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 SSR 分子标记对30个粳稻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继而研究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按照 NCⅡ设计获得的200个杂交组合主要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相关性,探讨分子标记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行性。结果表明:64对 SSR 引物共检测到185个多...
详细信息
利用 SSR 分子标记对30个粳稻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继而研究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按照 NCⅡ设计获得的200个杂交组合主要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相关性,探讨分子标记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行性。结果表明:64对 SSR 引物共检测到185个多态性片段,平均每对引物为2.9条,每个 SSR 位点的 PIC 值变化范围为 0.064~0.844,平均为0.380。以 SSR 标记遗传相似系数为原始数据,按 UPGMA 方法将30个亲本材料划分为7大类群,分类结果与系谱分析基本相符。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表现间除总粒数外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与杂种优势间均达到了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361与0.359之间,但相关程度还不足以预测杂种优势。说明分子标记可以用来研究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但利用 SSR 分子标记遗传距离预测水稻杂种优势的可行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