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77 篇 农学
    • 170 篇 植物保护
    • 6 篇 作物学
    • 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园艺学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林学
  • 5 篇 工学
    • 2 篇 农业工程
    • 2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机械工程
  • 4 篇 理学
    • 3 篇 生物学
    • 1 篇 生态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主题

  • 6 篇 绿色防控
  • 6 篇 鉴定
  • 4 篇 昆虫
  • 4 篇 生物防治
  • 4 篇 小菜蛾
  • 4 篇 抗药性
  • 3 篇 抗性
  • 3 篇 谷子
  • 3 篇 褐飞虱
  • 3 篇 防治效果
  • 3 篇 性信息素
  • 3 篇 小麦条锈病
  • 3 篇 水稻
  • 3 篇 生长发育
  • 3 篇 毒力
  • 3 篇 暗黑鳃金龟
  • 3 篇 病虫害
  • 3 篇 云南
  • 3 篇 害虫
  • 3 篇 遗传多样性

机构

  • 14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
  • 11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10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
  • 8 篇 宁夏大学
  • 6 篇 西南大学
  • 6 篇 贵州大学
  • 5 篇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5 篇 山东农业大学
  • 4 篇 贵州省植物保护研...
  • 4 篇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
  • 4 篇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4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4 篇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4 篇 贵阳学院
  • 3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3 篇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3 篇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 3 篇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
  • 3 篇 中国水稻研究所
  • 3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

作者

  • 5 篇 仓晓燕
  • 5 篇 单红丽
  • 5 篇 王晓燕
  • 5 篇 尹炯
  • 5 篇 罗志明
  • 5 篇 袁会珠
  • 5 篇 李文凤
  • 5 篇 张荣跃
  • 5 篇 黄应昆
  • 4 篇 李灿
  • 4 篇 曹雅忠
  • 4 篇 马艳华
  • 4 篇 习金根
  • 4 篇 张帅
  • 4 篇 吴根土
  • 4 篇 贺春萍
  • 4 篇 吴伟怀
  • 4 篇 易克贤
  • 4 篇 黄兴
  • 4 篇 张云慧

语言

  • 17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179 条 记 录,以下是141-150 订阅
排序:
钩藤丝核菌猝倒病病原鉴定
钩藤丝核菌猝倒病病原鉴定
收藏 引用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作者: 陈小均 黄露 吴石平 何海永 莫章刑 杨仟 杨再刚 龙明成 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剑河县钩藤研究所 剑河县科技局
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Miq.).Jacks.]属茜草科植物,别名钓藤、倒挂刺。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剑河钩藤"为贵州剑河县主要人工大面积种植的一种地道中药材,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然而,近年来在温室漂盘育苗中钩藤猝倒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桉树内生真菌及其抗菌活性最新进展
桉树内生真菌及其抗菌活性最新进展
收藏 引用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作者: 单体江 王小晴 毛子翎 张伟豪 王松 张君君 谢银燕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桉树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树属(Eucalyptus sp.)植物的通称,其原产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以及菲律宾,是目前世界重要的三大速生经济树种之一,我国引种按树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现有桉树人工林面积370万hm以上,目前桉树是我国华南地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剑麻根际固氮菌分离和筛选方法的建立
剑麻根际固氮菌分离和筛选方法的建立
收藏 引用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作者: 梁艳琼 黄兴 吴伟怀 李锐 郑金龙 习金根 贺春萍 易克贤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热带农林有害生物入侵监测与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检测监控重点实验室
剑麻是我国热区最重要的纤维作物,剑麻种植地土壤较为贫瘠,需要施用大量的氮肥,但大量氮肥的使用不仅增加了剑麻的种植成本,而且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发掘剑麻根际微生物的生物固氮潜力是降低剑麻生产成本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对我国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溴敌隆在土壤中的残留分析
溴敌隆在土壤中的残留分析
收藏 引用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作者: 姜路帆 王勇 张美文 周训军 李波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大学
溴敌隆是香豆素类化合物,为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能够破坏老鼠体内的凝血酶原,造成各个脏器及粘膜大面积出血而死亡,是减少啮齿动物种群数量的有效工具。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抗凝血剂可能残留在活体动物,或在环境中转移。同时人类大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昆虫的分布与扩散
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昆虫的分布与扩散
收藏 引用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作者: 马茁 姜春燕 张润志 刘慧 秦萌 冯晓东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外来生物的入侵,给农业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危害和威胁。我国《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中共包括30种,其中10种为昆虫(称为: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昆虫),分别是:菜豆象Acanthoscelides obtectus(Say),蜜柑大实蝇Bactrocera tsuneo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炔雌醚对内蒙古农牧交错带长爪沙鼠种群繁殖的影响
炔雌醚对内蒙古农牧交错带长爪沙鼠种群繁殖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作者: 杨进荣 张美文 姜路帆 刘志霄 师军 刘锦 哈斯宝力道 王勇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鼠害的防控在于降低鼠类的种群密度,炔雌醚对一些鼠类种群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为探究炔雌醚对长爪沙鼠种群繁殖的影响,作者于2006年5—8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的农牧交错带开展了炔雌醚对野外长爪沙鼠种群繁殖的控制实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16年云南小麦条锈菌群体毒性状况
2016年云南小麦条锈菌群体毒性状况
收藏 引用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作者: 李明菊 程加省 丁明亮 张庆 杨韶松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 ***)是严重威胁小麦安全生产的重大流行性病害,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环保、可持续的防治措施。云南是我国小麦条锈病的重发区,为我国广大麦区条锈病春季流行提供初侵染来源。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温胁迫对异迟眼蕈蚊与韭菜迟眼蕈蚊存活及生殖的影响
高温胁迫对异迟眼蕈蚊与韭菜迟眼蕈蚊存活及生殖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作者: 罗茵 祝国栋 薛明 王新会 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昆虫系
异迟眼蕈蚊(Bradysia difformis Frey)与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是食用菌的两种重要的害虫,对食用菌的质量及产量为害极大。高温处理是食用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常用措施。为明确高温胁迫对异迟眼蕈蚊与韭菜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机器视觉的温室害虫自动监测设备研究
基于机器视觉的温室害虫自动监测设备研究
收藏 引用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作者: 刘蒙蒙 赵丽 许建平 陈梅香 纪涛 刘冉 温冬梅 柳瑞 陈明 杨信廷 李明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 北京市丰台区植保植检站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植物病虫灾害是中国三大自然灾害之一,其识别、监测、预警是防控工作的决策信息源头。害虫种类及其动态数量变化的获取是精准防治的重要基础之一,传统人工监测方法费时费力易受主观影响,难以满足农业生产实际需求。为了监测温室黄瓜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苹果炭疽叶枯病菌致病相关基因FR18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苹果炭疽叶枯病菌致病相关基因FR18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收藏 引用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作者: 王美玉 张俊祥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苹果炭疽叶枯病是由胶胞炭疽菌(Glomerella cingulata)引起,在我国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等苹果主产区连年大发生,给苹果产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该病害发病速度快,从侵染叶片到始见病斑仅需2天。病斑由初期的褐色小点随病情发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