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94 篇 会议
  • 4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29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55 篇 农学
    • 199 篇 畜牧学
    • 35 篇 兽医学
    • 14 篇 植物保护
    • 5 篇 作物学
    • 2 篇 园艺学
  • 72 篇 理学
    • 66 篇 生物学
    • 4 篇 物理学
    • 3 篇 化学
    • 2 篇 生态学
  • 17 篇 工学
    • 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5 篇 医学
    • 10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7 篇 中西医结合
    • 4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临床医学
  • 3 篇 管理学
    • 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63 篇 家蚕
  • 21 篇 bombyx mori
  • 16 篇 柞蚕
  • 10 篇 家蚕品种
  • 7 篇 雄蚕品种
  • 6 篇 杂交育种
  • 5 篇 强健性
  • 5 篇 microsporidia
  • 5 篇 silkworm
  • 5 篇 广西
  • 5 篇 选育
  • 5 篇 antheraea pernyi
  • 4 篇 斑纹限性
  • 4 篇 高温
  • 4 篇 人工饲料
  • 4 篇 桑树
  • 4 篇 家蚕微粒子病
  • 4 篇 实时荧光定量pcr
  • 4 篇 高温胁迫
  • 4 篇 雄蚕

机构

  • 60 篇 西南大学
  • 32 篇 state key labora...
  • 21 篇 college of biote...
  • 21 篇 苏州大学
  • 20 篇 现代丝绸国家工程...
  • 15 篇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15 篇 key laboratory f...
  • 12 篇 华南农业大学
  • 12 篇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11 篇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
  • 9 篇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9 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7 篇 广西蚕业科学研究...
  • 7 篇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
  • 7 篇 沈阳农业大学
  • 6 篇 department of bi...
  • 5 篇 安徽农业大学
  • 5 篇 college of life ...
  • 5 篇 sericulture rese...
  • 5 篇 江苏科技大学

作者

  • 23 篇 cheng lu
  • 21 篇 鲁成
  • 20 篇 司马杨虎
  • 20 篇 徐世清
  • 17 篇 余茂德
  • 17 篇 赵爱春
  • 15 篇 朱勇
  • 13 篇 张桂征
  • 12 篇 闭立辉
  • 12 篇 苏红梅
  • 12 篇 min-hui pan
  • 11 篇 李军
  • 11 篇 黄玲莉
  • 11 篇 黄文功
  • 11 篇 张雨丽
  • 10 篇 蒙艺英
  • 10 篇 徐立
  • 10 篇 孟智启
  • 10 篇 韦博尤
  • 10 篇 祝新荣

