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8 篇 会议
  • 1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1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5 篇 理学
    • 50 篇 地质学
    • 7 篇 地理学
    • 7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海洋科学
    • 1 篇 生态学
  • 65 篇 工学
    • 59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6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 篇 矿业工程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主题

  • 6 篇 岩石圈
  • 5 篇 地质图
  • 5 篇 地质特征
  • 5 篇 成矿作用
  • 4 篇 花岗岩
  • 4 篇 地球动力学
  • 4 篇 青藏高原
  • 4 篇 地质调查
  • 3 篇 地质演化
  • 3 篇 大地构造
  • 3 篇 油气形成
  • 3 篇 深部地质
  • 3 篇 铀成矿作用
  • 3 篇 金属矿床
  • 3 篇 塔里木盆地
  • 3 篇 矿产资源
  • 3 篇 构造格架
  • 3 篇 火山岩带
  • 3 篇 中生代
  • 2 篇 油气运移

机构

  • 26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
  • 10 篇 新疆职工大学
  • 10 篇 新疆地矿局第一区...
  • 10 篇 河北衡水学院
  • 10 篇 乌市76中
  • 7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7 篇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
  • 5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
  • 4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
  • 4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
  • 4 篇 核工业二一六大队
  • 3 篇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
  • 3 篇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
  • 3 篇 吉林大学
  • 2 篇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
  • 2 篇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
  • 2 篇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
  • 2 篇 日本东北大学
  • 2 篇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
  • 2 篇 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13 篇 耿树方
  • 10 篇 张秀考
  • 10 篇 唐玉华
  • 10 篇 张旭东
  • 10 篇 张玉谦
  • 7 篇 李廷栋
  • 5 篇 陈廷愚
  • 5 篇 陈炳蔚
  • 4 篇 姚伯初
  • 4 篇 姚长新
  • 4 篇 温珍河
  • 4 篇 张训华
  • 4 篇 魏新昌
  • 4 篇 杨金玉
  • 3 篇 任留东
  • 3 篇 孙志明
  • 3 篇 葛肖虹
  • 3 篇 肖庆辉
  • 3 篇 丁孝忠
  • 3 篇 冯艳芳

语言

  • 11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论地下水环境系统内涵及其编图
论地下水环境系统内涵及其编图
收藏 引用
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
作者: 董华 张发旺 程彦培 黄志兴 倪增石 高昀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对地下水环境研究状况分析,围绕地下水环境的研究范筹与内涵作了初步探讨,提出地下水环境系统的划分原则及其研究层次与内容。同时,以"亚洲地下水环境图"为例,仅就编图主要内容及技术方法提出初步构想。
来源: 评论
中国东海区及邻域地球物理场特征与地质推断
中国东部海区及邻域地球物理场特征与地质推断
收藏 引用
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
作者: 张训华 温珍河 姚长新 杨金玉 孟祥君 田振兴 韩波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1.前言中国东海区主要指黄、东海和渤海,位于东亚大陆边缘。我国海域地处又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的交汇处,是全球海相互作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边缘海,蕴涵了众多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是进行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龙门山造山带形成的东砥柱-南北双剪向上溢出模式——兼谈汶川5.12.地震的成因和地震预测问题
龙门山造山带形成的东部砥柱-南北双剪向上溢出模式——兼谈汶川5...
收藏 引用
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
作者: 赵锡奎 王绪本 李坤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四川教育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
在龙门山造山带的成因及其与四川盆地的关系上,存在多种解释,有人认为是内"C-型俯冲模式"(罗志立,1984;罗志立等,1994;刘树根等,1991;李景明等,2006),有人认为造山带向盆地逆冲推覆模式(孙肇才等,1989;刘和甫等,1994:蔡学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南三江地区大地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西南三江地区大地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收藏 引用
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
作者: 邹光富 毛英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成都岩矿分析测试中心
西南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结合位的特提斯构造域东段。该区自早古生代以来经历了洋壳俯冲、-弧碰撞和聚等一系列大地构造事件,具有长期活动的特点。本区构造岩浆活动频繁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视密度反演法分析东海及邻区深部地质结构
利用视密度反演法分析东海及邻区深部地质结构
收藏 引用
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
作者: 杨金玉 徐世浙 余海龙 李海侠 龚建明 浙江大学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本文介绍了基于位场分离的视密度反演法处理东海及邻区重力异常场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视密度反演的方法在对研究区内的区域性大断裂如郯庐断裂,江绍断裂以及东引-海礁隐伏断裂有很好的分辨能力。不同深度的视密度切片信息能够帮助我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气举反循环深孔钻进
气举反循环深孔钻进
收藏 引用
2008年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
作者: 姜清龙 黑龙江省桩基础公司 哈尔滨 150036
我国可溶岩分布非常广泛约200万平方公里。在华北地区总厚度为1000至2000米,华南地区可达5000至6000米。岩溶地区溶隙裂隙发育,常伴有溶洞、地下暗河。采用常规钻探方法(钻井液、潜孔锤)进行深孔钻进显然无法实现,采用泥浆钻进钻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对中国西治理荒漠化的战略思考与建议
对中国西部治理荒漠化的战略思考与建议
收藏 引用
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
作者: 葛肖虹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国西干旱缺水是由于青藏高原隆升造成的,大面积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的肆虐,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因素。由于人们违背自然规律,在西大量垦荒造田,修建水库和明渠,漫灌农田大量耗费水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等加速了中国西荒漠化的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雏型
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雏型
收藏 引用
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
作者: 袁学诚 李廷栋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
根据岩石圈的流变习性,可以将中国岩石圈分成三层,即:弹性上地壳、塑性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它们的构造各不相同,并且各层次间呈现复杂的关系。在新疆地区,上地壳推覆叠置形成以三山四盆为特点的盆山构造,驮伏在一系列东西走向的条带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对地球构造运动方式的认识
对地球构造运动方式的认识
收藏 引用
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
作者: 魏新昌 唐玉华 张秀考 张旭东 张玉谦 新疆地矿局第一区调大队 乌市76中 河北衡水学院 新疆职工大学
地球上的构造运动,只能源于地球长圆扁的形态变化,只有长圆扁的发展演化才具有运动的能量、动力和可变化的空间、时间及物质基础,也决定了只有垂直运动和其派生的水平运动(或其表现形式)共同完成。但古今中外地质学家多数都追求水平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的地球观——关系论
新的地球观——关系论
收藏 引用
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
作者: 唐玉华 张秀考 张旭东 张玉谦 乌市76中 河北衡水学院 新疆职工大学 新疆地矿局第一区调大队
当前地学中最流行的板块学说和其它学说,虽也强调地球的整体性——实体性存在和20世纪40年代欧洲提出的系统论,但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推进了人的实体性思维向关系性思维的转向,并经验地、逻辑地证实,事物的属性往往并不是仅仅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