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99 篇 会议
  • 2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40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63 篇 医学
    • 34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43 篇 中西医结合
    • 11 篇 中医学
    • 4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9 篇 农学
    • 10 篇 林学
    • 9 篇 园艺学
    • 8 篇 作物学
    • 1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兽医学
  • 18 篇 理学
    • 16 篇 生物学
    • 2 篇 生态学
  • 10 篇 工学
    • 4 篇 林业工程
    • 3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主题

  • 34 篇 化学成分
  • 17 篇 化合物
  • 13 篇 化学成分研究
  • 8 篇 植物资源
  • 8 篇 活性研究
  • 7 篇 鉴定
  • 6 篇 生物活性研究
  • 6 篇 活性成分
  • 6 篇 总黄酮
  • 6 篇 生物活性
  • 6 篇 dna条形码
  • 5 篇 铁皮石斛
  • 5 篇 分子鉴定
  • 5 篇 生物碱
  • 5 篇 种质资源
  • 5 篇 抗氧化活性
  • 5 篇 高效液相色谱法
  • 5 篇 成分研究
  • 4 篇 植物药
  • 4 篇 高效液相色谱

机构

  • 61 篇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
  • 19 篇 吉首大学
  • 15 篇 河南中医学院
  • 13 篇 哈尔滨商业大学
  • 12 篇 国家教育部抗肿瘤...
  • 11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
  • 10 篇 沈阳药科大学
  • 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8 篇 天然产物研究与利...
  • 7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
  • 7 篇 海南师范大学
  • 7 篇 中南民族大学
  • 7 篇 浙江农林大学
  • 6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5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5 篇 贵州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
  • 4 篇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作者

  • 18 篇 郝小江
  • 18 篇 谭宁华
  • 16 篇 何红平
  • 12 篇 张于
  • 12 篇 陈功锡
  • 10 篇 陈士林
  • 8 篇 王东
  • 8 篇 张颖君
  • 8 篇 季宇彬
  • 8 篇 张永康
  • 8 篇 林生
  • 8 篇 杨崇仁
  • 8 篇 石建功
  • 7 篇 邹坤
  • 7 篇 陈光英
  • 7 篇 斯金平
  • 7 篇 李辉
  • 6 篇 张晓丽
  • 6 篇 陈明华
  • 6 篇 江冰娅

语言

  • 376 篇 中文
  • 25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多学科交叉,产学研联合,实现西部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
401 条 记 录,以下是251-260 订阅
排序:
濒危药用植物乌拉尔甘草群落多样性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濒危药用植物乌拉尔甘草群落多样性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多学科交叉,产学研联合,实现西部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
作者: 张金屯 李敏 许彬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是重要的国家濒危保护药用植物,在中国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它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其栖息环境在过去40年中退化严重。该物种其群落的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的目的是揭示中国北方从东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板蓝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板蓝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收藏 引用
多学科交叉,产学研联合,实现西部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
作者: 陈明华 林生 王亚男 江冰娅 石建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板蓝根为字花科(Cruciferae)菘蓝属(Isatis L.)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等功效,主要分布于我国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河南、台湾等地,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腮腺炎;治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两个品系桑叶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研究
两个品系桑叶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研究
收藏 引用
多学科交叉,产学研联合,实现西部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
作者: 刘薇 万德光 裴瑾 王阿娜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资源系统化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桑叶的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桑白皮项下。中国是桑的资源大国,桑树的自然分布和人工栽培几乎遍全国。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桑叶来源于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叶。味甘、苦,性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叶柴胡与柴胡HPLC指纹图谱比较皂苷含量测定
大叶柴胡与柴胡HPLC指纹图谱比较及皂苷含量测定
收藏 引用
多学科交叉,产学研联合,实现西部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
作者: 于俊林 姜启娟 姚慧敏 通化师范学院制药与食品科学系 吉林省通化市药品检验所
大叶柴胡(*** *** Shan et ***)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的长白山地区,资源比较丰富。文献报道,大叶柴胡具有较大的毒性,自《中国药典》1977年版起便规定"大叶柴胡有毒,不可当柴胡使用"。但是迄今为止,在长白山区仍然有山民在采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品种地黄生物学性状的差异比较研究
不同品种地黄生物学性状的差异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多学科交叉,产学研联合,实现西部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
作者: 娄玉霞 董诚明 郑新光 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
目的:通过对不同品种地黄的生物学特征、产量、质量的综合比较,通过观测比较筛选出不同地黄品种外观性状的科学的描述,为地黄的不同品种鉴别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对其生物学特征、产量、质量的综合比较,筛选出适宜河南主产区地黄栽培品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野核桃根皮化学成分研究
野核桃根皮化学成分研究
收藏 引用
多学科交叉,产学研联合,实现西部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
作者: 余恒毅 李雪 阮汉利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
野核桃(Juglans cathayensis Dode)又名中国核桃、小核桃、山核桃,为胡桃科胡桃属(JuglansL.)植物,民间常用于治疗乳腺痛、乳腺癌、胃痛痰气交阻之食道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显示,野核桃根皮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分子标记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分子标记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多学科交叉,产学研联合,实现西部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
作者: 卢河东 薛涛 薛建平 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资源植物生物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常用的DNA分子标记技术包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标记(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AFLP)、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SR)和位点特异性鉴别PCR(allele-spcific diagnostic PCR)等。DNA分子标记相比于传统的形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民族植物学与药用植物研究
民族植物学与药用植物研究
收藏 引用
多学科交叉,产学研联合,实现西部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
作者: 龙春林 王跃虎 赵富伟 唐贵华 李苏梅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央民族大学
采用民族植物学的方法,对桂西南靖西县端午节壮族传统药市植物、贵州黎平县侗族传统药用植物、滇西南德昂族传统药用植物、滇东南金平县红头瑶传统药浴植物进行了调查和编目,并对当地民族社区中被认为有重要作用的种类进行了活性成分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液质联用法测定芪参益气滴丸中2种人参皂苷的含量
液质联用法测定芪参益气滴丸中2种人参皂苷的含量
收藏 引用
多学科交叉,产学研联合,实现西部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
作者: 傅俊曾 宋生有 邢璐 姜民 彭佳敏 罗国安 白钢 南开大学药学院
目的:芪参益气滴丸是天津天士力集团独家研制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现代复方中药,是以现代科技提取黄芪、丹参、三七、降香这四味药材中的有效成分精制而成的滴丸制剂,其中黄芪大补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气旺以促津行,具有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山楂果实有效成分积累生物活性动态变化
山楂果实有效成分积累及生物活性动态变化
收藏 引用
多学科交叉,产学研联合,实现西部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
作者: 鲁巍巍 吕德国 邵帅 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国家果树种质沈阳山楂圃
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或大果山楂*** ***的干燥成熟果实。始载于《唐本草》,称赤爪子,是我国常用中药,性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癖、软化血管、扩张血管、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