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7 篇 会议
  • 10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3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2 篇 工学
    • 127 篇 土木工程
    • 120 篇 建筑学
    • 10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19 篇 抗震性能
  • 14 篇 有限元分析
  • 12 篇 拟静力试验
  • 10 篇 静力试验
  • 7 篇 创新实践
  • 6 篇 受剪承载力
  • 5 篇 中国建筑学会
  • 5 篇 受力性能
  • 5 篇 受弯性能
  • 5 篇 风洞试验
  • 5 篇 建筑结构
  • 4 篇 基础理论
  • 4 篇 学报
  • 4 篇 静载试验
  • 4 篇 破坏模式
  • 4 篇 创刊
  • 4 篇 论坛
  • 4 篇 节点
  • 3 篇 力学性能
  • 3 篇 振动台试验

机构

  • 18 篇 同济大学
  • 12 篇 重庆大学
  • 10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8 篇 华南理工大学
  • 7 篇 西南交通大学
  • 7 篇 南京工业大学
  • 6 篇 北京交通大学
  • 5 篇 东南大学
  • 5 篇 天津大学
  • 5 篇 中国矿业大学
  • 5 篇 浙江大学
  • 4 篇 沈阳建筑大学
  • 4 篇 华北理工大学
  • 4 篇 北京建筑大学
  • 3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3 篇 广州大学
  • 3 篇 江苏省建筑节能与...
  • 3 篇 宁波大学
  • 3 篇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
  • 3 篇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

作者

  • 4 篇 郑文忠
  • 4 篇 张营营
  • 4 篇 张其林
  • 3 篇 蒋利学
  • 3 篇 赵玉帅
  • 3 篇 杨光
  • 3 篇 王卓琳
  • 3 篇 杨庆山
  • 3 篇 周祎
  • 3 篇 潘毅
  • 3 篇 徐福泉
  • 3 篇 赵俊贤
  • 2 篇 杜进生
  • 2 篇 吕大刚
  • 2 篇 王新堂
  • 2 篇 周颖
  • 2 篇 王卫东
  • 2 篇 徐俊豪
  • 2 篇 郭猛
  • 2 篇 白久林

语言

  • 13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建筑结构学报四十周年纪念暨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论坛"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排序:
基于易损性的RC空间框架填充墙结构连续倒塌能力分析
基于易损性的RC空间框架填充墙结构连续倒塌能力分析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学报四十周年纪念暨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论坛
作者: 贾明明 杨先霖 吕大刚 吴春 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工程灾变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智能防灾减灾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为研究填充墙对RC空间框架抗竖向连续倒塌能力的影响,对一栋6层双跨RC框架结构采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建模,利用集中塑性的beamWithHinges单元模拟填充墙的性能。考虑到结构的不确定性,在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拉丁超立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能量原理的单层网壳结构动力损伤分析
基于能量原理的单层网壳结构动力损伤分析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学报四十周年纪念暨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论坛
作者: 李永梅 冯玉沛 王成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24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24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24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100022
为了建立适用性更为广泛的地震损伤动力分析模型,将损伤理论与能量原理相结合,提出以塑性耗能指标增长率为依据的结构输入地震波合理地震持时的判断方法。分别采用理想弹塑性和应变-损伤耦合本构模型,对一典型六角星型穹顶和单层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坑蚀钢筋疲劳寿命预测的等效表面缺陷模型
坑蚀钢筋疲劳寿命预测的等效表面缺陷模型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学报四十周年纪念暨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论坛
作者: 陈杰 庞森 刁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019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0191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40
有效预测坑蚀钢筋的疲劳寿命是一个复杂且与工程实践相关的问题,基于已有试验和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预测坑蚀钢筋疲劳寿命的等效表面缺陷模型。综合考虑锈坑长度、宽度和深度对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提出锈坑处应力集中系数修正公式。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赫兹理论的销轴连接修正设计方法研究
基于赫兹理论的销轴连接修正设计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学报四十周年纪念暨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论坛
作者: 张滨 孙文波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广东广州510640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广州510640
工程设计中销轴连接的接触应力峰值及应力分布模式大多以赫兹接触理论为准则进行分析。一般认为,作用于销轴的荷载在耳板范围内均匀分布或以等效集中力形式作用于耳板中线处,但实际工程中销轴连接的边界条件并不完全符合赫兹理论的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钢木混合墙体抗侧性能试验及钢木混合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钢木混合墙体抗侧性能试验及钢木混合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学报四十周年纪念暨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论坛
作者: 李征 王希珺 何敏娟 董文晨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 上海200092 Department of Civil&Natural Resou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Christchurch 8041New Zeal
钢木混合结构是一种主要由钢框架、内填轻型木剪力墙和钢木混合楼盖组成的新型结构体系。分别对普通螺栓连接和高强螺栓连接的单榀钢木混合墙体进行了往复加载试验,对比了两种连接下墙体的破坏模式和荷载-位移关系。试验发现,与普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框架结构中越层柱考虑二阶效应的设计方法研究
框架结构中越层柱考虑二阶效应的设计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学报四十周年纪念暨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论坛
作者: 魏巍 秦华平 喻德建 重庆大学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030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400030
针对目前工程中存在的框架结构越层柱如何考虑其二阶效应的设计方法问题,以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提供的基于经典结构稳定理论的二阶效应计算方法(η-l0 法)为依据,提出计算越层柱等效长度系数μ的简化计算方法——基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带螺栓连接的组合钢板联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带螺栓连接的组合钢板联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学报四十周年纪念暨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论坛
作者: 刘杰 伍云天 杨永斌 涂建敏 周铭杰 重庆大学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045 重庆大学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045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400045 重庆宝汇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400000
为了研究带螺栓连接的组合钢板联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对1个1∶4缩尺的5层带螺栓连接的组合钢板联肢剪力墙试件进行了恒定轴压力下的水平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试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耗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倾斜对砌体结构构件承载力的影响研究
倾斜对砌体结构构件承载力的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学报四十周年纪念暨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论坛
作者: 蒋利学 王卓琳 郑乔文 周源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上海200032 上海市工程结构安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2
倾斜会引起砌体结构构件的竖向荷载偏心距增大,从而对其受压承载力造成不利影响.研究了国内外标准中,砌体受压构件计算高度取值方法以及荷载偏心距与侧向弯曲附加偏心距组合方式对构件受压承载力的影响.以我国GB 50003-2011《砌体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组合封闭箍筋双筋混凝土叠合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组合封闭箍筋双筋混凝土叠合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学报四十周年纪念暨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论坛
作者: 张智 周冲 林峰 中建科技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上海200120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 上海200092 中建科技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上海200120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 上海200092
组合封闭箍筋是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关键技术之一。为验证组合式封闭箍筋的上部箍肢可否有效约束双筋梁上部受压纵筋,了解组合式封闭箍筋双筋梁的破坏模式和受力性能,通过6根配置组合式封闭箍筋双筋混凝土叠合梁的受弯性能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约束混凝土方形截面柱轴压承载力计算方法
约束混凝土方形截面柱轴压承载力计算方法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学报四十周年纪念暨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论坛
作者: 郑文忠 侯翀驰 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工程灾变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智能防灾减灾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考虑箍筋约束作用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80 mm和核心截面直径的1/5;ACI 318-14《美国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规范》中规定,考虑箍筋约束作用时,箍筋净间距不宜超过75 mm,且不宜小于25 mm.上述规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