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2 篇 会议
  • 5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4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4 篇 文学
    • 3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3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4 篇 哲学
    • 4 篇 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主题

  • 8 篇 叙事学
  • 5 篇 文艺理论
  • 5 篇 国际会议
  • 5 篇 学会
  • 4 篇 叙事
  • 3 篇 叙述者
  • 3 篇 四川外语学院
  • 3 篇 中国
  • 3 篇 学分
  • 3 篇 中外
  • 2 篇 叙述
  • 2 篇 第二
  • 2 篇 第四
  • 2 篇 分会
  • 2 篇 比较
  • 2 篇 叙述学
  • 2 篇 历史叙事
  • 2 篇 审美文化叙事学
  • 2 篇 理论与实践
  • 2 篇 研讨会

机构

  • 10 篇 四川外语学院
  • 6 篇 南方医科大学
  • 4 篇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
  • 3 篇 江西师范大学
  • 2 篇 哈尔滨学院
  • 1 篇 长江师范学院
  • 1 篇 北京体育大学
  • 1 篇 安徽财经大学
  • 1 篇 西南大学
  • 1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1 篇 湖州师范学院
  • 1 篇 广东湛江师范学院
  • 1 篇 复旦大学
  • 1 篇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1 篇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1 篇 湖北师范学院
  • 1 篇 陕西教育学院
  • 1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1 篇 襄樊学院
  • 1 篇 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3 篇 杨晓霖
  • 3 篇 唐伟胜
  • 1 篇 刘勇强
  • 1 篇 王阳
  • 1 篇 梅尔巴·卡迪-基恩
  • 1 篇 安宁
  • 1 篇 王晋中
  • 1 篇 刘方
  • 1 篇 肖谊
  • 1 篇 叶友珍
  • 1 篇 大卫·里克特
  • 1 篇 江守义
  • 1 篇 谭君强
  • 1 篇 陈历明
  • 1 篇 编者
  • 1 篇 王莎烈
  • 1 篇 王小英
  • 1 篇 刘绍信
  • 1 篇 沃尔夫·施密德
  • 1 篇 阎伟

语言

  • 4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叙事学研究:理论、阐释、跨学科——第二届国际叙事学会议暨第四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
47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孔乙己》叙述人问题另论——一种细读文本与理论兼商榷的新尝试
《孔乙己》叙述人问题另论——一种细读文本与理论兼商榷的新尝试
收藏 引用
叙事学研究:理论、阐释、跨学科——第二届国际叙事学会议暨第四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
作者: 李铁秀 哈尔滨学院人文学院
《孔乙己》第一人称回顾叙事视角及其叙述话语的选择和建构,是中国现代小说叙述形式史上的一个十分独特而复杂的经典个案。《孔乙己》的叙述者到底是谁?界一向见仁见智、各持己见。有人说是十多年前的"我"(小伙计),又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笑”里藏刀:《阿拉斯加有什么?》的进程、伦理与读者判断
“笑”里藏刀:《阿拉斯加有什么?》的进程、伦理与读者判断
收藏 引用
叙事学研究:理论、阐释、跨学科——第二届国际叙事学会议暨第四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
作者: 唐伟胜 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美国当代短篇小说大师雷蒙·卡佛的名作《阿拉斯加有什么?》的主体由个人物之间看似随意的闲聊构成,但是对小说中人物的一个关键动作一笑-进行的详细分析表明,这些闲聊实际上指向了个人物之间的非正常关系。小说聚焦人物杰克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交叉模式下的改编——《黑暗之心》的开篇与电影《现代启示录》(新版)的“智能复合”场景之比较
交叉模式下的改编——《黑暗之心》的开篇与电影《现代启示录》(...
收藏 引用
叙事学研究:理论、阐释、跨学科——第二届国际叙事学会议暨第四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
作者: 雅各布·罗斯 杨晓霖 叶友珍 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
以电影改编艺术为重点,以约瑟夫·康拉德的中篇小说《黑暗之心》(1899)以及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的电影《现代启示录(2001年新版)》的部分材料为佐证,探讨如何运用叙事理论分析文文本和以之为题材或改编而来的电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传统叙事理论叙事学的相通和互补
中国传统叙事理论与叙事学的相通和互补
收藏 引用
叙事学研究:理论、阐释、跨学科——第二届国际叙事学会议暨第四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
作者: 熊沐清 四川外语学院
中国传统叙事理论尚未引起国内叙事学理论研究者的充分关注。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现代叙事理论,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叙事理论资源,赋予其现代叙事理论品格,并与西方叙事学相互参照、印证、补充,以便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整合传统资源,服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叙述视角中的自反性问题:《红楼梦》中的“看”与“被看”
叙述视角中的自反性问题:《红楼梦》中的“看”与“被看”
收藏 引用
叙事学研究:理论、阐释、跨学科——第二届国际叙事学会议暨第四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
作者: 文一茗 四川外语学院英语学院
《红楼梦》的一大看点,是"看"的艺术。人物之间的"看"与"被看",形成一种叠加的镜像效应。不同人物视角所看到的内容,恰恰反映出看者的自我形象。红界花了很多笔墨去为自己所看到的某个角色正名、立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圣经叙事中的难题与顽症:“士师记”19至21章及“约伯记”42章
圣经叙事中的难题与顽症:“士师记”19至21章及“约伯记”42章
收藏 引用
叙事学研究:理论、阐释、跨学科——第二届国际叙事学会议暨第四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
作者: 大卫·里克特 陈历明 唐伟胜 皇后学院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中心 四川外语学院 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拟探讨旧约"士师记"19至21章以及"约伯记"叙事中存在的一些难题与顽症。在"士师记"第19章中,文本以"圣史"开始,然而在该章结尾处却出现了另一种组织材料的方式,对这位以色列的首任国王进行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美新生代华裔女作家作品叙述技巧分析
北美新生代华裔女作家作品叙述技巧分析
收藏 引用
叙事学研究:理论、阐释、跨学科——第二届国际叙事学会议暨第四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
作者: 魏全凤 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北美新生代华裔女作家指20世纪60-70年代出生在加拿大和美国的华裔女作家,刘绮芬、刘恺悌、张岚、伍美琴、邱静瑜、黄锦莲、赖莉莎·赖和何舜廉就是其中出色的代表。分析发现,这些女作家的叙述技巧各具特色:刘绮芬以日记的形式进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