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7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7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95 篇 农学
    • 150 篇 畜牧学
    • 93 篇 兽医学
    • 52 篇 作物学
  • 107 篇 理学
    • 102 篇 生物学
    • 5 篇 化学
  • 74 篇 工学
    • 42 篇 生物工程
    • 26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软件工程
  • 13 篇 医学
    • 8 篇 中西医结合
    • 8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23 篇 半胱胺
  • 20 篇 大豆黄酮
  • 19 篇 基因表达
  • 11 篇 igf
  • 10 篇 发育性变化
  • 9 篇 半胱胺盐酸盐
  • 9 篇 生长性能
  • 8 篇 反刍动物
  • 8 篇 生产性能
  • 7 篇 igf-1
  • 7 篇 基础日粮
  • 6 篇 体外培养
  • 6 篇 断奶仔猪
  • 6 篇 卵黄抗体
  • 6 篇 ghr
  • 6 篇 瘤胃液
  • 6 篇 猪脂肪细胞
  • 6 篇 瘤胃上皮
  • 5 篇 半腱肌
  • 5 篇 十二指肠

机构

  • 128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31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23 篇 华南农业大学
  • 22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1 篇 浙江大学
  • 21 篇 扬州大学
  • 18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15 篇 解放军军需大学
  • 11 篇 军需大学
  • 11 篇 河南农业大学
  • 10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10 篇 东北农业大学
  • 8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6 篇 山西农业大学
  • 5 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
  • 5 篇 浙江大学饲料科学...
  • 5 篇 新疆农业大学
  • 5 篇 甘肃农业大学
  • 5 篇 云南农业大学
  • 4 篇 宁夏大学

作者

  • 65 篇 陈杰
  • 50 篇 赵茹茜
  • 21 篇 傅伟龙
  • 21 篇 韩正康
  • 18 篇 艾晓杰
  • 17 篇 沈赞明
  • 16 篇 欧阳五庆
  • 16 篇 韦习会
  • 16 篇 陆天水
  • 15 篇 孙镇平
  • 15 篇 夏东
  • 13 篇 夏国良
  • 13 篇 江青艳
  • 12 篇 高萍
  • 12 篇 束刚
  • 12 篇 张玉静
  • 12 篇 张才乔
  • 12 篇 朱晓彤
  • 11 篇 崔胜
  • 11 篇 周杰

语言

  • 37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
379 条 记 录,以下是341-350 订阅
排序:
海南霉素调控反刍动物消化代谢提高生产性能的研究
海南霉素调控反刍动物消化代谢提高生产性能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陈杰 陆天水 朱祖康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动物生理生化重点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动物生理生化重点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动物生理生化重点实验室
瘤胃是反刍动物消化代谢的重要器宫,与生产性能有密切联系。生产实践中,调控瘤胃发酵过程以提高生产性能的技术已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调控技术的途径众多,在过去的20多年中,许多科学家十分关注瘤胃发酵的化学性调控,至今已发现可以调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反刍动物饲料组合效应的研究进展
反刍动物饲料组合效应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吴跃明 刘建新 段智勇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现行的饲料价值评定体系和日粮配合技术以饲料营养价值的“可加性”原则为基本前提,其基本特点是不考虑不同饲料之间或营养措施之间存在的互作效应,即假定日粮的营养价值等于各组成饲料营养价值的简单累加值,其结果将导致对日粮实际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豆异黄酮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和代谢
大豆异黄酮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和代谢
收藏 引用
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王国杰 韩正康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生理生化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生理生化重点开放实验室
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属于黄酮类化合物,是豆制食品中一类重要活性成分,对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等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近年来引起了食品、营养和保健科学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对机体生理活动有广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瘤胃甲烷菌及甲烷生成的调控
瘤胃甲烷菌及甲烷生成的调控
收藏 引用
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郭嫣秋 胡伟莲 刘建新 浙江大学奶业科学研究所 浙江大学奶业科学研究所 浙江大学奶业科学研究所
甲烷菌严格厌氧,属于古细菌的水生古细菌门(Euryarchaeota),主要存在于厌氧环境,如反刍动物的瘤胃、人类的消化系统、稻田、湖泊或海底沉积物、热油层和盐池,以及污泥消化和沼气反应器等人为环境中,甲烷菌参与有机物厌氧降解的最后一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动物应激医学及应激的分子调控机制
动物应激医学及应激的分子调控机制
收藏 引用
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胡仲明 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
应激是机体受到体内外非特异有害因子刺激所表现的机能障碍和防御反应。应激可使动物生理和行为发生改变,过度应激不仅影响畜禽生产性能,而且诱发多种疾病,甚至造成死亡。动物应激,尤其极端条件下的动物应激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对应激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共轭亚油酸在反刍动物体内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共轭亚油酸在反刍动物体内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沈向真 王小静 韩正强 陆天水 赵茹茜 陈杰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动物生理生化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动物生理生化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动物生理生化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动物生理生化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动物生理生化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动物生理生化重点开放实验室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CLA)是一组天然存在的,具有18个碳的含有共轭双键的脂肪酸,是必需脂肪酸-亚油酸(linoleic acid, LA)的异构体。动物研究表明,CLA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抗癌功能、抗氧化作用、降低胆固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奶牛热应激及其防治对策
奶牛热应激及其防治对策
收藏 引用
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艾晓杰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动物科学系
1 奶牛热应激1.1 概念应激(Stress)是指动物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奶牛热应激综合征是当奶牛受到超过自身体温调节能力的过高温度刺激时,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引起的包括非特异性防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Ghrelin及其受体研究概况
Ghrelin及其受体研究概况
收藏 引用
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陈黎龙 江青艳 傅伟龙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1 Ghrelin的发现在神经内分泌生长轴中,垂体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的释放主要受到下丘脑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rowth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GHRH)与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的调节。20世纪70年代末Bowers等合成了一类促GH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豆黄酮对不同泌乳期奶牛产奶量、乳成分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
大豆黄酮对不同泌乳期奶牛产奶量、乳成分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的...
收藏 引用
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杨建英 王艳玲 李宏基 杨国宇 朱河水 惠参军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生理生化实验室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生理生化实验室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生理生化实验室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生理生化实验室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生理生化实验室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生理生化实验室
本试验目的在于观察不同泌乳期奶牛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的影响。试验在河南中荷奶牛示范中心进行,选择处于泌乳期早、中、晚期的奶牛各15头,每时期随机均分组,每组5头,自身对照,1-7天为对照期,饲喂基础日粮;8-17...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禽类性腺发育和性别调控的分子机理
禽类性腺发育和性别调控的分子机理
收藏 引用
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米玉玲 张才乔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禽类性腺的分化和发育过程与其它脊椎动物相似,由无形态差异的性腺分化成睾丸或卵巢。禽类的原生殖细胞起源于上胚层,在孵化第3天定植于将来的生殖嵴中。在孵化第5-7天时,性腺性别从形态上不能分辨,是双潜能性的。在孵化第6.5天性腺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