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1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8 篇 医学
    • 79 篇 中医学
    • 69 篇 中西医结合
    • 6 篇 临床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2 篇 历史学
    • 12 篇 中国史
    • 5 篇 考古学
  • 7 篇 文学
    • 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6 篇 管理学
    • 5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工商管理
  • 3 篇 理学
    • 3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4 篇 方剂学
  • 4 篇 《伤寒论》
  • 3 篇 中医学
  • 3 篇 医史文献
  • 3 篇 针灸
  • 3 篇 李时珍
  • 3 篇 清代医家
  • 3 篇 学术价值
  • 3 篇 医药文化
  • 3 篇 《黄帝内经》
  • 3 篇 金元时期
  • 3 篇 《古今医案按》
  • 2 篇 中医文献研究
  • 2 篇 考证
  • 2 篇 玄府学说
  • 2 篇 岭南
  • 2 篇 十三年
  • 2 篇 医学贡献
  • 2 篇 络病理论
  • 2 篇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

机构

  • 18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14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 8 篇 广西中医学院
  • 7 篇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
  • 7 篇 福建中医学院
  • 7 篇 河南中医学院
  • 6 篇 河北医科大学
  • 5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4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
  • 4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
  • 4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
  • 3 篇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
  • 3 篇 浙江中医药大学
  • 2 篇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
  • 2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
  • 2 篇 甘肃中医学院
  • 2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
  • 2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2 篇 华夏出版社
  • 2 篇 天津中新药业隆顺...

作者

  • 3 篇 高少才
  • 3 篇 戴铭
  • 2 篇 牛亚利
  • 2 篇 刘德荣
  • 2 篇 付笑萍
  • 2 篇 贾成祥
  • 2 篇 袁久林
  • 2 篇 彭榕华
  • 2 篇 张弘
  • 2 篇 周波
  • 2 篇 田保跃
  • 2 篇 李应存
  • 2 篇 钱超尘
  • 2 篇 秦玉龙
  • 2 篇 郑怀林
  • 2 篇 王欣
  • 2 篇 俞欣玮
  • 2 篇 朱定华
  • 2 篇 万芳
  • 2 篇 张如青

语言

  • 11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崩漏病因与证治文献探讨
崩漏病因与证治文献探讨
收藏 引用
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
作者: 王亚芬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崩漏病因主要与血热、血瘀、脾虚、肾虚有关。治疗应以清热凉血、祛瘀止血、补脾益气,养血止血、肾阳虚,温肾止血;肾阴虚,滋肾养阴。
来源: 评论
从中国传入古朝鲜的重要书籍及其对本国的影响
从中国传入古朝鲜的重要书籍及其对本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
作者: 李春梅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
中国与朝鲜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朝鲜学受汉学的影响至深,古朝鲜通过向中国派送使臣、学习人员以及求请、购买等多种方式从中国引进了大量书,极大促进了本国传统学的发展。
来源: 评论
张锡纯学术特色的研究与思考
张锡纯学术特色的研究与思考
收藏 引用
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
作者: 方东行 徐敏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对近年来有关中西汇通学派家张锡纯研究的期刊文献进行分析,从学术观点研究与评析、杂病辨治经验、用药及组方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并讨论了研究的现状和发展的思路。
来源: 评论
王道坤教授临证验案两则浅析
王道坤教授临证验案两则浅析
收藏 引用
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
作者: 李应存 甘肃中医学院
王道坤教授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帖的著名中医专家,学验俱丰,本文仅对王道坤教授治疗农药中毒性肝炎、舌面渗血2种病症的验案进行浅析。
来源: 评论
《杨氏家藏方》方剂分类法初探
《杨氏家藏方》方剂分类法初探
收藏 引用
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
作者: 赵阳 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杨氏家藏方》是宋代著名方书之一,该书在载方分类的形式上有着显著特点。功效分类法出现并运用是其亮点之一,这表明宋代关于功效分类从理论到实际运用的趋势已经出现。
来源: 评论
金元时期影响药物剂量因素分析
金元时期影响药物剂量因素分析
收藏 引用
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
作者: 张卫 张瑞贤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本文通过对金元时期的学著作的研究,探讨当时家对药物剂量使用大小的看法,指出金元时期家在药物的配伍使用、发病季节和地域方面发展了药物使用剂量理论。
来源: 评论
从石刻看广西永福福寿养生文化
从石刻看广西永福福寿养生文化
收藏 引用
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
作者: 周祖亮 广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广西永福县的福寿养生文化内涵丰富,积淀深厚。以永福历代石刻为对象,从福、寿、养生三方面考察其文化形态。永福石刻作为物质载体,展示了丰厚的精神财富,是永福福寿养生文化的重要支柱与扎实根基。
来源: 评论
试论曾世荣儿科学成就与
试论曾世荣儿科学成就与医德
收藏 引用
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
作者: 陈丽云 张苇航 王欢 胡荣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本文从德和小儿养育和小儿病证诊断治疗以及预防保健等方面论述了元代家曾世荣的儿科学术成就。
来源: 评论
杨继洲针灸学术思想述要
杨继洲针灸学术思想述要
收藏 引用
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
作者: 戴铭 广西中医学院
杨继洲溯源穷流,集针灸诸家之大成,师古而不泥;临证重视经络理论,提出"宁失其穴,勿失其经";总结和创新针刺手法,建立了比较规范和实用的针刺手法体系;倡导针灸药物并重,强调针灸药物综合运用,为针灸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来源: 评论
浅析《名类案·痰》
浅析《名医类案·痰》
收藏 引用
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
作者: 鲍健欣 上海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
《名类案·痰》所记载的案,辨证全面,治法精简,处方用药体现了家的学术思想及诊疗特色。案是家进行疗活动的忠实记录,通过对其的分析,反映出元明时期痰病学说及证治理论日益兴盛,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