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4 篇 会议
  • 4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11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13 篇 历史学
    • 110 篇 中国史
    • 5 篇 考古学
  • 42 篇 法学
    • 33 篇 政治学
    • 7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民族学
  • 9 篇 管理学
    • 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8 篇 经济学
    • 6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6 篇 文学
    • 5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6 篇 工学
    • 3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5 篇 军事学
    • 5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生态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美术学

主题

  • 15 篇 朱元璋
  • 10 篇 明太祖
  • 7 篇 《明太祖实录》
  • 5 篇 嘉靖皇帝
  • 5 篇 《明史》
  • 4 篇 刘基文化
  • 4 篇 中国明史学会
  • 4 篇 李善长
  • 3 篇 《大明律》
  • 3 篇 《郁离子》
  • 3 篇 刘伯温
  • 3 篇 嘉靖朝
  • 3 篇 张居正
  • 3 篇 万历年间
  • 3 篇 按察使司
  • 3 篇 万贵妃
  • 3 篇 明代政治
  • 3 篇 《春秋明经》
  • 3 篇 郭子兴
  • 2 篇 嘉靖帝

机构

  • 6 篇 南开大学
  • 5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
  • 5 篇 《明史研究》编委会
  • 4 篇 河南大学
  • 3 篇 浙江工商大学
  • 3 篇 南京大学
  • 3 篇 黑龙江大学
  • 2 篇 北京行政学院
  • 2 篇 文成县刘基文化研...
  • 2 篇 天津师范大学
  • 2 篇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
  • 2 篇 沈阳大学
  • 2 篇 武汉大学
  • 2 篇 浙江大学
  • 2 篇 鞍山师范学院
  • 2 篇 南京明孝陵博物馆
  • 1 篇 史学月刊编辑部
  • 1 篇 浙江省考古学会
  • 1 篇 凯里学院
  • 1 篇 苏州科技学院

作者

  • 3 篇 孔颖
  • 3 篇 庞乃明
  • 2 篇 吴艳红
  • 2 篇 高寿仙
  • 2 篇 肖立军
  • 2 篇 南炳文
  • 2 篇 李俊丽
  • 2 篇 刘利平
  • 2 篇 刘中平
  • 1 篇 汪义正
  • 1 篇 吕士朋
  • 1 篇 赵秀丽
  • 1 篇 苏新红
  • 1 篇 解扬
  • 1 篇 段建宏
  • 1 篇 柏桦
  • 1 篇 王泉伟
  • 1 篇 邢松棋
  • 1 篇 周钰雯
  • 1 篇 何伟

语言

  • 11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第十四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刘基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明代科举乡试中的“在京应试”实况
明代科举乡试中的“在京应试”实况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刘基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土屋悠子 中央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明代的科举有三试,即乡试、试、殿试。考生们需要回到本籍参加布政司乡试,然后去京师应试,最后才能去皇帝面前参加殿试。而且应考时需要一定的身份。一般而言,多为国子监的监生、府州县的生员,此外儒生和卫所军生、武生以及太医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明朝在朝鲜之役前后的军事情报活动论析
明朝在朝鲜之役前后的军事情报活动论析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刘基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陈志刚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
《孙子·谋攻篇》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明人自建国伊始就对用间极为重视,并极大地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情报学理论。从刘基的《百战奇略》来看,明人的具体间谍活动主要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朱元璋的驭将之道
朱元璋的驭将之道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刘基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周钰雯 南京明孝陵博物馆
元末群雄并起,朱元璋以区区一介草民,凭借个人之英勇善战,在各路英雄中渐露头角,并最终建立明朝,成为一代开国之君。朱元璋能取得如此成就,除因其个人拥有超群能力以及机适当而外,还与其极为恰当地处理了与手下将领之间的关系息息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再论俞本《纪事录》的史料价值
再论俞本《纪事录》的史料价值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刘基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李新峰 北京大学历史系
十七世纪中期,钱谦益、潘柽章先后对明朝建国前后的史事进行了空前细致的考证,他们都高度重视明初俞本所著《纪事录》,用作揭露《明太祖实录》的曲笔、阙漏与讹误的主要材料。此书在清初以后即不见流传,而钱、潘氏著述均为清朝禁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杨廷和与“大礼议”——中国历史上人事更迭的典型案例
杨廷和与“大礼议”——中国历史上人事更迭的典型案例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刘基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田澍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在明代正常的皇位更迭之际,大多数内阁首辅并无特殊表现,亦很难因此而出名,但杨廷和不同,他因皇位更迭而名噪一时,并为后世学者所关注。因为在他担任首辅时,明朝皇位更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局,明武宗的绝嗣和皇位一时的空缺将他推到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明代辽东边疆文化结构研究
明代辽东边疆文化结构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刘基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张士尊 鞍山师范学院
明朝天启年间,茅元仪在为孙承宗起草的奏稿《辽土辽民疏》中,提出了"因辽民以守辽土,因辽土以养辽民"的著名战略思考。后来学者,大凡研究明清战争史,无不对此阐释发微。但事实上,自从明朝经营辽东以来,这两个概念一直存在,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明初高丽使节郑梦周山东活动考
明初高丽使节郑梦周山东活动考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刘基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袁晓春 山东省蓬莱市蓬莱阁管理处
引言2009年8月20日,高丽使节郑梦周的半身铜像和诗板,安放在山东省蓬莱市登州博物馆,受到来自海内外广大游客的观瞻。郑梦周是朝鲜半岛高丽王朝的著名人物,在担任宰相期间,在性理学方面改变朝鲜半岛佛教文化习俗,推行朱子家礼,立庙以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明代管河郎中考略
明代管河郎中考略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刘基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张艳芳 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一明代管河郎中的设立明代自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开浚通河,罢海运,运河成为国家财税输送的最重要的通道,其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与社安定,而因受到当时的技术和材料的制约,运河常常出现淤浅、溃决等情况,使漕运受阻,因此运河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清乾隆皇帝《哀明陵三十韵》碑文分析
清乾隆皇帝《哀明陵三十韵》碑文分析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刘基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姚丽荣 十三陵特区明代帝陵研究会
在十三陵大红门北约0.6公里的地方,有一座重檐歇山顶的碑亭,这就是长陵的"神功圣德碑亭"。此亭平面为正方形,台基边宽23.1米,亭高25.14米,四面各辟券门。碑亭之内树有长陵神功圣德碑。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是明宣德十年(143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陈北李贤祭酒:明太学生石大用传略的史源与传述
南陈北李贤祭酒:明太学生石大用传略的史源与传述
收藏 引用
第十四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刘基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林丽月 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一前言嘉靖年间,华亭文人何良俊(1506~1573)曾指当代名臣言行录所载"皆用墓志碑文,以及饯赠序记之语编入",批评这些史料"皆粉饰虚美之词,且多是套子说话,以之入于史传,后人其肯信之乎!"他举李时勉传记为例说: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