • 1 篇 陈宏薇
  • 1 篇 童一
  • 1 篇 杨明
  • 1 篇 杨自俭

语言

  • 4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第三次学术研讨会"
4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中国英汉比较研究第二届代表大会第三次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南昌召开
收藏 引用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年 第3期 56-56页
作者: 章宜华
来源: 评论
以文友,继续攀登(代前言)
以文会友,继续攀登(代前言)
收藏 引用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第三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董史良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第三次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10月23日在江西南昌大学举行。这大会是一世纪之交的盛。本学术研讨会本着"以文友"的原则,遵照刘重德长的嘱托和学传统,前专门召开了审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保持优良学风,提高创新意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南昌议开幕词
保持优良学风,提高创新意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南昌会议...
收藏 引用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第三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刘重德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来宾:按照去年11月长沙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的决定,由刘文彬和董史良两位同志负责筹备第三次学术研讨会,经过他们多方努力,再加上上海审稿的准备工作,现已筹备就绪,今天开幕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对热情支持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简论对比语言学中的几个问题
简论对比语言学中的几个问题
收藏 引用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第三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杨自俭
英语中contrastive analysis,contrastive studies和contrastive linguistics个名称经常相互替代使用。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个名称的含义基本一样,但contrastive linguistics是更正规的名称。有些语言学家使用个名称时,其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试论英汉对比在基础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英汉对比在基础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第三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周健
第一语言的习得通常在自然环境中完成,而第二语言的学习主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伊始,就必然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进行两种语言的对比。由于母语先入为主,习惯成自然,在心理上形成强势,就第二语言的习得产生"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硅谷口语翻译拾趣
硅谷口语翻译拾趣
收藏 引用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第三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陈宏薇
根据社符号学翻译法的观点,翻译即翻译意义。意义代表一种维关系,涉及符号(sign)、所指(referent)与解释者(interpretant)。语言符号具备种意义:(1)指称意义(designative meaning),体现语言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2)言内意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谈谈英汉语音对比
谈谈英汉语音对比
收藏 引用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第三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周流溪
1.英汉语音对比是英汉语言体系对比的一个方面。在这个方面的研究工作还开展得不够。然而无论是从语言学习来说,还是从一般语言理论研究来说,英汉语音对比还是值得做的。英语和汉语没有亲缘关系,它们的语音系统是各自独立发展起来的。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英译唐宋诗断想
英译唐宋诗断想
收藏 引用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第三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楚至大
1.关于译诗的读者问题弹琴要看对象,翻译当然要看读者。英译中国唐宋诗,主要目的是实现文化交流。那么主要读者究竟是谁呢?文殊先生在他所选注的《诗词英译选》一书后记中说,该书"能够多多少少对于懂汉语者学英语和懂英语者学汉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对比语言学者的历史重任
对比语言学者的历史重任
收藏 引用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第三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钱冠连
1.死套与化入一创生笔者曾在拙著《汉语文化语用学》(1997)的序言中,引用过如重锤时时敲在心头的位先生的话:吕叔湘:"介绍的目的是借鉴,是促进我们的研究,我们不能老谈隔壁人家的事情,而不联系自己家里的事情。"(陈平,199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英汉语中合作原则违反的语义推导
英汉语中合作原则违反的语义推导
收藏 引用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第三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童一
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语言交流的重要性,一成功的交流不仅传递有关的信息而且还能增进互相了解与沟通。尽管现代化的传媒方式很多,但语言依然是主要的交流工具。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进行成功的交流呢?在我们的交谈中是否应遵守某种规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