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的微生物矿化对于地球科学、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自然界中,碳酸盐矿物不仅是石灰岩、白云岩等海相沉积岩的主要成分,而且还是珍珠、珊瑚、鸟类蛋壳以及软体动物外骨骼的重要组份(秦善等,2008).有些微生物具有促进碳酸盐矿物结晶的能力,该能力被认为在固定大气CO2进而减缓温室效应方面具有潜在的作用(Kim et al.,2012).微生物诱导碳酸盐形成的机制一直是微生物矿化领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研究表明,细菌钙化作用既不局限于特定的生物类群,也不局限于特殊的生态环境(Zhang et al.,2017).成核模板对于碳酸盐矿物晶体的择优取向和晶型选择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Bharatkumar et al.,2016).为了探究细菌细胞对碳酸盐矿物成核和生长过程的影响、建立微生物成因碳酸盐矿物可能的生长模型,本研究利用一株巴氏生孢八叠球菌(Sporosarcina pasteurii)进行了30天的模拟矿化实验,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矿物种类进行了分析,利用配有能谱仪(EDS)的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先进仪器对不同时段的矿物形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开始后的前4天,在XRD图谱上未出现明显的衍射峰;从第4天开始出现方解石(个别样品中有球霰石)的衍射峰,直至实验结束(第30天).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