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8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8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55 篇 工学
    • 17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06 篇 机械工程
    • 70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45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36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35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0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8 篇 软件工程
    • 26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8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8 篇 土木工程
    • 13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2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1 篇 电气工程
    • 10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6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 篇 建筑学
    • 4 篇 水利工程
    • 3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64 篇 理学
    • 28 篇 数学
    • 18 篇 物理学
    • 18 篇 系统科学
    • 16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6 篇 生物学
  • 30 篇 管理学
    • 19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2 篇 公共管理
  • 16 篇 经济学
    • 16 篇 应用经济学
  • 11 篇 医学
    • 9 篇 临床医学
  • 3 篇 农学

主题

  • 35 篇 非线性振动
  • 21 篇 分岔
  • 18 篇 非线性
  • 17 篇 非线性动力学
  • 13 篇 动力学建模
  • 12 篇 振动控制
  • 12 篇 稳定性
  • 10 篇 混沌
  • 8 篇 内共振
  • 8 篇 簇发振荡
  • 8 篇 多尺度法
  • 8 篇 固有频率
  • 8 篇 振动抑制
  • 7 篇 非线性能量阱
  • 7 篇 双稳态
  • 7 篇 谐波平衡法
  • 7 篇 主共振
  • 7 篇 功能梯度材料
  • 7 篇 故障诊断
  • 7 篇 动力学响应

机构

  • 35 篇 西北工业大学
  • 30 篇 北京工业大学
  • 29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5 篇 石家庄铁道大学
  • 24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22 篇 天津大学
  • 19 篇 东北大学
  • 16 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4 篇 广州大学
  • 14 篇 大连理工大学
  • 14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14 篇 北京理工大学
  • 12 篇 上海大学
  • 11 篇 天津市非线性动力...
  • 11 篇 南京理工大学
  • 10 篇 江苏大学
  • 10 篇 同济大学
  • 10 篇 西南交通大学
  • 10 篇 浙江大学
  • 9 篇 湖南大学

作者

  • 23 篇 张伟
  • 11 篇 陈立群
  • 9 篇 毕勤胜
  • 9 篇 陈予恕
  • 9 篇 丁虎
  • 8 篇 许勇
  • 8 篇 邓子辰
  • 8 篇 瞿叶高
  • 8 篇 曹登庆
  • 7 篇 王博
  • 7 篇 路永婕
  • 6 篇 杨绍普
  • 6 篇 丁千
  • 6 篇 叶家志
  • 6 篇 徐鉴
  • 6 篇 李韶华
  • 5 篇 田瑞兰
  • 5 篇 彭志科
  • 5 篇 魏克湘
  • 5 篇 孟光

语言

  • 48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第十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1)"
483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基于半解析法的柔性转子奇数次谐波振动研究
基于半解析法的柔性转子奇数次谐波振动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1)
作者: 徐业银 陈照波 焦映厚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
针对转子复杂运动中存在的奇数阶次谐波共振和奇数倍超谐波共振序列现象,采用离散映射动力学法将非线性弹性支承转子动力学系统转化为离散映射动力学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对非线性转子系统周期运动进行离散,考虑时间微元内的非线性振动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横荡激励对船用转子-浮筏气囊耦合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横荡激励对船用转子-浮筏气囊耦合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第十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1)
作者: 王军伟 李明 谢旋 杜晓蕾 西安科技大学力学系
以船用转子-浮筏气囊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船舶横荡运动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首先基于短轴承理论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如图1和公式(1)所示;然后对系统的微分方程进行无量纲化,得到最终无量纲化后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如公式(2)所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旋转石墨烯增强预扭悬臂板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旋转石墨烯增强预扭悬臂板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1)
作者: 顾晓军 张伟 北京工业大学机械结构非线性振动与强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叶片作为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对飞行安全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功能梯度石墨烯增强旋转预扭复合材料悬臂板在外激励和参数激励联合作用下的主共振和非线性振动特性。将叶顶间隙气流泄露引起的轴向激励简化为非均匀面内激励。利用一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非线性吸振器动力学特性研究
非线性吸振器动力学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1)
作者: 陈依林 杜敬涛 哈尔滨工程大学
线性动力吸振器吸振效率对激励频率的改变比较敏感,当激励频率漂移时,吸振频率与激励频率不匹配,会增加主结构的振动。为了克服这个问题,近年来非线性吸振器因具有较宽的吸振频带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非线性吸振器也称为非线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静电振动陀螺仪非线性动力学及其参激放大
微静电振动陀螺仪非线性动力学及其参激放大
收藏 引用
第十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1)
作者: 李伟 杨晓东 张伟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理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振动陀螺仪是一类利用振动运动代替传统自旋运动的陀螺敏感元件。为增强惯性敏感技术,首次引入参激探索提高柔性微静电振动陀螺仪的动力学放大效应。首先,利用两次欧拉角转换、修正偶应力理论和哈密顿原理建立了外激-参激联合作用下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MSTMM的刚柔耦合多体系统线性/非线性水弹性建模
基于MSTMM的刚柔耦合多体系统线性/非线性水弹性建模
收藏 引用
第十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1)
作者: 陈东阳 肖清 郭为灿 方康 顾超杰 徐瑞 扬州大学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MSTMM)具有计算精度高、程式化、编程容易、矩阵阶次低等优点,相比一般动力学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在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MSTMM的优点,结合西奥道森势流理论,建立了全尺寸水下航行器舵系统的线性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双转子系统分岔特性和稳定性分析
双转子系统分岔特性和稳定性分析
收藏 引用
第十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1)
作者: 陈毅 侯磊 陈予恕 哈尔滨工业大学
针对双转子-中介轴承系统,综合考虑高低压转子双频不平衡激励、中介轴承间隙以及中介轴承变刚度激励,通过Lagrange方程,建立了其动力学模型。采用HB-AFT(谐波平衡-时域/频域变换)方法求解系统的周期解,分析了系统主共振响应下的分岔特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磁流变弹性体夹层板在随机激励下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磁流变弹性体夹层板在随机激励下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收藏 引用
第十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1)
作者: 柳芳 竺致文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天津市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结构减振的磁流变弹性体夹层板。引入改进的Van der Pol非线性微分项来描述磁流变弹性体的力与位移曲线。根据哈密尔顿原理,建立系统的本构模型。通过Galerkin离散,得到系统的响应方程。然后计算出漂移系数和扩散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非线性超结构的振动抑制特性与优化设计
强非线性超结构的振动抑制特性与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第十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1)
作者: 方鑫 盛鹏 温激鸿 成利 国防科技大学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香港理工大学)
非线性超结构是具有强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亚波长人工周期结构。近年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表明,强非线性超结构可以产生超低频超宽带振动抑制效应,将传统线性结构的振动抑制带宽提高两个数量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报告将介绍强非线性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曲面折纸管超材料压缩力学性能研究
曲面折纸管超材料压缩力学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1)
作者: 徐依璐 文桂林 刘杰 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基于折纸原理,设计了一种六棱柱曲面折纸管超材料,利用增材制造方法制备了折纸管超材料试样,并借助CT扫描研究了金属折纸管超材料试件的打印精度。建立高精度有限元模型,并利用压缩试验验证了有限模型的精度。基于验证的有限元模型开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