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9 篇 会议
  • 1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3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8 篇 艺术学
    • 21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18 篇 美术学
    • 12 篇 艺术学理论
    • 7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7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32 篇 法学
    • 31 篇 民族学
    • 2 篇 社会学
  • 31 篇 历史学
    • 22 篇 考古学
    • 9 篇 中国史
  • 7 篇 工学
    • 4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3 篇 建筑学
    • 1 篇 土木工程
  • 6 篇 文学
    • 6 篇 新闻传播学
  • 4 篇 哲学
    • 4 篇 哲学

主题

  • 17 篇 文化内涵
  • 12 篇 艺术人类学
  • 11 篇 文化传承
  • 9 篇 艺术形式
  • 8 篇 艺术特色
  • 7 篇 田野调查
  • 6 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
  • 6 篇 历史演变
  • 5 篇 人类学
  • 5 篇 舞蹈
  • 4 篇 文化创新
  • 4 篇 文化自觉
  • 4 篇 美学特征
  • 4 篇 审美意识
  • 4 篇 文化人类学
  • 4 篇 文化融合
  • 4 篇 艺术创作
  • 4 篇 民间舞蹈
  • 4 篇 资源保护
  • 4 篇 价值评价

机构

  • 13 篇 北京舞蹈学院
  • 11 篇 云南艺术学院
  • 7 篇 中国艺术研究院
  • 5 篇 赣南师范学院
  • 4 篇 红河学院
  • 4 篇 西华师范大学
  • 4 篇 江南大学
  • 3 篇 南京艺术学院
  • 2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2 篇 河北大学
  • 2 篇 中南民族大学
  • 2 篇 河南师范大学
  • 2 篇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 2 篇 重庆师范大学
  • 2 篇 云南师范大学
  • 2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2 篇 西北民族大学
  • 2 篇 南昌大学
  • 2 篇 中国传媒大学
  • 2 篇 湖北民族学院

作者

  • 3 篇 石剑峰
  • 3 篇 崔荣荣
  • 2 篇 李启福
  • 2 篇 王永健
  • 2 篇 牛乐
  • 2 篇 石裕祖
  • 1 篇 孙晓霞
  • 1 篇 洛秦
  • 1 篇 齐江
  • 1 篇 薛媛
  • 1 篇 平心
  • 1 篇 季中扬
  • 1 篇 胡绍宗
  • 1 篇 李卿
  • 1 篇 郑婷婷
  • 1 篇 许华春
  • 1 篇 张景明
  • 1 篇 周星
  • 1 篇 李宏复
  • 1 篇 罗俊杰

语言

  • 13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北京舞蹈学院建校60周年暨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13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和而不同·文化自觉——“2014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议综述
收藏 引用
北京舞蹈学院 2014年 第6期 9-12页
作者: 陈玉玉 北京舞蹈学院院办 北京100081
艺术人类学自20世纪80代进入国内,不断吸收和创新各科门类的研究方法,已发展成为一门拥有丰富的研究对象以及广阔的学术视野的交叉性新科,吸引了人类学、民俗、不同艺术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者的关注。2006,在费孝通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闫桢桢:拼贴·融合·蜕变--艺术"跨界"视野中的舞蹈
闫桢桢:拼贴·融合·蜕变--艺术"跨界"视野中的舞蹈
收藏 引用
北京舞蹈学院建校60周年暨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闫桢桢 北京舞蹈学院附中
本文以新世纪舞蹈创作的"跨界"现象为关注点,对舞蹈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跨界实践进行分析梳理,对当前舞蹈创作中常见的"跨界"类型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创作实践提供参考.
来源: 评论
秦佩: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固义傩戏
秦佩: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固义傩戏
收藏 引用
北京舞蹈学院建校60周年暨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秦佩 中国艺术研究院
固义傩戏的出现,打破了学术界一直以来认为"江北无傩"的定论.它以悠久的历史、父传子袭的传承制度和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戏剧的"活化石",折射出博大精深的中原黄河文化特点.
来源: 评论
张伟彬:赤峰民间表演艺术所滋生的舞台艺术创作谈
张伟彬:赤峰民间表演艺术所滋生的舞台艺术创作谈
收藏 引用
北京舞蹈学院建校60周年暨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张伟彬 赤峰市群众艺术馆
本文通过例举赤峰市音乐、戏剧和舞蹈艺术创作借鉴传统民间艺术的实例,来说明艺术创作植根于传统沃土的重要意义.
来源: 评论
王晓莉等:田野中的舞蹈人类学--以西藏萨迦寺普巴密宗金刚法舞的历史传承与艺术特为例
王晓莉等:田野中的舞蹈人类学--以西藏萨迦寺普巴密宗金刚法舞的...
收藏 引用
北京舞蹈学院建校60周年暨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王晓莉 桑吉扎西 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蹈系
本文根据田野调查、僧人访谈并结合有关藏文史料,对藏传佛教萨迦寺密宗金刚舞的历史传承与艺术特征所作的一个有关宗教舞蹈人类学的田野考察与研究综述.
来源: 评论
江毅:现代舞的理性与感性审美
江毅:现代舞的理性与感性审美
收藏 引用
北京舞蹈学院建校60周年暨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江毅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与戏剧系
作为先锋性艺术形式的现代舞作品欣赏中理性与感性审美是舞蹈欣赏的核心,本文结合现代舞作品《开启源代码》对于现代舞的审美的"源代码"进行论述,通过多角度的分析,提升现代舞作品的艺术审美层面.
来源: 评论
赖丹:赣南采茶舞蹈的三维解读
赖丹:赣南采茶舞蹈的三维解读
收藏 引用
北京舞蹈学院建校60周年暨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赖丹 赣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本文首先从从儒家文化角度,解密赣南采茶舞蹈为什么与灯彩艺术有不解之缘,其次从地理环境角度,解密赣南采茶舞蹈为什么与茶与山有不解之缘,然后从社结构角度,解密赣南采茶舞蹈的风格为什么与诙谐有不解之缘.
来源: 评论
黄际影:"采风"中的"舞蹈"视角
黄际影:"采风"中的"舞蹈"视角
收藏 引用
北京舞蹈学院建校60周年暨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黄际影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编辑部
笔者从海阳秧歌等"采风"实践中发现:以舞蹈为核心物从可观测的舞蹈形态入手,追溯该舞蹈的功能演变、源流及地域特性,延伸至考察围的环境如何通过"人"对舞蹈产生作用,这种以多层面、多维度的结构性观察方式将...
来源: 评论
刘祯:《舞蹈生活四十》与梅兰芳表演体系
刘祯:《舞蹈生活四十年》与梅兰芳表演体系
收藏 引用
北京舞蹈学院建校60周年暨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刘祯 梅兰芳纪念馆
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不唯是一部个人艺术生涯的回忆录,更是他戏曲表演理论的总结和宣言。文章介绍了梅兰芳表演体系之“待开垦”与《舞合生活四十》,阐述了《舞合生活四十》的戏曲史价值,并探讨了其戏曲理论意义。
来源: 评论
李宏复:"汉舞":汉服运动语境下的载体
李宏复:"汉舞":汉服运动语境下的载体
收藏 引用
北京舞蹈学院建校60周年暨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李宏复 中国艺术研究院
本文首先介绍了汉舞的起源与概念,其次介绍了典型的“汉舞”:踏歌的艺术形式,然后介绍了“汉舞”的展演秀,从作为亚文化的汉服运动中,正在分化出一个叫做“汉舞”的舞蹈亚文化。“汉舞”这种当代中国舞蹈亚文化现象,非常值得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