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2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2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20 篇 农学
    • 106 篇 水产
    • 80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3 篇 作物学
    • 8 篇 兽医学
    • 5 篇 林学
    • 1 篇 园艺学
    • 1 篇 植物保护
  • 160 篇 理学
    • 97 篇 生态学
    • 63 篇 生物学
    • 2 篇 海洋科学
    • 1 篇 化学
  • 17 篇 工学
    • 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矿业工程
  • 4 篇 医学
    • 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主题

  • 6 篇 小球藻
  • 6 篇 浮游植物
  • 5 篇 鼠尾藻
  • 5 篇 龙须菜
  • 5 篇 微藻
  • 4 篇 rbcl
  • 4 篇 基因工程
  • 4 篇 生物柴油
  • 3 篇 eutrophication
  • 3 篇 植物激素
  • 3 篇 its
  • 3 篇 海带
  • 3 篇 东海
  • 3 篇 叶绿素荧光参数
  • 3 篇 生态分布
  • 3 篇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 3 篇 油脂
  • 3 篇 环境因子
  • 3 篇 三维荧光光谱
  • 3 篇 群落结构

机构

  • 46 篇 暨南大学
  • 32 篇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
  • 29 篇 上海海洋大学
  • 13 篇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
  • 12 篇 中国海洋大学
  • 11 篇 宁波大学
  • 11 篇 常熟理工学院
  • 10 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
  • 10 篇 汕头大学
  • 8 篇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
  • 8 篇 天津科技大学
  • 7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7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6 篇 深圳市海洋生物资...
  • 6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6 篇 山东省海水养殖研...
  • 5 篇 国家海藻工程技术...
  • 4 篇 海南大学
  • 4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4 篇 厦门大学

作者

  • 17 篇 何培民
  • 10 篇 吕颂辉
  • 10 篇 胡征宇
  • 10 篇 施定基
  • 10 篇 张成武
  • 9 篇 李爱芬
  • 9 篇 贾晓会
  • 8 篇 孙雪
  • 8 篇 王晓燕
  • 8 篇 朱建一
  • 8 篇 宋立荣
  • 8 篇 胡春香
  • 8 篇 徐年军
  • 8 篇 陆勤勤
  • 7 篇 江天久
  • 7 篇 毕永红
  • 7 篇 周志刚
  • 7 篇 王全喜
  • 7 篇 许璞
  • 7 篇 徐仰仓

