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8 篇 会议
  • 1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1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5 篇 理学
    • 50 篇 地质学
    • 7 篇 地理学
    • 7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海洋科学
    • 1 篇 生态学
  • 65 篇 工学
    • 59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6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 篇 矿业工程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主题

  • 6 篇 岩石圈
  • 5 篇 地质图
  • 5 篇 地质特征
  • 5 篇 成矿作用
  • 4 篇 花岗岩
  • 4 篇 地球动力学
  • 4 篇 青藏高原
  • 4 篇 地质调查
  • 3 篇 地质演化
  • 3 篇 大地构造
  • 3 篇 油气形成
  • 3 篇 深部地质
  • 3 篇 铀成矿作用
  • 3 篇 金属矿床
  • 3 篇 塔里木盆地
  • 3 篇 矿产资源
  • 3 篇 构造格架
  • 3 篇 火山岩带
  • 3 篇 中生代
  • 2 篇 油气运移

机构

  • 26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
  • 10 篇 新疆职工大学
  • 10 篇 新疆地矿局第一区...
  • 10 篇 河北衡水学院
  • 10 篇 乌市76中
  • 7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7 篇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
  • 5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
  • 4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
  • 4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
  • 4 篇 核工业二一六大队
  • 3 篇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
  • 3 篇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
  • 3 篇 吉林大学
  • 2 篇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
  • 2 篇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
  • 2 篇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
  • 2 篇 日本东北大学
  • 2 篇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
  • 2 篇 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13 篇 耿树方
  • 10 篇 张秀考
  • 10 篇 唐玉华
  • 10 篇 张旭东
  • 10 篇 张玉谦
  • 7 篇 李廷栋
  • 5 篇 陈廷愚
  • 5 篇 陈炳蔚
  • 4 篇 姚伯初
  • 4 篇 姚长新
  • 4 篇 温珍河
  • 4 篇 张训华
  • 4 篇 魏新昌
  • 4 篇 杨金玉
  • 3 篇 任留东
  • 3 篇 孙志明
  • 3 篇 葛肖虹
  • 3 篇 肖庆辉
  • 3 篇 丁孝忠
  • 3 篇 冯艳芳

语言

  • 11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中国东海区及邻域地球物理场特征与地质推断
中国东部海区及邻域地球物理场特征与地质推断
收藏 引用
2008年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
作者: 张训华 温珍河 姚长新 杨金玉 孟祥君 田振兴 韩波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中国东海区主要指黄、东海和渤海,位于东亚大陆边缘。我国海域地处又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的交汇处,是全球海相互作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边缘海,蕴涵了众多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是进行海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东软流圈上涌与花岗岩成因的初探
中国东部软流圈上涌与花岗岩成因的初探
收藏 引用
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
作者: 肖庆辉 冯艳芳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近十多年来,人们已认识到大多数花岗岩浆的发育和演化受对流地幔(软流圈)物质向岩石圈地壳输入作用过程的制约,开创了把壳-幔相互作用研究与花岗岩形成演化紧密结合的新方向,这个新的研究方向的科学前沿主要是研究花岗岩形成与大陆生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U-Th)/He定年技术在矿床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U-Th)/He定年技术在矿床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收藏 引用
2008年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
作者: 陈文 张彦 刘新宇 雍拥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37
目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己经初步解决了设备问题,正在进行实验流程研究,有望在近期建成这一定年实验室并投入应用研究。本文在介绍(U-Th)/He同位素定年技术的同时,对该方法应用于矿床年代学研究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来源: 评论
龙门山造山带形成的东砥柱-南北双剪向上溢出模式--兼谈汶川5.12.地震的成因和地震预测问题
龙门山造山带形成的东部砥柱-南北双剪向上溢出模式--兼谈汶川5....
收藏 引用
2008年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
作者: 赵锡奎 王绪本 李坤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四川教育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
笔者根据多年来在该区的研究,综合众多学者的基础资料和认识,从深部资料相结合、区域与局资料综合,提出龙门山造山带的形成是南北双向剪刀式挤压-东样子地块刚性地块作为砒柱-导致上脆性地壳物质向上向东溢出的成山模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海岩石圈中的北西向速度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南海岩石圈中的北西向速度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收藏 引用
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
作者: 姚伯初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我们利用地震面波计算了地震层析成像资料,结果表明,在南海岩石圈及其下伏软流层中,普遍存在北西向速度结构.从南海深度为10km切面的P波速度结构平面分布图看出,在华南、印支半岛、加里曼丹、吕宋、巴拉望和台湾等区,以及南海广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新生代的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带特征及成矿远景
中新生代的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带特征及成矿远景
收藏 引用
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
作者: 耿树方 任留东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在南起华北块(地台)的大青山—阴山以北、北到西伯利亚块(地台)南缘,广泛发育有以侏罗—白垩纪为主的花岗岩和火山岩类,以及新生代武岩,这就是包括大兴安岭火山岩带在内的中新生代的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岩浆岩带。此构造—岩浆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亚洲及邻区非化石燃料矿床的主要成矿时代及其与地球演化关系的初步探讨
亚洲中部及邻区非化石燃料矿床的主要成矿时代及其与地球演化关系...
收藏 引用
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
作者: 陈廷愚 耿树方 陈炳蔚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一、亚洲及邻区矿床的主要成矿时代(一)石墨,菱镁矿,硼和磷:主要出现在前寒武纪。石墨主要为新太古代至元古代。菱镁矿和滑石主要为古元古代和第三纪。硼矿主要为新太古代、元古代和第三纪。磷矿主要为新太古代、元古代和寒武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亚洲及邻区中-新元古代地层序列及成矿沉积环境的探讨
亚洲中部及邻区中-新元古代地层序列及成矿沉积环境的探讨
收藏 引用
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
作者: 高林志 耿树方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新元古代地层在亚洲极为发育,地层厚度巨大,未变质或轻微变质,几个构造演化阶段和沉积特征清晰可见。其中典型的中-新元古代地层发育在中国的三大板块(华北、扬子和塔里木板块)和俄罗斯-西伯利亚板块之上。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中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桃山—诸广—贵东地区深源成中基性岩脉特征和成岩构造环境及地质找矿意义
桃山—诸广—贵东地区深源浅成中基性岩脉特征和成岩构造环境及地...
收藏 引用
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
作者: 李建红 夏宗强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桃山-诸广山—贵东地区位于华南铀成矿省的中,地跨赣、粤、湘,花岗岩岩体和断裂构造呈北东走向。该区已知的花岗岩型铀矿床主要集中分布在桃山岩体、诸广山岩体中和南、贵东岩体东。研究区成岩成矿表现为多期多阶段的特点,产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超大陆旋回研究中-北亚地区中-新元古代地质演化特征
从超大陆旋回研究中-北亚地区中-新元古代地质演化特征
收藏 引用
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
作者: 松年 李怀坤 王惠初 郝国杰 相振群 北京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本文研究对象为发育于中-北亚地区的西伯利亚、塔里木、中朝、扬子等4个克拉通积相邻的东欧乌拉尔山区,以及中亚造山系和中央造山系中众多前寒武纪地块中的重大热-构造事件群和地层系统,时代从中元古代(1800-1000Ma)至新元古代(1000-54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