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Cornelia de Lange综合征(Cornelia de Lange Syndrome)是一类罕见的累及多器官系统的遗传异质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特殊面容、胎儿宫内及出生后生长迟滞、多毛症、上肢复位缺陷,常见的器官异常包括上睑下垂、近视、肠旋转不良、隐睾...
详细信息
目的 Cornelia de Lange综合征(Cornelia de Lange Syndrome)是一类罕见的累及多器官系统的遗传异质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特殊面容、胎儿宫内及出生后生长迟滞、多毛症、上肢复位缺陷,常见的器官异常包括上睑下垂、近视、肠旋转不良、隐睾、尿道下裂、幽门狭窄、先天性膈疝、室中隔缺损、癫痫和听力丧失等。患者通常存在严重的智力障碍问题。该病有65%的患者由NIPBL(Nipped-B homolog(Drosophila)),SMClA(structural maintenanceof chromosomes 1A)和SMC3(structural maintenance of chromosomes 3)这三个基因突变所导致,其中NIPBL基因突变占50-60%。本实验室收集到临床诊断为Cornelia de Lange综合征的患儿一例,旨在对致病基因进行突变分析,为该病的基因诊断和遗传学咨询提供依据。方法经知情同意后采取患儿外周血并提取基因组DNA,Trizol法提取总RNA,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反转录PCR、DNA测序对NIPBL基因编码序列进行突变分析,并应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对100名正常人进行该位点突变检测。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患儿NIPBL基因第13内含子发生杂合突变IVSl3-3C>G。对先证者cDNA进行RT-PCR检测发现患儿NIPBL基因14外显子发生剪切改变,产生两个转录本,一种为野生型转录本,一种为缺失14外显子的转录本。该突变在国内外未见报道,对80个正常个体进行该位点突变筛查,均不存在相同突变。结论 NIPBL基因剪切突变IVS13-3C>G是导致此患儿患病的致病突变;此突变为国际尚未报道的突变,丰富了NIPBL基因突变数据库,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胃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国民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Smad4作为抑癌基因在胃癌中常出现缺失,突变或者表达下降。以前的研究发现微环境如T细胞Smad4对于维持胃肠道上皮稳态至关重要。但上皮细胞Smad4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未见报道。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Cre-loxp系统介导的组织特异性基因敲除技术在小鼠腺胃上皮细胞特异性敲除Smad4基因,并研究Smad4基因敲除对胃痛发生及发展的影响。首先我们研制了一种新的胃上皮细胞特异性Cre重组酶转基因小鼠,该小鼠利用肿瘤蛋白52(Tumor protein D52,TPD52)的启动子指导Cre重组酶在胃上皮细胞特异性表达。利用TPD52-Cre小鼠与Smad4条件基因敲除小鼠杂交获得了胃上皮细胞特异性Smad4基因敲除小鼠。Smad4敲除小鼠出生时表现正常,但3月龄后逐渐出现衰弱、体重下降,并在出生后1年内全部死亡。组织形态学研究表明Smad4敲除小鼠出生后逐渐出现胃上皮过度增生、息肉和浸润性腺癌。BrdU标记实验表明Smad4敲除导致胃上皮细胞增殖旺盛。在分子水平上,我们发现Smad4敲除导致其下游靶分子cyclinD1,c-myc和Sppl表达上升以及其他信号通路如Akt和ERK的激活。综上所述,我们研制出了一种新的胃上皮细胞特异性的Cre蘑组酶转基因小鼠,并利用此转基因小鼠阐明了胃上皮细胞Smad4在维持胃上皮细胞稳态、抑制胃癌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该胃癌小鼠模型也为进一步确切研究胃癌的发生机制和药物筛选提供了理想工具。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