语言

  • 247 篇 中文
  • 72 篇 英文
  • 2 篇 法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
321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排序:
高通量转录组分析三角褐指藻氮代谢影响脂质累积的分子机制
高通量转录组分析三角褐指藻氮代谢影响脂质累积的分子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杨志凯 官远芳 杨维东 刘洁生 吕颂辉 李宏业 广东省高校水体富营养化与赤潮防治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
<正>氮是一种基本的营养元素,也是胞内物质的主要成分,如蛋白质、核苷酸以及脂类物质。虽然已经知道氮缺乏对主要的碳源物质代谢途径有影响,并且能显著增加某些微藻物种的脂质含量,但是其在微藻脂质代谢中的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仍有待...
来源: 评论
微藻生物能源技术研发现状与问题思考
微藻生物能源技术研发现状与问题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刘建国 林伟 李凌 刘倩 何梅琳 黄园 崔静 方雪飞 宋萍萍 袁毅 庞通 张振 张玉涛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正>本文结合我们在微藻采集分离、光合产氢和产油藻株筛选、细胞培养和光生物反应器方面的工作进展,阐述微藻生物能源研究从理论到产业化所存在问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完成我国近海(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区,从河北到广...
来源: 评论
典型红树植物浸提液抑藻效应研究
典型红树植物浸提液抑藻效应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孙志伟 段舜山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中心
研究了5种红树植物干粉水提液对赤潮藻—球形棕囊藻的化感抑制效应,并探讨了不同浓度海漆、秋茄、木榄和小花老鼠簕新鲜组织(叶片)浸提液对球形棕囊藻和赤潮异弯藻的化感抑制效应,以及高温处理对化感物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浓度为0.5...
来源: 评论
硅藻反转录转座子转录激活插入位点及插入后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硅藻反转录转座子转录激活插入位点及插入后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黄伟超 胡晗华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正>硅藻具有特殊的硅质细胞壁,它们贡献了全球初级生产的四分之一,是海洋所有真核微藻中最大的群体,占海洋初级生产的40%。两种已完成测序的硅藻假微型海链藻(Thalassiosira pseudonana)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hlum tricornutum...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5个紫菜属物种丝状体的微卫星初步遗传分析
5个紫菜属物种丝状体的微卫星初步遗传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吴文婷 张磊 宋志民 赵翠 汤晓荣 刘涛 陈伟洲 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正>本文利用68对微卫星引物对坛紫菜、半叶紫菜、条斑紫菜、少精紫菜、皱紫菜5个紫菜属物种进行初步的遗传分析,共筛选出20对高多态性适用引物,在10份紫菜丝状体样品扩增位点的多态性比例为95.24%,每对引物可扩增的等位基因位点数位...
来源: 评论
我国绿潮藻主要种类形态观察与分子检测初步研究
我国绿潮藻主要种类形态观察与分子检测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陈丽平 韩渭 曹佳春 田晓玲 华梁 张建恒 霍元子 于克峰 马家海 何培民
<正>2008-2011年,我国黄海海域连续四年爆发了大规模"绿潮",其种类组成及鉴定方法,是进行"绿潮"研究的基础和关键。本实验主要对形成黄海"绿潮"的主要绿潮藻种类(浒苔、缘管浒苔、扁浒苔等)进行了形...
来源: 评论
淡水拟多甲藻水华形成种类的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
淡水拟多甲藻水华形成种类的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张琪 刘国祥 胡征宇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正>近年来,我国不同地方关于淡水甲藻水华的报告之间增多,如武汉东湖、三峡库区主要支流和库湾,丹江口水库、云南澜沧江上的漫湾水库以及福建九龙江流域等,其中的主要种类为多甲藻科的拟多甲藻属Peridiniopsis的倪氏拟多甲藻***和佩...
来源: 评论
免疫胶体金试纸条在海产品中快速检测腹泻型贝毒的应用
免疫胶体金试纸条在海产品中快速检测腹泻型贝毒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张洋 蔡春尔 饶涛 贾睿 何培民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学校实验室
<正>本实验是应用实验室自行研制开发的免疫胶体金试纸条,对上海市海产品市场上的双壳贝类进行了腹泻型贝毒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自2011年5月到2011年10月,每月上旬从铜川水产品市场和芦潮港海产品市场采集78份贝类样品,主要种类为...
来源: 评论
大亚湾、大鹏湾表层沉积物浮游植物休眠体萌发研究
大亚湾、大鹏湾表层沉积物浮游植物休眠体萌发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王朝晖 付永虎 康伟 赵建刚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正>于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在南海大亚湾、大鹏湾海域各设置了3个和2个调查站位,每月用TFO采泥器采集了0-2 cm表层沉积物样品。经过网筛(20~125μm)过滤的沉积物样品置于4℃、黑暗下保存2月以上,待大部分休眠体度过休眠期后,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绵粉、金鱼藻粉、伊乐藻粉和苦草粉对水体重金属镉离子的生物修复效果
水绵粉、金鱼藻粉、伊乐藻粉和苦草粉对水体重金属镉离子的生物修...
收藏 引用
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易冕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正>重金属多为非降解型有毒物质,水体中的重金属浓度即使很小也可产生毒性,具有高度危害性和难治理性,它可沿着食物链被生物吸收、富集,最终造成人体积累和慢性中毒。研究和开发利用廉价且资源丰富的重金属分离和回收处理系统,更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