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8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8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55 篇 工学
    • 17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06 篇 机械工程
    • 70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45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36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35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0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8 篇 软件工程
    • 26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8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8 篇 土木工程
    • 13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2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1 篇 电气工程
    • 10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6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 篇 建筑学
    • 4 篇 水利工程
    • 3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64 篇 理学
    • 28 篇 数学
    • 18 篇 物理学
    • 18 篇 系统科学
    • 16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6 篇 生物学
  • 30 篇 管理学
    • 19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2 篇 公共管理
  • 16 篇 经济学
    • 16 篇 应用经济学
  • 11 篇 医学
    • 9 篇 临床医学
  • 3 篇 农学

主题

  • 35 篇 非线性振动
  • 21 篇 分岔
  • 18 篇 非线性
  • 17 篇 非线性动力学
  • 13 篇 动力学建模
  • 12 篇 振动控制
  • 12 篇 稳定性
  • 10 篇 混沌
  • 8 篇 内共振
  • 8 篇 簇发振荡
  • 8 篇 多尺度法
  • 8 篇 固有频率
  • 8 篇 振动抑制
  • 7 篇 非线性能量阱
  • 7 篇 双稳态
  • 7 篇 谐波平衡法
  • 7 篇 主共振
  • 7 篇 功能梯度材料
  • 7 篇 故障诊断
  • 7 篇 动力学响应

机构

  • 35 篇 西北工业大学
  • 30 篇 北京工业大学
  • 29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5 篇 石家庄铁道大学
  • 24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22 篇 天津大学
  • 19 篇 东北大学
  • 16 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4 篇 广州大学
  • 14 篇 大连理工大学
  • 14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14 篇 北京理工大学
  • 12 篇 上海大学
  • 11 篇 天津市非线性动力...
  • 11 篇 南京理工大学
  • 10 篇 江苏大学
  • 10 篇 同济大学
  • 10 篇 西南交通大学
  • 10 篇 浙江大学
  • 9 篇 湖南大学

作者

  • 23 篇 张伟
  • 11 篇 陈立群
  • 9 篇 毕勤胜
  • 9 篇 陈予恕
  • 9 篇 丁虎
  • 8 篇 许勇
  • 8 篇 邓子辰
  • 8 篇 瞿叶高
  • 8 篇 曹登庆
  • 7 篇 王博
  • 7 篇 路永婕
  • 6 篇 杨绍普
  • 6 篇 丁千
  • 6 篇 叶家志
  • 6 篇 徐鉴
  • 6 篇 李韶华
  • 5 篇 田瑞兰
  • 5 篇 彭志科
  • 5 篇 魏克湘
  • 5 篇 孟光

语言

  • 48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第十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1)"
483 条 记 录,以下是421-430 订阅
排序:
周期性多跨输电线路动力学建模与特性分析
周期性多跨输电线路动力学建模与特性分析
收藏 引用
第十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1)
作者: 樊伟 张松涵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因输电线振动产生的相间闪络和短路是输电线结构的常见故障,因此对输电线结构开展振动特性分析,对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周期性多跨输电线结构开展了振动和带隙特性分析。首先,利用哈密顿原理,考虑了输电线在平衡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人工周期多层复合吸声结构的圆柱壳低频宽带减振降噪研究
基于人工周期多层复合吸声结构的圆柱壳低频宽带减振降噪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1)
作者: 忽伟 朱俊喆 龙新军 胡迪科 郭其威 瞿叶高 孟光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圆柱壳类结构广泛存在于火箭整流罩和水下航行器等装备的外壳或舱体结构中,受装备动力设备或外部流场等动载荷作用,圆柱壳结构容易产生及传递振动,并由此辐射出噪声,影响装备的性能、安全、寿命。利用人工周期声学超材料为圆柱壳结构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提高振动驱动机器人移动性能的双目标优化
提高振动驱动机器人移动性能的双目标优化
收藏 引用
第十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1)
作者: 刁斌斌 张晓旭 方虹斌 徐鉴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复旦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
平均速度和后退速度是评估振动驱动移动机器人移动性能的两个关键因素。考虑各向同性摩擦时,这两个指标通常是具有对抗性的,因此本文的目的是为振动驱动的移动机器人提供一种可行的双目标优化方案。首先,假设地面摩擦力是各向同性库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可伸缩机翼的时变动力学分析
可伸缩机翼的时变动力学分析
收藏 引用
第十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1)
作者: 高艳红 张伟 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学院
近年来,轴向可伸缩悬臂结构正成为时变系统动力学与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该类结构的工程应用包括:伸缩悬臂机械手、大型可展型天线。当可伸缩悬臂结构处于外伸或回收过程中,整个结构的质量、刚度和阻尼都在随时间发生变化,属于典型的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的随机动力学分析
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的随机动力学分析
收藏 引用
第十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1)
作者: 房明宣 陈国海 杨迪雄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复合材料由于具有比强度大、比刚度大及物理力学性能可设计的优点,已在现代工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工程实际中,复合材料层合板所经受的动荷载具有随机性,层合板在这种随机激励作用下将产生随机动力学行为。因此,研究随机激励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带有两部七自由度机械臂的空间机器人协同操作研究
带有两部七自由度机械臂的空间机器人协同操作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1)
作者: 曹凌云 胡权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七自由度机械臂具有运动冗余的特性,可避免操作过程中的碰撞和奇异构型。因此可以预期,当空间机器人携带两部七自由度机械臂协同操作时,将能够实现更加复杂、灵活的操作,但运动自由度的增加给系统建模、规划和控制带来难题。本文以带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间支撑刚度对双跨梁屈曲稳定性的影响
中间支撑刚度对双跨梁屈曲稳定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第十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1)
作者: 毛晓晔 邵志华 舒送 范鑫 丁虎 陈立群 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20工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首次研究了中间弹性支撑对受轴向压力的双跨梁屈曲稳定性的影响。分别采用整体以及分段方式建立了带中间弹性支撑的双跨梁模型,通过计算固有频率以及临界屈曲压力,相互验证了两种模型,并得到临界轴力随中间支撑刚度的变化。在此基础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耦合pre-B?tzinger复合体中放电模式的动力学分析
耦合pre-B?tzinger复合体中放电模式的动力学分析
收藏 引用
第十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1)
作者: 齐会如 蒋亚璐 段利霞 北方工业大学理学院
呼吸系统是人和动物重要的生理器官之一。实验发现,位于哺乳动物的包钦格复合体与吻端腹侧呼吸组的pre-B?tzinger复合体在呼吸节律的产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且在pre-B?tzinger复合体的神经元中观察到一种特殊的放电活动——混合簇放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癫痫振荡信号的动力学建模与预见控制分析
癫痫振荡信号的动力学建模与预见控制分析
收藏 引用
第十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1)
作者: 樊登贵 杨泽澄 张华丽 王青云 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学与控制系
癫痫是世界性顽疾。研究表明,癫痫是由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同步振荡导致的短暂大脑功能障碍,是一种慢性疾病。癫痫如果能够提前预报,将极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长时程癫痫的准确预测对数据采集,多模态数据融合分析,有效特征提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双足机器人复杂步行环境的稳定控制研究
双足机器人复杂步行环境的稳定控制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2021)
作者: 袁璐 甘春标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双足机器人通常具备较多自由度,根据其在路面的行走过程,动力学模型常常描述为混杂态,传统方法对其行走过程的求解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研究人员通常将其简化为线性倒立摆模型。本文以双足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基于线性倒立摆模型实现其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