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我国乃至世界人民的主食,其高产稳产是维系国家粮食安个的重要保障,而优良株型是水稻获得高产的关键。已报道的水稻理想株型模式都要求后期功能叶夹角较小且挺直,这样利于植株提高光合效率和增加产量。本研究对来源于泰国香籼"Khao Dawk Mali105"辐射诱变产牛的一份叶夹角变小、叶片短而直的突变体(short and erect,SER)进行了植物激索敏感性试验和基因定位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SER的株型存整个生育期中表现为前期较披散,后期(5叶1心)叶夹角变小、直立的有利于群体光合与产量提高的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虽然后期性状与水稻D1基因表达性状类似,但SER突变体对赤霉素敏感而对汕菜素内酯不敏感。选用披叶品种08CR578与突变体SER进行杂交获得F2群体(共2733株),其后代叶片性状分离比例符合披叶(2076株):直立叶(657株)≈3.16(χ=1.345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