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4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4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37 篇 工学
    • 323 篇 土木工程
    • 225 篇 建筑学
    • 4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软件工程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主题

  • 83 篇 抗震性能
  • 78 篇 高层建筑
  • 63 篇 结构设计
  • 34 篇 抗震设计
  • 32 篇 建筑工程
  • 26 篇 优化设计
  • 25 篇 建筑结构
  • 20 篇 有限元分析
  • 15 篇 弹塑性分析
  • 14 篇 框架结构
  • 11 篇 钢结构
  • 11 篇 时程分析
  • 9 篇 加固设计
  • 8 篇 钢筋混凝土结构
  • 7 篇 计算模型
  • 7 篇 性能评价
  • 7 篇 计算方法
  • 6 篇 结构分析
  • 6 篇 消能减震
  • 6 篇 力学性能

机构

  • 41 篇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
  • 18 篇 同济大学
  • 16 篇 苏州设计研究院股...
  • 15 篇 天津大学
  • 15 篇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
  • 12 篇 东南大学
  • 10 篇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8 篇 ccdi悉地国际
  • 8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7 篇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
  • 7 篇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
  • 6 篇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
  • 6 篇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
  • 5 篇 清华大学
  • 5 篇 华森建筑与工程设...
  • 4 篇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 4 篇 北京交通大学
  • 4 篇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
  • 4 篇 艾奕康建筑设计有...
  • 4 篇 奥雅纳工程咨询有...

作者

  • 12 篇 赵昕
  • 6 篇 霍文营
  • 5 篇 朱炳寅
  • 4 篇 张颖
  • 4 篇 刘松华
  • 4 篇 文元
  • 4 篇 王海良
  • 4 篇 杨新磊
  • 4 篇 罗敏杰
  • 3 篇 窦玉斌
  • 3 篇 于敬海
  • 3 篇 张敏
  • 3 篇 任权昌
  • 3 篇 周斌
  • 3 篇 王启文
  • 3 篇 董鹏
  • 3 篇 吴先坤
  • 3 篇 丁永君
  • 3 篇 徐斌
  • 3 篇 孙海林

