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83 篇 会议
  • 3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8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7 篇 理学
    • 80 篇 生物学
    • 5 篇 化学
    • 1 篇 生态学
  • 83 篇 医学
    • 31 篇 临床医学
    • 27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5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3 篇 中西医结合
    • 1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77 篇 工学
    • 60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5 篇 生物工程
    • 9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24 篇 农学
    • 20 篇 作物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兽医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主题

  • 23 篇 分子生物学
  • 7 篇 生化教学
  • 7 篇 生物化学
  • 7 篇 工业生化
  • 6 篇 基因表达
  • 6 篇 dna
  • 5 篇 端粒酶活性
  • 5 篇 碱性脂肪酶
  • 5 篇 分离纯化
  • 4 篇 湖北省
  • 4 篇 细胞凋亡
  • 3 篇 初步研究
  • 3 篇 细胞株
  • 3 篇 玻璃酸钠
  • 3 篇 加氧酶
  • 3 篇 白藜芦醇
  • 3 篇 ck2
  • 3 篇 毕赤酵母
  • 3 篇 相关基因
  • 3 篇 大肠杆菌

机构

  • 17 篇 广东医学院
  • 12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0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9 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7 篇 南开大学
  • 7 篇 河北医科大学
  • 6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
  • 6 篇 华东理工大学
  • 5 篇 大连理工大学
  • 5 篇 第二军医大学
  • 5 篇 四川大学
  • 4 篇 复旦大学
  • 4 篇 武汉工业学院
  • 4 篇 中山医科大学
  • 4 篇 吉林大学
  • 4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
  • 3 篇 北京大学
  • 3 篇 广州医学院
  • 2 篇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
  • 2 篇 河北师范大学

作者

  • 8 篇 吴松刚
  • 7 篇 梁念慈
  • 7 篇 周克元
  • 6 篇 韩梅
  • 6 篇 施巧琴
  • 6 篇 温进坤
  • 6 篇 欧阳红生
  • 5 篇 屈伸
  • 5 篇 张永亮
  • 5 篇 唐旭东
  • 5 篇 陈诗书
  • 5 篇 修志龙
  • 5 篇 张玉静
  • 5 篇 赵涵芳
  • 4 篇 袁勤生
  • 3 篇 杜林方
  • 3 篇 郑毅
  • 3 篇 丁航
  • 3 篇 周虹
  • 3 篇 祝其锋

语言

  • 18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第八届全国工业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术大会"
186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湖北省生化分子生物学会改革方案(讨论稿)
湖北省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改革方案(讨论稿)
收藏 引用
湖北省暨武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和第十五次学术年会
一、指导思想和目录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靠广大会员、大胆探索,鼓励创新,锐意改革,增强学会自我发展能力,使学会逐步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二、改革的内容
来源: 评论
湖北省科协所属科技社团概览
湖北省科协所属科技社团概览
收藏 引用
湖北省暨武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和第十五次学术年会
学会名称:湖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Society of Hubei Province,HBBMBS。登记证号:660 (代码:50358274-3)。社团法人代码: 会址(挂靠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科协。学会办公地点:华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学会成立以来的主要特色活动和典型事例
学会成立以来的主要特色活动和典型事例
收藏 引用
湖北省暨武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和第十五次学术年会
一.坚持每年举行1-2次大型学术交流活动,以及按医学生化,农业生化,非医学生化,生化教学等4个专业组分片进行学术活动。每年的学术年会大部分在省市各大城市轮流举行。如先后在襄樊、宜昌、荆州、黄石、孝感、十堰、咸宁、和荆门等市举行。
来源: 评论
高校多媒体教学问题的探讨
高校多媒体教学问题的探讨
收藏 引用
湖北省暨武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和第十五次学术年会
作者: 成彩莲 陈勇 赵雪花 王晓娟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高校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它的推广应用,使教学效果得到优化、教学效率得以提高,本文对多媒体教学的开展进行了探讨。
来源: 评论
SARS冠状病毒E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SARS冠状病毒E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收藏 引用
湖北省暨武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和第十五次学术年会
作者: 潘辉榕 戴五星 吴少庭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
据WHO报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自2002年11月在中国广东被发现到2003年7月。已波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给人类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目前,SARS的病原体已经被确认为SARS相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米糠蛋白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提取及活性鉴定
米糠蛋白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提取及活性鉴定
收藏 引用
湖北省暨武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和第十五次学术年会
作者: 毕浩 刘志国 屈伸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 武汉工业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是含有Zn辅基的羧二肽酶,在血压调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向血管紧张素Ⅱ转换以及阻止ACE降解缓激肽而起降血压的作用。目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类新基因Nelin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人类新基因Nelin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湖北省暨武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和第十五次学术年会
作者: 王震 孟宪敏 郭莲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系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为了寻找和研究心血管系统有关的重要功能基因及其表达模式,通过构建正常成人心脏和主动脉cDNA文库,并在大规模ESTs测定的基础上,筛选出一个新基因Nelin。该基因表达的mRNA(GenBank登记号AF114264)全长2736bp,含有一个1344 bp可编码448...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凋亡素:一种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病毒蛋白
凋亡素:一种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病毒蛋白
收藏 引用
湖北省暨武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和第十五次学术年会
作者: 屈伸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化与分生系
凋亡素(Apoptin)是来源于鸡贫血病毒(chicken anemia virus,CAV)的一种小分子蛋白。该病毒通过细胞凋亡导致雏鸡红细胞和胸腺细胞的缺损、鸡贫血和免疫缺陷的发生乃至鸡的死亡。该病毒可编码产生3种蛋白质:VP1(52 kd),VP2(24kd),VP3(1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弓形虫膜表面抗原2(SAG2)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
弓形虫膜表面抗原2(SAG2)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湖北省暨武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和第十五次学术年会
作者: 雷明军 戴五星 吴少庭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
弓形虫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细胞内寄生虫,能够感染大多数温血哺乳动物,且多是终生带虫或者慢性感染。弓形虫的感染通常发生在免疫缺陷的宿主,而弓形虫本身又可诱导免疫抑制,进一步降低宿主的免疫状态,在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患者如获得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葛根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c1-2蛋白和Caspase-3蛋白的影响
葛根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c1-2蛋白和Caspase-3蛋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湖北省暨武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和第十五次学术年会
作者: 何丽娅 朱蕾 王海燕 成彩莲 陈勇 赵雪花 吴勉云 夏瑞明 朱汉荣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利用大鼠构建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在葛根素干预后,Bcl-2蛋白、Caspase-3蛋白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变化,从而探讨葛根素对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