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3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5 篇 农学
    • 64 篇 水产
    • 12 篇 畜牧学
    • 4 篇 兽医学
    • 3 篇 作物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3 篇 理学
    • 23 篇 生物学
    • 16 篇 生态学
    • 4 篇 地质学
  • 8 篇 医学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临床医学
  • 6 篇 工学
    • 3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篇 管理学
    • 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主题

  • 7 篇 栉孔扇贝
  • 6 篇 海湾扇贝
  • 5 篇 皱纹盘鲍
  • 4 篇 硬壳蛤
  • 4 篇 菲律宾蛤仔
  • 4 篇 温度
  • 4 篇 生长
  • 4 篇 性腺发育
  • 3 篇 波部东风螺
  • 3 篇 初步研究
  • 3 篇 肥满度
  • 3 篇 栖息密度
  • 3 篇 太平洋牡蛎
  • 3 篇 双壳类
  • 3 篇 遗传连锁图谱
  • 3 篇 胚胎发育
  • 3 篇 澳大利亚
  • 3 篇 受精率
  • 2 篇 收缩活动
  • 2 篇 第一极体

机构

  • 22 篇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
  • 15 篇 中国海洋大学
  • 8 篇 厦门大学
  • 6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
  • 5 篇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
  • 5 篇 大连水产学院
  • 4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4 篇 宁波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
  • 4 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 4 篇 haskin shellfish...
  • 4 篇 nj 08349
  • 4 篇 rutgers universi...
  • 4 篇 温州师范学院
  • 4 篇 port norris
  • 2 篇 河北大学
  • 2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2 篇 海南大学
  • 2 篇 广西防城港市港口...
  • 2 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作者

  • 14 篇 张国范
  • 12 篇 刘晓
  • 10 篇 王如才
  • 8 篇 王昭萍
  • 7 篇 张福绥
  • 6 篇 林志华
  • 6 篇 李复雪
  • 6 篇 杨红生
  • 6 篇 周时强
  • 6 篇 柯才焕
  • 6 篇 方建光
  • 6 篇 于瑞海
  • 5 篇 郭希明
  • 5 篇 张素萍
  • 4 篇 方军
  • 4 篇 应雪萍
  • 4 篇 周毅
  • 4 篇 黄宝玉
  • 4 篇 张涛
  • 4 篇 张永普