语言

  • 34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暨汶川地震五周年工程抗震设计与新技术应用研讨会"
342 条 记 录,以下是321-330 订阅
排序:
混凝土预制桩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研究
混凝土预制桩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暨汶川地震五周年工程抗震设计与新技术应用研讨会
作者: 张亚南 冯春 李世海 北京市建筑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100055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190
建立了桩锤系统修正模型并推导冲击荷载修正公式,以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离散元方法(CDEM)的计算程序为平台,研究了打桩过程中混凝土预制桩的破坏机理,探讨了冲击荷载的特征和混凝土预制桩的非均匀性对应力波传播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京建邺大厦结构检测与抗震鉴定分析
南京建邺大厦结构检测与抗震鉴定分析
收藏 引用
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暨汶川地震五周年工程抗震设计与新技术应用研讨会
作者: 黄志诚 李黎 樊嵘 夏长春 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210005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211100
南京建邺大厦建造于20世纪九十代。因后期结构改造的需要,为确保其抗震性能和安全使用要求,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的要求对其进行了现场检测及抗震鉴定,本文介绍了该建筑结构检测与抗震鉴定的详细过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BFRP布加固既有损伤钢筋混凝土梁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
BFRP布加固既有损伤钢筋混凝土梁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
收藏 引用
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暨汶川地震五周年工程抗震设计与新技术应用研讨会
作者: 王海良 常伟 杨新磊 任权昌 董鹏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天津300384
通过6根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梁静力试验,考察了不同玄武岩纤维布粘贴层数下,加固梁的承载能力及破坏模式,试验表明在钢筋混凝土梁受拉区粘贴玄武岩纤维布可有效提高既有损伤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采用ANSYS软件对BFRP布加固既有损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开封国际金融中心写字楼结构设计
开封国际金融中心写字楼结构设计
收藏 引用
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暨汶川地震五周年工程抗震设计与新技术应用研讨会
作者: 王爱和 刘明学 李英杰 李娜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北京时空筑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北京100036
开封国际金融中心写字楼为36层的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为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主要屋面结构总高度148.7m,核心筒高度***,超过A级混凝土结构最大适用高度限值(130m) 18.7m,约14.4%,低于B级高度限值(180re)和混合结构的最大使用高度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层结构风荷载的反演分析
高层结构风荷载的反演分析
收藏 引用
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暨汶川地震五周年工程抗震设计与新技术应用研讨会
作者: 杨旺华 李秋胜 王启文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深圳518031 教育部建筑安全与节能重点实验室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长沙410082 教育部建筑安全与节能重点实验室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长沙410082 香港城市大学土木及建筑工程系 香港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深圳518031
根据风洞试验的结果,确定了高层建筑结构的风荷载时程,对结构进行分析得到了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响应时程。假定结构物理参数未知情况下建立了反问题模型,根据时程分析结果,运用荷载归一化统计平均方法识别出结构的物理参数并反演出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型LNG储罐内罐加强圈防晃减震分析
大型LNG储罐内罐加强圈防晃减震分析
收藏 引用
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暨汶川地震五周年工程抗震设计与新技术应用研讨会
作者: 谢剑 柳青 李波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天津300072 天津大学滨海土木工程结构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300072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天津300072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对16万m3大型LNG储罐内罐进行平行设计,并根据设计参数应用ADINA软件建立两种三维有限元模型(有加强圈和无加强圈),同时建立储液模型,考虑液固耦合作用,对带加强圈的LNG储罐进行水平地震激励,对比不考虑加强圈以及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型黏滞阻尼墙动力性能试验研究
新型黏滞阻尼墙动力性能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暨汶川地震五周年工程抗震设计与新技术应用研讨会
作者: 张志强 夏冬平 李爱群 刘康安 彭枫北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南京210096 东南大学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6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南京210096 东南大学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6 南京丹普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211000
黏滞阻尼墙是一种主要应用建筑结构的速度相关型消能器.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黏滞阻尼墙,并通过水平动力加载试验,研究新型黏滞阻尼墙在不同振动频率和位移幅值下的阻尼力与位移的关系,探讨了新型黏滞阻尼墙的滞回特性,以及振动频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超前施工结构性能分析与设计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超前施工结构性能分析与设计
收藏 引用
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暨汶川地震五周年工程抗震设计与新技术应用研讨会
作者: 朱川海 方朔 赵昕 丁鲲 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200023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 上海200092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200092
来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在我国超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框架-核心简体系的施工流程需要核心筒超前外框架施工。考虑到施工期间结构体系、材料特性和荷载作用的时变性,需要引入施工阶段基于性能的结构设计(PBSD)方法分析与控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城市土地抗震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城市土地抗震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暨汶川地震五周年工程抗震设计与新技术应用研讨会
作者: 袁媛 陈新民 袁宗盼 南京工业大学交通学院 南京210009
城市土地抗震适宜性评价可以通过土地发生地震灾害的概率大小来划分等级,而土地地震灾害的发生与否,是典型的二分类变量问题,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处理这类(0,1)区间的概率问题,可以得到较理想的拟合效果,为城市土地抗震适宜性评价提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深大基坑中大开口顺逆复合工法的应用
深大基坑中大开口顺逆复合工法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暨汶川地震五周年工程抗震设计与新技术应用研讨会
作者: 吴昌将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200041 同济大学地下与建筑工程系 上海200092
随着一大批深大基坑的不断涌现,常规的顺作法与传统的逆作法已经不能同时满足深大基坑在安全、环境保护、工期等各方面的要求。本文借助某一深大基坑的工程实践,引进主体结构与支护结构相结合的新形式“大开口顺逆复合工法”这一全新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