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9 篇 工学
    • 29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9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6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6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光学工程
    • 3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冶金工程
    • 1 篇 电气工程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7 篇 理学
    • 22 篇 化学
    • 2 篇 物理学
    • 2 篇 生态学
    • 1 篇 生物学
  • 25 篇 医学
    • 19 篇 临床医学
    • 7 篇 中西医结合
    • 3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 篇 口腔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0 篇 农学
    • 4 篇 兽医学
    • 3 篇 作物学

主题

  • 16 篇 微流控芯片
  • 5 篇 微流控
  • 3 篇 毛细管电泳
  • 3 篇 量子点
  • 2 篇 信号放大
  • 2 篇 分离
  • 2 篇 数字pcr
  • 2 篇 液滴
  • 2 篇 蛋白质结晶
  • 2 篇 芯片电泳
  • 2 篇 微反应器
  • 2 篇 微流控液滴
  • 1 篇 分选
  • 1 篇 质谱分析
  • 1 篇 光流控成像
  • 1 篇 abcg2
  • 1 篇 液滴机器人
  • 1 篇 lc-ms
  • 1 篇 稀土上转换材料
  • 1 篇 宫颈癌筛查

机构

  • 6 篇 浙江大学
  • 5 篇 江苏师范大学
  • 4 篇 清华大学
  • 3 篇 复旦大学
  • 3 篇 南京大学
  • 2 篇 新型微纳器件与系...
  • 2 篇 生物医学分析化学...
  • 2 篇 重庆大学
  • 2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2 篇 武汉大学
  • 2 篇 生命分析化学国家...
  • 2 篇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
  • 2 篇 东北大学
  • 1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1 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
  • 1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1 篇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
  • 1 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 篇 首都医科大学
  • 1 篇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

作者

  • 5 篇 盖宏伟
  • 3 篇 刘晓君
  • 3 篇 刘宝红
  • 3 篇 牟颖
  • 2 篇 林金明
  • 2 篇 王冠
  • 2 篇 刘娜
  • 2 篇 梁琼麟
  • 2 篇 李刚
  • 2 篇 纪季
  • 2 篇 刘中民
  • 2 篇 张毅
  • 2 篇 杜睿君
  • 2 篇 徐亚楠
  • 2 篇 马丛丛
  • 2 篇 张清泉
  • 2 篇 王清江
  • 2 篇 冯钰锜
  • 2 篇 林炳承
  • 2 篇 于丙文