语言

  • 110 篇 中文
  • 2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贝类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
132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日本血吸虫毛蚴侵入不同螺蛳状况的初步观察
日本血吸虫毛蚴侵入不同螺蛳状况的初步观察
收藏 引用
贝类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张爱华 李昱川 陈洪 王彬 长江大学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九七级七年制学科研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九七级七年制学科研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九七级七年制学科研组
为证实钉螺是否释放有吸引毛蚴的物质,即毛蚴松的存在,进行如下实验,以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兔肝匀浆中的虫卵孵化的毛蚴攻击钉螺,感染过一只毛蚴的钉螺,海蛳螺,田螺.在22℃的室温下,观察到毛蚴侵入四种的侵入率分82.8%,100%,66.7%,33.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淡水蚌类钩介幼虫寄生变态的形态学研究
淡水蚌类钩介幼虫寄生变态的形态学研究
收藏 引用
贝类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欧阳珊 姜昊 卢毅明 邓宗觉 吴小平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选择常见的淡水蚌类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作材料,对钩介幼虫寄生变态过程中的形态学进行研究,了解钩介幼虫对寄主(鱼或其它水生脊椎动物)的选择性及在寄生变态过程中的形态学特征,为淡水贝类保护生物学研究提供一些借鉴。1.材料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菲律宾蛤仔高密度大规模人工育苗技术与工艺
菲律宾蛤仔高密度大规模人工育苗技术与工艺
收藏 引用
贝类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方建光 刘慧 张继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近年来,我国北方,如山东、辽宁等地的蛤类养殖规模发展较快,但由于当地自然苗种资源的枯竭,大部分养殖单位和个人为了满足养殖的需求,到全国各地购买苗种。2000年,仅青岛市城阳区红岛镇便花费了1亿元左右到全国各地购买苗种,以便满足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连岛大堤建成前后堤坝内外潮间带软体动物的变化
连岛大堤建成前后堤坝内外潮间带软体动物的变化
收藏 引用
贝类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冯照军 孙建梅 刘缠民 张春海 张子峰 江苏徐州师范大学生物系 江苏徐州师范大学生物系 江苏徐州师范大学生物系 江苏徐州师范大学生物系 江苏徐州师范大学生物系
因开发建设需要,当地政府在连云港墟沟镇的海头湾与东西连岛(连岛乡)西端之间修建了一条大坝,使原先的孤岛变成了“半岛”,既满足了上“岛”观光旅游度假的交通需要,也在—定程度上阻止了海浪对沿岸的冲击。这条堤坝在一定程度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太平洋牡蛎人工培育群体的繁殖习性初探
太平洋牡蛎人工培育群体的繁殖习性初探
收藏 引用
贝类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王昭萍 于瑞海 郑小东 田传远 王如才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以人工培育的太平洋牡蛎群体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其性成熟年龄、性别与性比、雌雄大小差异、怀卵量、雌雄同体及自体受精现象等繁殖习性。1、性成熟年龄春季(4月)室内升温培育的蛎苗在海上进行筏式养殖,至8月中旬取样检查,103个牡蛎中有1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养殖马氏珠母贝多毛类寄生虫病的调查
我国养殖马氏珠母贝多毛类寄生虫病的调查
收藏 引用
贝类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王爱民 石耀华 吴星 阎冰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 广西海洋研究所
贝类多毛类寄生虫病是世界性的疾病,贝类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在我国海水珍珠养殖中,多毛类寄生虫是由凿贝才女虫(***)引起的,由于凿贝才女虫能分泌腐蚀贝壳的物质,壳内面常在窝心或中心部位有黑褐色的痂皮,又俗称此病为“黑心肝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菲律宾蛤仔室内全人工苗种生产技术的研究
菲律宾蛤仔室内全人工苗种生产技术的研究
收藏 引用
贝类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闫喜武 张国范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采用无附着基平面采苗技术,利用当地二龄菲律宾蛤仔,在504m平面上共获得变态稚贝(以出生壳为标志)11.24亿,采苗率为100~500万粒/m,平均为2.23×10~6粒/m。将附着稚贝转入上升流和分层喷淋式中间育成系统,经10~15天培育,成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四种PAHs混合液对菲律宾蛤仔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四种PAHs混合液对菲律宾蛤仔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贝类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蔡立哲 马丽 高阳 厦门大学教育部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生物机体内的抗氧化防御系统酶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光苷肽过氧化物酶(GPx)等。由体内代谢产生的活性氧可为抗氧化防御系统控制,消除活性氧对机体的伤害作用。PAHs等污染物在生物体内进行生物转化时,同时产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广东饶平海山区第四纪双壳类
广东饶平海山区第四纪双壳类
收藏 引用
贝类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蔡华伟 张素萍 黄宝玉 马绣同 林碧萍 张偲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笔者在饶平海山区进行野外地质考察.饶平位于广东省东南部,东临福建东山,东南频绍安,西南近澄海,西靠潮州,北有汤山水库.本区第四纪地层发育,出露良好,层序清楚,化石丰富.古贝类化石个体数量非常多,属种类型丰富,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四种防治马氏珠母贝多毛类寄生病方法的比较
四种防治马氏珠母贝多毛类寄生病方法的比较
收藏 引用
贝类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
作者: 王爱民 石耀华 吴星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 1海南大学海洋学院 1海南大学海洋学院
马氏珠母贝多毛类寄生虫病是由凿贝才女虫寄生贝壳内,继而虫体凿穿贝壳直接侵害内脏导致发炎和溃疡引起的。该病能够造成养殖马氏珠母贝的大量死亡,是目前我国海水养殖业中最重要的病害。本研究设计了四种防治多毛类寄生虫病方法:淡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