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80 篇 会议
  • 2 篇 期刊文献
  • 1 册 图书

馆藏范围

  • 18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71 篇 工学
    • 84 篇 水利工程
    • 7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32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26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0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8 篇 土木工程
    • 8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4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矿业工程
    • 1 篇 农业工程
  • 16 篇 理学
    • 5 篇 海洋科学
    • 4 篇 生态学
    • 3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数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3 篇 农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林学
  • 2 篇 医学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工商管理

主题

  • 13 篇 数值模拟
  • 8 篇 数学模型
  • 4 篇 数值计算
  • 4 篇 水动力
  • 4 篇 水质
  • 4 篇 模型试验
  • 3 篇 管道输送
  • 3 篇 取水口
  • 3 篇 交通流
  • 3 篇 试验研究
  • 3 篇 调水调沙
  • 3 篇 速度势
  • 3 篇 面元法
  • 2 篇 两相流
  • 2 篇 共振
  • 2 篇 启动压力梯度
  • 2 篇 实验研究
  • 2 篇 振动
  • 2 篇 matlab
  • 2 篇 波浪力

机构

  • 16 篇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
  • 15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14 篇 哈尔滨工程大学
  • 8 篇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
  • 7 篇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
  • 6 篇 大庆石油学院
  • 5 篇 黄委会黄河水利科...
  • 4 篇 中国海洋大学
  • 4 篇 重庆交通学院
  • 3 篇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
  • 3 篇 西华大学
  • 3 篇 宁夏大学
  • 3 篇 同济大学
  • 3 篇 重庆大学
  • 3 篇 河海大学
  • 3 篇 上海大学
  • 3 篇 武汉大学
  • 3 篇 浙江大学
  • 3 篇 后勤工程学院
  • 3 篇 中山大学

作者

  • 5 篇 黄本胜
  • 5 篇 赵新建
  • 4 篇 尤云祥
  • 4 篇 董年虎
  • 4 篇 缪国平
  • 4 篇 吴国英
  • 3 篇 林霄沛
  • 3 篇 唐驰
  • 3 篇 顾志刚
  • 3 篇 龚道童
  • 3 篇 夏修杰
  • 3 篇 李均峰
  • 3 篇 廖振方
  • 3 篇 邓松圣
  • 3 篇 姚熊亮
  • 3 篇 张军
  • 3 篇 勾兆莉
  • 3 篇 郭军
  • 3 篇 salman sadiq
  • 3 篇 郭慧敏

语言

  • 171 篇 中文
  • 1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
183 条 记 录,以下是101-110 订阅
排序:
黄河下游河道未来15年冲淤变化试验研究
黄河下游河道未来15年冲淤变化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
作者: 董年虎 高际平 夏修杰 赵新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黄委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黄委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黄委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本文通过对现状河道的总结分析,利用设计的水沙系列,开展了黄河下游河道未来15年冲淤变化试验。通过试验,预测了小浪底水库前5年拦沙期和后10年相机排沙期黄河下游未来15年的河道冲淤变化和冲刷淤积速率,进一步探讨了下游河道断面形态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杭州湾大桥对水环境的影响
杭州湾大桥对水环境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
作者: 熊绍隆 曾剑 韩海骞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杭州湾大桥于浙江省慈溪市横跨杭州湾,全长36km,为迄今已建与在建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公路桥梁。以实测资料分析为基础,数学模型提供设计边界条件,实体定床与动床模型为主要手段,探讨了建桥对水环境的影响,得出了杭州湾大桥的建设对水流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含淹没植物的河流垂向紊动结构
含淹没植物的河流垂向紊动结构
收藏 引用
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
作者: 李艳红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港口与海岸工程系
淹没植物的存在使河流中水流的垂向紊动结构发生变化,对泥沙悬浮、输移和物质交换产生重要影响。实验观测了含植物河流中流速垂向分布,分析了剪切应力和紊动强度的垂向变化,并以经验和理论公式估计了涡动黏滞系数和普朗特混合长度的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力过渡过程数字仿真中水轮机特性曲线的数值处理
水力过渡过程数字仿真中水轮机特性曲线的数值处理
收藏 引用
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
作者: 雷恒 余波 张礼达 姜雪辉 张春辉 西华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西华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西华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西华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沈阳东宇空调净化有限公司
在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计算中,水轮机边界条件通常利用水轮机特性曲线近似描述。针对水轮机特性难以用解析式表达的问题,利用MATLAB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将水轮机模型综合特性曲线处理成空间曲面,并在此曲面中进行插值。计算实例说明了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维非轴对称局部狭窄动脉内非牛顿血液脉动流的动态数值模拟
三维非轴对称局部狭窄动脉内非牛顿血液脉动流的动态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
作者: 杜健航 包芸 中山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 中山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
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斑块具有明显的非轴对称性特征,为了研究其对动脉局部血流动力学环境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存在非轴对称局部狭窄段的三维动脉模型。将血液看成不可压非牛顿Bingham流体,建立了血流脉动运动的求解体系,进而利用有限元技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间隙对多浮体系统水动力性能的影响
小间隙对多浮体系统水动力性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
作者: 朱仁传 缪国平 尤云祥 李根国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上海超级计算中心
本研究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全面考查了小间隙对多浮体系统的水动力性能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了无论是波浪力还是浮体间相互作用的水动力系数在某些频率上都存在着强烈的共振现象,共振发生的频率基本出现在波数kL=nπ(n=1,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二维波动板绕流场的DLM/FD模拟
二维波动板绕流场的DLM/FD模拟
收藏 引用
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
作者: 邵雪明 刘卉 余钊圣 浙江大学力学系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舰船研究院 Department of Applied Physics University of Twente 7500 AE Enschede The Netherlands
首次采用基于分布式拉格朗日乘子的虚拟区域方法对作行波运动的二维平板绕流场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行波相速度下波动板绕流场的涡量分布和压力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当行波相速度与来流速度之比小于1时,尾流场为卡门涡街,波动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水线面双体船自控模型的试验研究
小水线面双体船自控模型的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
作者: 朱炳泉 眭爱国 魏纳新 盛庆武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小水线面双体船纵向运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小水线面双体船纵向运动控制系统试验平台。开展了前后鳍静态和动态水动力学特性试验,证实了设计的前后鳍具有对船的控制能力;然后分别进行了无控前后鳍和单前鳍控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面舰船尾流的气泡分布对其电导率的影响
水面舰船尾流的气泡分布对其电导率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
作者: 朱江江 陈伯义 海军工程大学船舶与动力学院 海军工程大学船舶与动力学院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计算了水面舰船尾流气泡的几种典型分布对尾流电导率的影响,并给出了尾流的电导率随其气泡半径和气泡数密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尾流的无量纲电导率ψ主要取决于尾流中气泡的半径和数密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琼州海峡对北部湾潮汐和潮余流的影响
琼州海峡对北部湾潮汐和潮余流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
作者: 俎婷婷 郭心顺 鲍献文 林霄沛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
本文采用三维水动力模式Ecom-si对北部湾海区的潮汐、潮余流进行模拟,同时通过数值试验研究了琼州海峡对湾内潮汐、潮余流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北部湾潮余流分布主要是由其特殊的海底地形和强潮流的惯性效应决定的;琼州海峡对北部湾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