语言

  • 6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第九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2014国际微流控芯片与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
6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微流控芯片上的细胞分析
微流控芯片上的细胞分析
收藏 引用
第九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2014国际微流控芯片与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
作者: 王进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凌712100
微流控芯片由于其在细胞操控与分析方面的独特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命分析的不同领域。长期以来,我们研究室主要从事基于聚二甲硅氧烷的多功能集成微流控芯片细胞操控与分析,包括:细胞分离、定位、细胞间相互作用,以及细胞外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微流控芯片研究细胞相互作用及米量子点的毒性
利用微流控芯片研究细胞相互作用及纳米量子点的毒性
收藏 引用
第九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2014国际微流控芯片与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
作者: 吴静 陈秋水 李海芳 林金明 清华大学化学系
针对生命科学领域中对细胞分析的迫切要求,同时为了解决常规细胞分析方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我们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利用微流控芯片通道功能,成功地建立了微流控芯片和ESI-Q-TOF质谱联用技术的分析平台.研制了一种集成的微流控芯片用于...
来源: 评论
整体材料用于环境和生物分析中的分离富集
整体材料用于环境和生物分析中的分离富集
收藏 引用
第九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2014国际微流控芯片与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
作者: 练鸿振 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南京210093
整体材料大致可分为无机硅胶整体材料、有机聚合物整体材料和有机-无机杂化整体材料三类。本文简单介绍我们合成的几种整体材料(包括整体柱)及其在环境和生物样品分离富集中的应用。
来源: 评论
电场驱动数字微流控芯片中的液滴操控
电场驱动数字微流控芯片中的液滴操控
收藏 引用
第九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2014国际微流控芯片与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
作者: 王伟强 苏岩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南京 210094
基于电场驱动的数字微流控系统操作灵活、自动控制,被认为十分具有发展潜力的生化分析系统研究方向。本文研究了水油多种液滴的同片操控和复合根据液滴在不同介质中的力电驱动模型提出新型的低压油滴驱动方法,实验验证了理论模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液滴微流控芯片的蛋白质在线富集与鉴定技术
基于液滴微流控芯片的蛋白质在线富集与鉴定技术
收藏 引用
第九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2014国际微流控芯片与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
作者: 杜睿君 纪季 聂磊 李怡欣 杨芃原 刘宝红 复旦大学化系 生物医研究院
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液滴微流控芯片的在线酶解、富集和鉴定低丰度蛋白质的新技术,经过HPLC分离的肽段与油相在微流控芯片中形成油包水液滴,随着油相逐渐溶解液滴中的部分水相,液滴体积缩小,液滴内的肽段浓度逐渐提高,从而增强ESI-M...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离心式微流控芯片上的顺序阀
离心式微流控芯片上的顺序阀
收藏 引用
第九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2014国际微流控芯片与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
作者: 杨儒元 苑伟政 何洋 西北工业大学 空天微纳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2
阀是用于微流控芯片中流体控制的一个关键单元。本文中,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水溶性膜(聚乙烯醇薄膜)的顺序阀结构。该阀核心是一个U型管结构,在离心力作用下,U型管两端液面保持在芯片同一半径位置。通过U型管内液体体积变化控制U型管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单细胞蛋白组芯片生物医学及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单细胞蛋白组芯片在生物医学及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第九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2014国际微流控芯片与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
作者: 施奇惠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
系统生物学将疾病视为相关器官中的多个生物网络受到遗传或环境因素扰动后的结果.新的生物技术通过定量检测量病人血液或组织样品中生物标志物(基因、蛋白、代谢物)的变化来检测受到疾病扰动的生物网络如何独特的改变它们表达生物信...
来源: 评论
微流控系统中植物非生物逆境构建
微流控系统中植物非生物逆境构建
收藏 引用
第九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2014国际微流控芯片与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
作者: 林湘云 孙利军 鲍宁 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江苏省南通市啬园路9号226019
研究植物对盐渍化及干旱等非生物逆境引起的渗透胁迫而产生的应答反应,可增强农作物的抗逆性能[1]。本研究以拟南芥作为对象[2],设计了微流控芯片平台以研究不同生物逆境对植物根部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物理刺激与盐迫刺激对其根部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细胞筛阵列PDMS微流控芯片制作及Micro-PIV流场分析和研究
细胞微筛阵列PDMS微流控芯片制作及Micro-PIV流场分析和研究
收藏 引用
第九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2014国际微流控芯片与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
作者: 刘仁江 李峰 陈涛 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院 北京100124 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系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北京神经再生修复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69
微流控芯片上的细胞培养技术是构建一个片上细胞分析实验室的基础,芯片中流场的分布状态直接影响着细胞培养结果。针对细胞培养,很多微流控芯片设计力图追求高通量,但并未考虑芯片中流场的分布状态。本文介绍了1μm直径的荧光粒子以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物分子分离定量新策略
生物分子分离定量新策略
收藏 引用
第九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2014国际微流控芯片与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
作者: 严晓文 梁勇 张珠宝 罗亚翠 赵力丛 杨利民 王秋泉 厦门大学化学系 谱学分析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
生物分子的分离分析分析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将向大家简要介绍几年来我们在这一领域开展的一些研究工作,包括新型色谱整体材料的设计制备(图1),元素标记策略驱动的生物分子分离和定量[1-4],正交链接元素质谱和生物质谱的“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