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鼻宁喷雾剂中一枝黄花和鹅不食草抗鼻炎的潜在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进一步探讨其治疗鼻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中药动学参数[口服利用度(OB)和药物相似性(DL)]结合文献检索,筛选一枝黄花和鹅不食草的潜在活性成分,整合STITCH、SwissTargetPrediction和OMIM等多个数据库预测和筛选鼻宁喷雾剂抗鼻炎的潜在作用靶点,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鼻宁喷雾剂"抗鼻炎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同时分别利用String和DisGeNET数据库对鼻宁喷雾剂抗鼻炎的潜在作用靶点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和靶点类型归属,并通过SystemsDock Web Site对关键的潜在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最后采用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对其抗鼻炎靶点进行GO生物学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网络分析结果表明,鼻宁喷雾剂中有17个活性成分可与5个以上的鼻炎相关靶点发生相互作用。其中以槲皮素、芹菜素和山柰酚为代表的黄酮类活性成分是鼻宁喷雾剂的主要活性成分。鼻宁喷雾剂的活性成分可作用于前列腺素G/H合成酶2(PTGS2)、前列腺素G/H合成酶1(PTGSl)等关键靶点,主要通过调控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等发挥抗鼻炎作用。讨论:该研究初步揭示了鼻宁喷雾剂治疗鼻炎的潜在活性成分和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后续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