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6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6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42 篇 工学
    • 10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2 篇 软件工程
    • 56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46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5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5 篇 机械工程
    • 24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20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7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7 篇 电气工程
    • 5 篇 光学工程
    • 4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公安技术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48 篇 管理学
    • 48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28 篇 理学
    • 20 篇 物理学
    • 8 篇 数学
    • 5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医学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主题

  • 12 篇 网络安全
  • 11 篇 数据获取
  • 9 篇 高能物理
  • 8 篇 数据采集
  • 7 篇 北京谱仪
  • 7 篇 数据处理
  • 6 篇 计算机
  • 5 篇 labview
  • 5 篇 数据挖掘
  • 5 篇 分布式系统
  • 5 篇 入侵检测
  • 5 篇 数据传输
  • 4 篇 软件设计
  • 4 篇 以太网
  • 4 篇 linux
  • 4 篇 camac
  • 4 篇 实验
  • 4 篇 数据库
  • 4 篇 网格
  • 4 篇 数据获取系统

机构

  • 34 篇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
  • 18 篇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
  • 16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2 篇 防化指挥工程学院
  • 11 篇 清华大学
  • 9 篇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 7 篇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
  • 6 篇 中科院高能所计算...
  • 6 篇 四川大学
  • 5 篇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
  • 5 篇 安徽省物理电子学...
  • 5 篇 科学院高能物理研...
  • 4 篇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 4 篇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
  • 4 篇 空军工程大学
  • 4 篇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
  • 3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3 篇 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3 篇 北京大学
  • 3 篇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

作者

  • 10 篇 许榕生
  • 10 篇 金革
  • 9 篇 刘宝旭
  • 9 篇 陈锡辉
  • 9 篇 朱科军
  • 8 篇 孙功星
  • 7 篇 聂振东
  • 7 篇 谢小希
  • 7 篇 高翠山
  • 7 篇 赵京伟
  • 6 篇 江晓
  • 6 篇 谢一冈
  • 6 篇 初元萍
  • 6 篇 张银鸿
  • 6 篇 许祖润
  • 5 篇 过雅南
  • 5 篇 张红梅
  • 5 篇 赵棣新
  • 5 篇 李锋
  • 5 篇 梁福田

语言

  • 263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第13届全国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学术会议"
265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基于Web的SDUV-FEL工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的SDUV-FEL工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12全国计算机网络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应用学术会议
作者: 孙小影 戴志敏 沈立人 谢东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上海20180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合肥230027
本文介绍了基于Web的上海深紫外自由电子激光(SDUV-FEL)工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该系统将存储和提供SDUV-FEL中涉及的静态数据和存档数据,建立了一个合理而有效的SDUV-FEL数据共享平台,为设备和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可用且可靠的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IPv6多媒体数据总线中间件IMDBM的构成和实现
IPv6多媒体数据总线中间件IMDBM的构成和实现
收藏 引用
第13届全国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学术会议
作者: 邹建峰 石佳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随着 IPv6网络的逐渐到来,基于 IPv6网络的中间件还不成熟,特别是多媒体视讯会议中,还没有形成良好体系的中间件系统,导致很多重复的工作。本文根据当前 IPv6网络多媒体视讯会议中的三大互通问题展开,提出相应的中问件系统:IPv6多媒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复杂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中使用的三线交互测试平台
复杂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中使用的三线交互测试平台
收藏 引用
第13届全国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学术会议
作者: 侯磊 龚光华 邵贝贝 Guido Haefeli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洛桑高工
以 LHCb 实验前端数据采集板——TELL1的测试为背景,介绍一种适用于大型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功能测试方法,以及针对测试方法提出的三线交互测试平台,阐述了该测试方法的设计思路,建立步骤,和使用流程。
来源: 评论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综述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综述
收藏 引用
第13届全国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学术会议
作者: 刘宝旭 王晓箴 杜斌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计算中心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计算中心 华北石油管理局华丽综合服务处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我国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分析网络信息安全威胁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网络信息安全所涉及的理论、技术及实践等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来源: 评论
网络安全综合防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网络安全综合防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12全国计算机网络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应用学术会议
作者: 刘宝旭 吴春珍 刘晓玲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计算中心 北京100049
本文结合当前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护技术的发展动态,分析黑客攻击手段及其防范措施发展变化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给出了一个有效的网络安全综合防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防护系统使用了早期预警、安全控管、应急响应及灾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RC校验实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CRC校验在实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第13届全国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学术会议
作者: 卢云鹏 刘振安 徐昊 赵京伟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本文介绍 CRC 校验 BESIII 触发系统中的应用。该系统基于 RocketIO 技术实现了海量数据的实时传输。传输无误码触发判选是基本要求。文中给出该系统实时数据传输 CRC 校验的应用方案,并给出了的电路实现和系统测试结果。
来源: 评论
中国古陶瓷标本数据库建设及应用
中国古陶瓷标本数据库建设及应用
收藏 引用
12全国计算机网络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应用学术会议
作者: 张红梅 冯向前 于传松 冯松林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北京100049
本文以核分析研究方向为例,研究了高能物理学科数据库的建设.分析数据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数据库的具体结构;设计了以J2EE开放标准为基础架构、JAVA为主要开发工具的三层体系结构,实现了完整的用户应用系统,给出了该数据库的实际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以太网的数据监控系统网络设计
基于以太网的数据监控系统网络设计
收藏 引用
第13届全国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学术会议
作者: 钱静 翁佩德 罗家融 陈灼民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本文介绍了全超导托卡马克 EAST 装置技术诊断系统的基于以太网的数据监控子系统的网络设计方案,重点介绍了网络安全性的实现。实验证明该网络运行可靠、实时性好、安全性高。
来源: 评论
基于JavaMail的点对点邮件批量发送系统
基于JavaMail的点对点邮件批量发送系统
收藏 引用
14全国计算机网络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应用学术会议
作者: 王文帅 张红梅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计算中心 北京 100049
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使用Java语言开发了一套利用高能所邮件服务器来点对点批量发送邮件的应用软件系统,本系统可以从Excel报表中导入数据信息,基于JavaMail技术实现点对点邮件的批量发送,每封邮件只有一个收件人且要根据收信人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具有不确定传输延时的多模型网络控制系统研究
具有不确定传输延时的多模型网络控制系统研究
收藏 引用
第13届全国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学术会议
作者: 王国敬 穆志纯 蔡莎莎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针对网络控制系统中网络诱导时延及不确定性因素,建立具有随机时延的网络控制系统的多个离散时间模型,同时建立与每个模型相对应的控制器。根据时延的大小不同的控制器之间进行切换,保证系统的状态是 Lyapunov 稳定的。最后对其稳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