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8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8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57 篇 工学
    • 93 篇 光学工程
    • 35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7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4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0 篇 机械工程
    • 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电气工程
    • 4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3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2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32 篇 理学
    • 31 篇 物理学
    • 1 篇 化学
  • 4 篇 军事学
    • 4 篇 军队指挥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主题

  • 11 篇 光纤
  • 7 篇 光纤光栅
  • 7 篇 光通信
  • 6 篇 光纤通信
  • 5 篇 光子晶体光纤
  • 4 篇 波分复用器
  • 4 篇 光波导
  • 4 篇 传感器
  • 4 篇 偏振模色散
  • 4 篇 光开关
  • 3 篇 光滤波器
  • 3 篇 聚合物
  • 3 篇 波分复用
  • 3 篇 一维光子晶体
  • 3 篇 光孤子
  • 3 篇 阵列波导光栅
  • 3 篇 插入损耗
  • 3 篇 光子晶体
  • 2 篇 家庭网络
  • 2 篇 应变

机构

  • 12 篇 暨南大学
  • 10 篇 吉林大学
  • 8 篇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
  • 7 篇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
  • 6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
  • 6 篇 北京工业大学
  • 6 篇 中国计量学院
  • 5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5 篇 上海大学
  • 5 篇 厦门大学
  • 5 篇 解放军理工大学
  • 4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4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4 篇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
  • 4 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4 篇 南京邮电大学
  • 4 篇 燕山大学
  • 3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3 篇 兰州大学
  • 3 篇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

作者

  • 6 篇 张大明
  • 6 篇 方祖捷
  • 6 篇 李玉权
  • 6 篇 瞿荣辉
  • 5 篇 张在宣
  • 4 篇 鄂书林
  • 4 篇 马春生
  • 4 篇 刘统玉
  • 4 篇 张海明
  • 4 篇 陈鹤鸣
  • 3 篇 刘杰
  • 3 篇 罗杰
  • 3 篇 黄德修
  • 3 篇 蔡海文
  • 3 篇 何士雅
  • 3 篇 蒋小平
  • 3 篇 刘德明
  • 3 篇 庞拂飞
  • 3 篇 李进延
  • 3 篇 陈伟

语言

  • 181 篇 中文
  • 3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
184 条 记 录,以下是101-110 订阅
排序:
用于DWDM系统的新型动态通道增益均衡模块——DCE
用于DWDM系统的新型动态通道增益均衡模块——DCE
收藏 引用
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
作者: 吴晓平 胡强高 殷学会 孙莉平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基于DWDM系统中的通道增益不平坦给系统带来的诸多问题, 研制出一种新型动态通道增益均衡模块——DCE。介绍其结构,分析其各项指标的特性,得出此DCE模块具有低插入损耗(<6.5dB)、低偏振相关损耗(PDL< 0.3dB@10dB)、低响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椭圆芯梯度折射率光纤实现LD与光子晶体光纤的耦合
利用椭圆芯梯度折射率光纤实现LD与光子晶体光纤的耦合
收藏 引用
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
作者: 林丽娜 汪静丽 苏蓉 陈鹤鸣 南京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半导体激光器与光子晶体光纤的耦合对于光子晶体光纤器件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高斯场分布近似的情况下,利用GIO—Fiber能将椭圆高斯模场转变为圆形高斯模场的特点,从模场半宽匹配的角度分析了980nm半导体激光器(LD)与光子晶体光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光性能监控模块(OPM)的特点及应用
光性能监控模块(OPM)的特点及应用
收藏 引用
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
作者: 刘明睿 何俊 杨明 胡强高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密集波分复用(DWDM)的光传送网构成了整个通信网络的基础物理层。为了满足DWDM技术的应用和升级,保证网络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 在线监测光通道性能模块(OPM)被广泛地应用于光纤传输系统中。一个典型的 OPM模块能够在线监测通道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偏振特性的分析与测量
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偏振特性的分析与测量
收藏 引用
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
作者: 董小鹏 谢作生 游佰强 石志东 厦门大学电子工程系 厦门大学电子工程系 厦门大学电子工程系 上海大学光纤研究所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APSS软件模拟分析和计算具有高双折射率光子晶体光纤的传输和偏振特性,得到其双折射、偏振模色散、群速度色散(GVD)等随波长的变化曲线。同时,实验上采用波长扫描法,在1 160~ 1 660nm波长范围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侧边抛磨光纤及其应用
侧边抛磨光纤及其应用
收藏 引用
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
作者: 陈哲 李丰丽 钟金钢 江沛凡 曾应新 刘林和 暨南大学光电工程系 暨南大学光电工程系 暨南大学光电工程系 暨南大学光电工程系 暨南大学光电工程系 暨南大学光电工程系
侧边抛磨光纤是在普通通信光纤上,利用光学微加工技术,在一段长度上将圆柱形的光纤包层抛磨掉一部分所制成的光纤。当包层厚度由于抛磨减小到倏逝场存在的区域时,形成一个纤芯中光场的“窗口”,人们有可能利用倏逝场来激发、控制、探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具有耦合双环结构的全光纤双稳器研究
具有耦合双环结构的全光纤双稳器研究
收藏 引用
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
作者: 王晓虹 李俊庆 金磊 李淳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
本文首先回顾了光学双稳的研究历史,分析了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应用背景。针对一种由双环组成的全光纤双稳器,对其双稳的形成及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研究。首先由耦合器传输矩阵和光场的传输关系得到了此结构在各端口的输出特性。分析了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带内非线性效应对色散管理系统的完全影响
带内非线性效应对色散管理系统的完全影响
收藏 引用
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
作者: 漆晓琼 邵群峰 张晓萍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在同时考虑自相位调制、交叉相位调制和四波混频非线性效应的情况下,研究了预补偿、后补偿和混合补偿三种色散斜率补偿系统输入功率与误码率的关系,并引入跨距内色散补偿度,对其中的最佳补偿模型——混合补偿模型,研究了其传输性能与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背光系统出射光亮度均匀性的改良
背光系统出射光亮度均匀性的改良
收藏 引用
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
作者: 张楠 唐振方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物理系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物理系
近年来背光系统这一研究领域十分活跃,应用于背光系统的各种新材料、新设计、新工艺层出不穷,并在不断增大亮度和照明面积的同时有着“薄形化、集成化”这一明确的发展趋势。很多应用到这一领域的新设计都有很高的技术价值,值得我们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通信系统中的光滤波技术
光通信系统中的光滤波技术
收藏 引用
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
作者: 于海霞 何晓东 佟传平 谢东华 冯金顺 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对目前光通信系统中的几种光滤波技术的原理、性能及应用进行研究比较,分析现阶段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特别提出一种新型滤波技术——光子晶体滤波器。着重介绍一维光子晶体滤波器的滤波原理和发展前景,尤其是其光子禁带和缺陷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扭臂式静电微驱动器的pull-in现象分析
扭臂式静电微驱动器的pull-in现象分析
收藏 引用
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
作者: 孙东明 董玮 刘彩霞 王国东 陈维友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实验区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实验区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实验区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实验区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实验区
本文从扭臂式微驱动器模型出发,分析了器件在静电驱动条件下 pull-in现象的产生条件并给出公式化结果,讨论了器件的几何结构参数对于pull-in 现象的影响,并对具体结构的器件给出了pull-in角度和pull-in电压等方面的分析结果。对于特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