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尾水排放对地下水及河道水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6年3月-2017年2月采集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建东路污水处理厂内尾水(W)、2个地下井(D1、D2)及排放口上(S)、下(X)游河道水的水样样品,每个月采集1次,共计12次.以D1为地下水参照点,D2为地下水实验点;S为河道参照点,X为河道实验点,监测水质指标、水中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分析细菌群落结构与水质指标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微生物培养技术发现尾水的排放对地下水细菌群落结构变化较小,对河道水细菌群落结构变化较大.D1、D2细菌数量随季节不同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均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其中D1点的细菌数量变化幅度较小,而D2点的变化幅度较大.对可培养的细菌进行菌属鉴定,共分选出36个属,其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明显不同,D2最优势菌属为副球菌属(Paracoccus)(21.62%);而D1点最优菌属为4个属,优势度均为12%,将D2点的细菌群落结构和水质指标进行冗余分析(RDA分析),其中NO2-主要影响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NO3-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和副球菌属(Paracoccus)正相关,TN与甲基单胞菌属(Methylococcus)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正相关.NH3-与Aeromonas,Zoogloea,Shigella,Flavobacterium and Demococcus呈负相关.水质指标的变化会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改变,两者存在一定的响应关系.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