语言

  • 217 篇 中文
  • 79 篇 英文
  • 2 篇 法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中国蚕学会第十二届家柞蚕遗传育种与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
298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新品种“雄1号”和“雄2号”繁育试验
家蚕新品种“雄蚕1号”和“雄蚕2号”繁育试验
收藏 引用
中国蚕学会第十二届家柞蚕遗传育种与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
作者: 黄玲莉 闭立辉 张桂征 黄文功 韦博尤 苏红梅 张雨丽 蒙艺英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 南宁市 530007
“雄1 号”、“雄2 号”是我站新育成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三元杂交雄品种,为进一步探讨雄品种的良繁技术,了解良繁效果,在实验室开展小批量繁育试验.结果显示:“雄1 号”、“雄2 号”一代杂交种正交的克蚁制种量分别为11...
来源: 评论
亚热带荧光茧色判性新品系“09荧”、“909荧”的选育研究
亚热带荧光茧色判性家蚕新品系“09荧”、“909荧”的选育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蚕学会第十二届家柞蚕遗传育种与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
作者: 苏红梅 张桂征 黄文功 韦博尤 周艳桃 张雨丽 蒙艺英 黄玲莉 闭立辉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 南宁市 530007
利用亚热带品种系统选育和杂交育种的方法,采用“蓝紫色荧光(♀)×黄色荧光(♂)”交配方式定向优选,选育形成的亚热带荧光茧色判性新品系“09 荧”、“909 荧”,经过4~6 世代定向筛选后,荧光茧色判性准确率稳定趋于10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前言
前言
收藏 引用
第十二届(柞)遗传育种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
中国学会第十二届暨国桑产业技术体系(柞)遗传育种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定于2016年7月1-3日在重庆市北碚区召开,议由中国学会和国桑产业技术体系主办,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承办。由中国学会于2016年5月23日发出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广西柞蚕产业回顾及发展方向的探讨
广西柞蚕产业回顾及发展方向的探讨
收藏 引用
第十二届(柞)遗传育种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
作者: 贾雪峰 李全 安春梅 宋宪军 莫现 杨其保 罗群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
总结回顾了广西发展柞蚕生产的地理优势和发展历程,分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恢复柞蚕基础性研究,培育适合广西气候特点的新品种,组配早熟、广适应性、抗逆性强、高营养价值的杂交种,建立全国性的柞蚕南繁基地,以及在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分子标记技术对柞蚕育种的应用价值
分子标记技术对柞蚕的育种的应用价值
收藏 引用
第十二届(柞)遗传育种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
作者: 钟亮 谌苗苗 孟宪民 徐亮 焦阳 戚俐 宿桂梅 李喜升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
柞蚕育种柞蚕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相对于等其他物种来说,柞蚕育种技术相对落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标记技术不断完善,并应用到多个物种的育种工作中。简述了分子标记技术种类,原理,特点及研究成果,并比较几种常用标记方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桑树脱落酸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鉴定及转录表达分析
桑树脱落酸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鉴定及转录表达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蚕学会第十二届家柞蚕遗传育种与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
作者: 朱攀攀 刘长英 赵爱春 裴汭超 李军 王晓红 李镇刚 王茜龄 鲁成 余茂德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目的]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NCED)、醛氧化酶(AAO)和玉米黄质环氧化酶(ZEP)在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间接途径合成中发挥主要调节作用,它们是ABA 合成相关基因。
来源: 评论
柞蚕成虫交配时长对卵期主要性状的影响
柞蚕成虫交配时长对卵期主要性状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第十二届(柞)遗传育种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
作者: 焦阳 孟宪民 戚俐 宿桂梅 徐亮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
探索柞蚕成虫最佳交配时长,采用单因素(时长)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成虫交配时长少于12小时,第一日产出卵率、第二日产出卵率和不受精卵率在同一时长段内不同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交配时长等于或大于12h,对不受精卵率、第一日产出卵率和第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RNAi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在柞蚕基础应用研究的前景
RNAi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在柞蚕基础应用研究的前景
收藏 引用
第十二届(柞)遗传育种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
作者: 谌苗苗 李喜升 赵春山 王凤成 冀万杰 张博 钟亮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
RNAi技术目前已在昆虫基因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它是由双链RNA诱发并最终导致同源mRNA特异性沉默的过程。本文主要从dsRNA的设计、导入方法及RNAi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旨在推动RNAi技术在柞蚕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 评论
一代杂交种优质高效繁育技术集成研究及应用
家蚕一代杂交种优质高效繁育技术集成研究及应用
收藏 引用
第十二届(柞)遗传育种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
作者: 张保华 吴波 王庆国 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陕西省蚕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安康市种场针对新时期一代杂交种在生产过程面临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结合地方实际总结集成出一系列种优质高效繁育技术,提高了种生产质量、效率和效益,为打造全国优质良种繁育基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桑树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基因MaPGIP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桑树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基因MaPGIP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蚕学会第十二届家柞蚕遗传育种与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
作者: 王晓红 朱攀攀 梁燕梅 韩淑梅 赵爱春 王传宏 鲁成 余茂德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是一种特异性结合和抑制真菌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endo-PG)活性的细胞壁结合蛋白.采用RT-PCR 从嘉陵40(Morus atropurpurea Roxb.)果实中扩增PGIP 基因cDNA,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其编码蛋白的结构...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