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15 篇 会议
  • 1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41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49 篇 工学
    • 97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95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73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7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50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42 篇 机械工程
    • 25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8 篇 电气工程
    • 16 篇 光学工程
    • 7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6 篇 冶金工程
    • 5 篇 土木工程
    • 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4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3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水利工程
  • 84 篇 理学
    • 52 篇 化学
    • 33 篇 物理学
    • 4 篇 数学
    • 4 篇 生物学
    • 3 篇 生态学
  • 30 篇 医学
    • 20 篇 临床医学
    • 4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9 篇 农学
    • 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 篇 作物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管理学

主题

  • 27 篇 碳纳米管
  • 22 篇 数值模拟
  • 18 篇 波纹管
  • 11 篇 纳米管
  • 10 篇 光催化
  • 9 篇 激波管
  • 9 篇 多壁碳纳米管
  • 9 篇 激波
  • 7 篇 tio2纳米管阵列
  • 7 篇 氮化镓
  • 6 篇 膨胀节
  • 6 篇 石墨烯
  • 6 篇 发光二极管
  • 6 篇 二氧化钛
  • 5 篇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
  • 5 篇 rm不稳定性
  • 5 篇 tio2纳米管
  • 5 篇 煤油
  • 5 篇 光电化学
  • 5 篇 高超声速飞行器

机构

  • 28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4 篇 国防科技大学
  • 12 篇 秦皇岛市泰德管业...
  • 11 篇 北京大学
  • 10 篇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
  • 9 篇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
  • 8 篇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
  • 8 篇 清华大学
  • 8 篇 南京晨光东螺波纹...
  • 8 篇 电子科技大学
  • 7 篇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
  • 7 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6 篇 上海大学
  • 5 篇 大连理工大学
  • 5 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5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
  • 5 篇 吉林大学
  • 5 篇 华南理工大学
  • 5 篇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

作者

  • 14 篇 罗喜胜
  • 12 篇 姜宗林
  • 10 篇 陈四平
  • 9 篇 翟志刚
  • 8 篇 杨基明
  • 6 篇 陈文学
  • 6 篇 乐嘉陵
  • 5 篇 林志勇
  • 5 篇 司廷
  • 5 篇 周进
  • 5 篇 宋志强
  • 5 篇 李桦
  • 5 篇 张树道
  • 5 篇 李建平
  • 4 篇 陈立泉
  • 4 篇 张敏
  • 4 篇 王晓亮
  • 4 篇 赵伟
  • 4 篇 谭多望
  • 4 篇 朱文涛

语言

  • 415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第十四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
416 条 记 录,以下是341-350 订阅
排序:
硫-多壁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硫-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全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暨国际能量储存与转换技术论坛
作者: 袁利霞 邱新平 朱文涛 陈立泉 郭道军 郭勋 清华大学化学系
硫的理论比容量为1680mAh/g,是所有已知的可充阴极材料中比容量最高的电极材料,其相关研究近年来已成为锂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作为一种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单质硫尚存在着如下问题:1)电化学反应活性低。单质硫及其放电产物LiS在室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量水促进甲烷催化裂解制单壁碳纳米
微量水促进甲烷催化裂解制单壁碳纳米管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全国催化学术会议
作者: 隗罡 吴建梅 刘霁欣 朱月香 谢有畅 北京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碳纳米(CNTs)是21世纪非常重要的新型材料。单壁碳纳米(SWCNTs)的性能与多壁碳纳米(MWCNTs)相比,在很多方面尤其突出。多壁碳纳米已经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大规模经济地制备单壁碳纳米的方法研究,依旧面临不小的挑战[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LiFePO4/CNT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LiFePO4/CNT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全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暨国际能量储存与转换技术论坛
作者: 罗绍华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LiFePO材料以其具有便宜、无毒、不吸潮、环境相容性很好、矿藏丰富、比容量较高(理论容量为170mAh/g,能量密度为550Wh/kg)、稳定性很好等优点,受到广泛的关注,已成为一种重要的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纯LiFePO电导率很低、锂离子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碳纳米负载的PtSn合金催化剂和Pt-SnO2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对比
碳纳米管负载的PtSn合金催化剂和Pt-SnO2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催...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全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暨国际能量储存与转换技术论坛
作者: 黎晓霞 邱新平 朱文涛 陈立泉 清华大学化学系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DAFC)的性能与商业化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要提高阳极的醇氧化速度、氧化效率、制备高活性阳极催化剂,研究影响其催化活性的因素以及深入探讨其阳极电催化氧化机理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实验中设计合成了碳纳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碳纳米阵列的储锂性能研究
碳纳米管阵列的储锂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全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暨国际能量储存与转换技术论坛
作者: 张浩 徐斌 张文峰 曹高萍 杨裕生 防化研究院
碳纳米宏观体按其内部碳纳米排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无序碳纳米(ECNT)和碳纳米阵列(CNTA)两类。Che等于1998年报道ECNT具有一定的储锂性能,近年来其它研究者也报道了ECNT储锂性能的研究,综合文献来看ECNT的可逆储锂容量在200~70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钛酸钠纳米/棒的制备及其嵌锂性能
钛酸钠纳米管/棒的制备及其嵌锂性能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全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暨国际能量储存与转换技术论坛
作者: 张欢 李国然 言天英 高学平 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
在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研发中,高功率和高安全性是在选择电极材料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一些钛基化合物由于其固有的安全优势,被认为可作为在目前商品化锂离子电池中所用碳负极材料的替代材料。在本工作中,将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在10M NaOH...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Kirkendall效应制备钼酸铁纳米
基于Kirkendall效应制备钼酸铁纳米管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全国催化学术会议
作者: 王立 彭博 郭学锋 丁维平 介观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化学系
自*** Alivisatos通过纳米尺度上的Kirkendall效应制备空心纳米晶以来[1],由于其无需模板剂和表面活性剂的优点,这种方法在制备纳米和空心纳米颗粒上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2]目前,原子层沉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基于Kirkendall效应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碳纳米负载Pt-Ru纳米空心球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研究
碳纳米管负载Pt-Ru纳米空心球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全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暨国际能量储存与转换技术论坛
作者: 郭道军 郭勋 袁利霞 邱新平 朱文涛 陈立泉 清华大学化学系
提高电极催化剂活性是推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发展的关键之一。目前研究的催化剂多是以Pt为基础的二组元或多组元催化剂,一些催化剂的研制近年来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以PtRu为代表的二组元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和抗CO中毒性能表现最优,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步合成多壁碳纳米负载高利用率铂金纳米粒子及其对甲醇电氧化性能表征
一步合成多壁碳纳米管负载高利用率铂金纳米粒子及其对甲醇电氧化...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全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暨国际能量储存与转换技术论坛
作者: 郭勋 郭道军 袁丽霞 邱新平 朱文涛 陈立泉 清华大学化学系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因为具有:低污染、噪音低、能量密度高和功率密度高、结构紧凑、体积小、启动快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当前围绕DMFC的研究除了工艺工程方面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质子交换膜方面的研究,二是催化剂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型结构的Sn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新型结构的Sn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全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暨国际能量储存与转换技术论坛
作者: 王勇 Jim Yang Lee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工系 Singapore-MIT Allianc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锂离子电池因其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环境污染小、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但随着信息技术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储锂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商业负极材料为碳负极材料,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