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3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3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43 篇 工学
    • 83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73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34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3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2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9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7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6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电气工程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1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1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158 篇 理学
    • 152 篇 物理学
    • 2 篇 数学
    • 2 篇 化学
    • 2 篇 生物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 5 篇 医学
    • 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 篇 农学
    • 2 篇 作物学

主题

  • 37 篇 等离子体
  • 13 篇 等离子体射流
  • 12 篇 低温等离子体
  • 11 篇 介质阻挡放电
  • 10 篇 托卡马克
  • 9 篇 电子密度
  • 8 篇 dbd
  • 8 篇 放电等离子体
  • 7 篇 电子温度
  • 6 篇 数值模拟研究
  • 6 篇 偏滤器
  • 6 篇 低气压
  • 5 篇 冷等离子体
  • 5 篇 特性研究
  • 5 篇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
  • 5 篇 活性粒子
  • 5 篇 大气压介质阻挡放...
  • 4 篇 放电特性
  • 4 篇 射频放电
  • 4 篇 等离子体子弹

机构

  • 69 篇 大连理工大学
  • 23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14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2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11 篇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
  • 10 篇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
  • 9 篇 中国科学院
  • 7 篇 复旦大学
  • 7 篇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
  • 7 篇 southwestern ins...
  • 6 篇 大连民族学院
  • 6 篇 北京印刷学院
  • 6 篇 东华大学
  • 6 篇 鞍山师范学院
  • 5 篇 北京交通大学
  • 5 篇 清华大学
  • 5 篇 北京大学
  • 5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4 篇 普林斯顿大学
  • 4 篇 河北大学

作者

  • 16 篇 王友年
  • 14 篇 王德真
  • 10 篇 孔刚玉
  • 10 篇 刘定新
  • 9 篇 孙继忠
  • 8 篇 姜巍
  • 8 篇 卢新培
  • 8 篇 刘东平
  • 8 篇 朱爱民
  • 7 篇 李小松
  • 7 篇 张家良
  • 6 篇 桑超峰
  • 6 篇 张杰
  • 6 篇 李杰
  • 6 篇 季龙飞
  • 6 篇 牛金海
  • 6 篇 陈强
  • 6 篇 王虹宇
  • 5 篇 范红玉
  • 5 篇 夏广庆

语言

  • 280 篇 中文
  • 56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
336 条 记 录,以下是101-110 订阅
排序:
双光子激光诱导荧光诊断大气压氩气等离子体射流中氧原子的密度空间分布
双光子激光诱导荧光诊断大气压氩气等离子体射流中氧原子的密度空...
收藏 引用
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
作者: 熊青 重庆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
引言氧原子由于其强氧活性,在诸多等离子体处理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由于基态氧原子不辐射光子,传统的发射光谱诊断技术对其难以进行有效的测量。本文采用双光子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对种大气压氩气等离子体射流中的氧原子进行诊断,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气压纳秒级高压脉冲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研究
大气压纳秒级高压脉冲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
作者: 王文春 杨德正 贾莉 张帅 刘志杰 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高压纳秒级脉冲放电是建立高非平衡度、高空间均匀性的常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的理想途径,对发展远离平衡态的等离子体化学和非线性等离子体电动力学有重要科学价值。它与目前已有的各种常压放电等离子体源相比有其独特优点,它高效、节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技术对AZO薄膜表面改性的研究
利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技术对AZO薄膜表面改性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
作者: 李泽赋 吴忠航 居家奇 何孔多 区琼荣 梁荣庆 复旦大学光源与照明工程系 上海 复旦大学先进照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
利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技术(PIII)对AZO薄膜进行表面改性,然后用X射线光电子衍射仪(XPS)和开尔文探针(KP-Probe)对结果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AZO薄膜表面的氧元素含量经过处理后显著提高,而碳含量明显减少;AZO薄膜的表面功函数最高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激光聚变点火靶物理设计研究
激光聚变点火靶物理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
作者: 郑无敌 裴文兵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本报告主要内容为我们在间接驱动中心点火靶设计方面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点火靶设计方法和流程,靶物理认识上取得的进步,包括点火靶整体零维模型和零维设计、靶丸维设计、黑腔设计、辐照均匀性调控、点火靶性能评估、激光器件指标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波ECR氮-氩等离子体离子特征及制备FeN磁性薄膜的研究
微波ECR氮-氩等离子体离子特征及制备FeN磁性薄膜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
作者: 谢新华 郑仕健 汤中亮 李唤 朱晓东 中国科学院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等离子体材料加工过程中,离子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包括离子注入、等离子体刻蚀与沉积在内的等离子体工艺中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了解放电所产生的各种离子的行为,包括离子的种类、能量分布等参数,对于材料的表面形貌、结构乃至材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制备TiO2光催化薄膜的研究进展
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制备TiO2光催化薄膜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
作者: 孙智广 李小松 邓晓清 朱爱民 大连理工大学 等离子体物理化学实验室
引言TiO有三种晶体结构:锐钛矿、金红石和板钛矿相。通常认为锐钛矿相TiO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化学气相沉积(CVD)是种常用的TiO薄膜制备方法,但CVD制备TiO光催化薄膜需要较高的沉积温度或对薄膜进行焙烧处理,不适用于不耐热的基底...
来源: 评论
HL-2A装置物理实验研究的进展
HL-2A装置物理实验研究的进展
收藏 引用
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
作者: 严龙文 段旭如 丁玄同 董家齐 刘永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国环流器二号A(HL-2A)装置近期的物理实验目标是开展与ITER实验相关的基础物理问题研究,为了实现该目标,该装置上不少二级加热和诊断系统直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例如,新发展的2MW/140GHz的ECRH系统已经安装到HL-2A装置上,使ECRH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等离子体改性高分子材料表面提高抗感染性能和诱导骨细胞分化研究
氮等离子体改性高分子材料表面提高抗感染性能和诱导骨细胞分化研...
收藏 引用
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
作者: 张维 石海刚 刘军 季君晖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高分子材料己成为现代组织工程领域中重要材料之,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越来越苛刻的要求材料表面拥有良好的抗感染性的同时具备优异的细胞或组织相容性,甚至希望材料表面的化学特性能够诱导细胞繁殖和分化、促进组织的再生。本论文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种新的离子束探针诊断方法(1)
一种新的离子束探针诊断方法(1)
收藏 引用
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
作者: 杨肖易 肖池阶 王龙 陈逸航 袁忠喜 朱昆 王晓钢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引言离子束探针是磁约束等离子体聚变装置上的种重要诊断方法,可以用来诊断电子密度、极向磁场、等离子体电势及其涨落等。本文介绍种新的离子束诊断方法,利用新型的激光离子加速器,解决传统重离子探针的问题,同时实现了空间轮廓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气压沿面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的电子激发温度诊断
大气压沿面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的电子激发温度诊断
收藏 引用
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
作者: 张颖 鲁娜 商克峰 李杰 吴彦 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引言根据装置结构的不同,介质阻挡放电可以分为两种:体放电和沿面放电。相比而言,沿面放电是产生大面积等离子体的重要手段。目前,许多学者针对体放电装置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得出了其电子温度的分布范围[1],但对于沿面放电,尤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