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1 篇 会议
  • 1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3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8 篇 工学
    • 5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 篇 水利工程
    • 8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电气工程
    • 4 篇 建筑学
    • 4 篇 土木工程
    • 4 篇 农业工程
    • 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3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3 篇 林业工程
    • 2 篇 机械工程
  • 57 篇 农学
    • 3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6 篇 作物学
    • 6 篇 植物保护
    • 5 篇 畜牧学
    • 3 篇 园艺学
    • 3 篇 林学
    • 3 篇 水产
  • 48 篇 理学
    • 30 篇 生态学
    • 13 篇 化学
    • 4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海洋科学
  • 16 篇 医学
    • 8 篇 临床医学
    • 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4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3 篇 生物膜
  • 3 篇 微生物多样性
  • 3 篇 好氧颗粒污泥
  • 2 篇 多环芳烃
  • 2 篇 electrolysis
  • 2 篇 高通量测序
  • 2 篇 群体感应
  • 2 篇 wastewater
  • 2 篇 有机废弃物
  • 2 篇 沉积物
  • 2 篇 武汉亮斑水虻
  • 2 篇 四环素类抗性基因
  • 1 篇 苯甲酸
  • 1 篇 c/n
  • 1 篇 黄河入海口
  • 1 篇 酵母双杂交
  • 1 篇 产甲烷古菌
  • 1 篇 抗性
  • 1 篇 定量pcr
  • 1 篇 up

机构

  • 9 篇 华中农业大学
  • 8 篇 河北科技大学
  • 8 篇 浙江大学
  • 7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6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5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5 篇 南开大学
  • 4 篇 江苏大学
  • 4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4 篇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
  • 4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4 篇 厦门大学
  • 3 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
  • 3 篇 西南大学
  • 3 篇 清华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2 篇 工业生态与环境工...
  • 2 篇 广东省菌种保藏与...
  • 2 篇 微生物代谢国家重...

作者

  • 8 篇 郭建博
  • 8 篇 廉静
  • 5 篇 何健
  • 5 篇 林先贵
  • 5 篇 宋存江
  • 4 篇 马放
  • 4 篇 杨超
  • 4 篇 李顺鹏
  • 4 篇 谢冰
  • 4 篇 车有
  • 3 篇 宫婷
  • 3 篇 王伟东
  • 3 篇 王倩
  • 3 篇 贾军
  • 3 篇 王超
  • 3 篇 邹龙
  • 3 篇 李昂
  • 3 篇 陈翰
  • 3 篇 徐向阳
  • 3 篇 邓兵

语言

  • 126 篇 中文
  • 6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第十八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13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电活性微生物/电极界面电子传递的调控机制与策略研究
电活性微生物/电极界面电子传递的调控机制与策略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八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作者: 雍阳春 翟丹丹 李冰 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微生物电化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已经在能源与环境领域展现出独特应用前景(资源与能源回收,污染修复,污染物检测)。微生物与电极之间的界面电子传递是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的关键步骤,也是微生物电极呼吸这一新型生物电化学过程的核...
来源: 评论
武汉亮斑水虻幼虫对城市污泥、菇根废料的转化
武汉亮斑水虻幼虫对城市污泥、菇根废料的转化
收藏 引用
第十八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作者: 蔡珉敏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微生物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昆虫水虻在处理诸如畜禽粪便、餐厨剩余物、发酵残渣等有机固体废弃物方面,其周期短、效率高、附加值高,具有有较高的经济和环境价值,正被逐步利用于生产实践。目前,已较完善的建立了水虻幼虫及微生物对鸡粪、猪粪、牛粪及餐厨剩余...
来源: 评论
***小基因组菌株的构建以及低聚果糖的生物合成
***小基因组菌株的构建以及低聚果糖的生物合成
收藏 引用
第十八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作者: 宋存江 张伟 冯俊谷 燕燕 高伟霞 全玉芬 王淑芳 南开大学分子微生物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小基因组微生物构建主要步骤包括:①掌握菌株全基因组数据背景;②菌株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必须基因、基因组岛、复制起始位点等);③建立大片段无痕敲除基因序列的方法;④利用所构建的方法进行基因组精简;⑤检验所构建的小基因组菌株生长...
来源: 评论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土壤环境污染及治理对策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土壤环境污染及治理对策
收藏 引用
第十八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作者: 赵其国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一)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环境质量状况与对策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环境质量现状、演变与危害(六点)东南沿海环境质量演变的主要原因(五点)治理对策建议(四点)结语(二)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与治理对策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六点)土壤重...
来源: 评论
紫外消毒对细菌VBNC状态的诱导研究
紫外消毒对细菌VBNC状态的诱导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八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作者: 张胜华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培养法是水厂检测各种微生物指标最为广泛的方法,而细菌有活性但不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的存在势必使这一方法低估水中细菌,包括病原菌的水平,对饮用水的生物安全性造成极大威胁.紫外消毒技术因其具有操作简单...
来源: 评论
秸秆降解菌系比较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秸秆降解菌系比较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收藏 引用
第十八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作者: 王春芳 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近年来,利用复合菌系降解秸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微生物处理水稻秸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高效的秸秆降解菌系匮乏,降解效果的评价标准混乱,秸秆降解菌系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不清晰等.因此,本研究选择两组秸秆降解菌系F1和F2作为接种物,...
来源: 评论
农药残留的微生物降解研究
农药残留的微生物降解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八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作者: 闫艳春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有机磷农药的大量使用在消灭害虫确保农业生产的同时,环境中残留的农药给人类健康带来许多危害。快速、有效的清除环境中的农药残留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从污染环境中分离筛选高效降解菌,利用微生物对残留农药进行生物降解,是修复...
来源: 评论
腐败希瓦氏菌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纳米结构界面自介导电子传递研究
腐败希瓦氏菌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纳米结构界面自介导电子传递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八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作者: 邹龙 西南大学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研究院 北碚区天生路2号重庆市400715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作为一种有前景的洁净、可持续能源技术,近年来受到众多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关注。它通过微生物代谢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可输出的电能,理论上所有的有机物都可以作为能源转换底物,这就使得...
来源: 评论
电子介导希瓦氏菌对环境污染物的厌氧修复
电子介导希瓦氏菌对环境污染物的厌氧修复
收藏 引用
第十八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作者: 肖翔 朱雯雯 李潜 杜道林 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镇江 212013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是一种模式金属还原菌.因其在厌氧条件下能利用多种电子受体进行呼吸生长的能力而引起环境微生物学界的关注.通过定位于细胞内膜、细胞膜周质和细胞外膜上多种细胞色素c所形成的电子传递系统,希瓦氏菌能够将...
来源: 评论
嗜盐芽孢杆菌降解多环芳烃代谢途径及功能基因的研究
嗜盐芽孢杆菌降解多环芳烃代谢途径及功能基因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八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作者: 郝瀚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生物研究所
多环芳烃是石油污染环境中常见的污染物,因其结构稳定和高疏水性而在环境中能长期存在,且一般具有"三致效应"。生物修复因其代谢作用强、经济、无二次污染而成为最有前景的PAHs污染修复方法。石油污染常发生在沿海及内陆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