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8 篇 会议
  • 1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1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5 篇 文学
    • 104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6 篇 法学
    • 9 篇 社会学
    • 4 篇 法学
    • 2 篇 政治学
    • 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0 篇 管理学
    • 9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10 篇 艺术学
    • 6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4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5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3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战术学

主题

  • 4 篇 传播学
  • 3 篇 大众媒介
  • 3 篇 传播学科
  • 3 篇 社会变迁
  • 3 篇 新闻传播
  • 3 篇 media
  • 3 篇 人际传播
  • 3 篇 国际传播
  • 3 篇 跨国传媒集团
  • 3 篇 传播
  • 3 篇 跨文化传播
  • 2 篇 媒介仪式
  • 2 篇 批评报道
  • 2 篇 知情权
  • 2 篇 心理场
  • 2 篇 城市形象
  • 2 篇 社会关系
  • 2 篇 动画片
  • 2 篇 网络游戏
  • 2 篇 网络新闻传播

机构

  • 14 篇 复旦大学
  • 8 篇 北京大学
  • 7 篇 南京大学
  • 5 篇 清华大学
  • 4 篇 澳门大学
  • 3 篇 北京广播学院
  • 3 篇 兰州大学
  • 3 篇 香港浸会大学
  • 3 篇 香港中文大学
  • 3 篇 武汉大学
  • 2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2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2 篇 暨南大学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
  • 2 篇 天津师范大学
  • 2 篇 山东大学
  • 2 篇 黑龙江大学
  • 2 篇 苏州大学
  • 2 篇 南开大学
  • 2 篇 北京电影学院

作者

  • 3 篇 陈怀林
  • 3 篇 张国良
  • 3 篇 张荣显
  • 2 篇 陈芳怡
  • 2 篇 孙信茹
  • 2 篇 臧海群
  • 2 篇 段京肃
  • 2 篇 黄旦
  • 2 篇 师曾志
  • 2 篇 韩纲
  • 2 篇 罗宝珍
  • 2 篇 潘知常
  • 2 篇 杜文娟
  • 2 篇 陈家华
  • 2 篇 杨洸
  • 2 篇 朱凌飞
  • 2 篇 孙五三
  • 2 篇 殷晓蓉
  • 2 篇 秦志希
  • 2 篇 廖圣清

语言

  • 100 篇 中文
  • 19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101-110 订阅
排序:
Chinese Television Audience Behavior in a Multi-Channel Environment:A case of Beijing
Chinese Television Audience Behavior in a Multi-Channel Envi...
收藏 引用
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
作者: Elaine J.Y.Yuan Ph.D Student Communication Studies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When summarized in a general way,the figures associated with China's television market present us a picture of a fast evolving mass medium with an audience of enormous size and *** of 1999,94% of its 1.2 billion p...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Hong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Scale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Persuasive Health Communication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Hong Psychological Reacta...
收藏 引用
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
作者: James Price Dillard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As an individual difference,reactance proneness is a useful and important way of segmenting audience in public health *** Hong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Scale was developed to measure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 in react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传播学科发展的探索性研究报告——西部乡村的大众媒介传播和农民政治参与
传播学跨学科发展的探索性研究报告——西部乡村的大众媒介传播和...
收藏 引用
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
作者: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
农村改革的发展与农民地位不断变化的现实,无论在社结构方面,还是在文化价值上,都与农民对政治的关注和参与有密切的关系.而农民对政治信息的关注和政治的参与行为与接触大众媒体传播的新闻信息的多少密切相关.当今的农民大多是通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Public Opinion in the Future of China
Public Opinion in the Future of China
收藏 引用
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
作者: James R.Beniger Associate Professor Annenberg School For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Southem California 3502 Watt Way Los Angeles 90089
本文研究中国民意研究的发展史以及民意在中国政治上的作用.我们的观点是:随着中国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民意在中国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的政治人物已经开始关注并利用民意因为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公众形象太差.政府官员也变得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受众研究跨科的性质与方法——兼论建立跨科研究的受众
受众研究跨学科的性质与方法——兼论建立跨学科研究的受众学
收藏 引用
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
作者: 臧海群 北京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二十世纪下半期以来,社进步与多元文化造就的社关系的主要特征是一种共生态的相互依存关系.与此相联系,社“对人的再发现”和自然科“确定性的终结”对包括“受众研究”在内的所有科带来了猛烈的冲击.在全球化过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Three Represents’and China's Youth:Using the Internet to Manage Social Change
‘Three Represents’and China's Youth:Using the Internet to ...
收藏 引用
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
作者: Ian Weber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31 Nanyang Link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637718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new social policy,the Internet and youth *** of the ‘Three Represents Theory’indicates that the Government is moving from a directive,top-d...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城市形象:非典型的涵化效果?——以珠海受众的调查结果为案例
城市形象:非典型的涵化效果?——以珠海受众的调查结果为案例
收藏 引用
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
作者: 杨洸 陈怀林 张荣显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澳门大学社会暨人文学院 澳门大学社会暨人文学院
本研究运用大规模的受众抽样调查,以量化分析的方法探索了传播学领域的一个新课题——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对城市形象的影响.本研究首次描述了珠海受众心目珠海和澳门城市形象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影响城市形象的传播要素及其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The WTO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form in China:Open Questions at the Open Door
The WTO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form in China:Open Question...
收藏 引用
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
作者: Michael Zhaoxu Yan Paul S.N.Le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aper proposal submitted to the Joint Conference on Chinese Communication(CCC)Shanghai China
Of all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in the twenty plus years since Mao's death,the development in its telecommunications sector is perhaps the most *** a symbol of administrative elitism and officialdom,the teleph...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Media Law and Media Development in China
Media Law and Media Development in China
收藏 引用
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
Rationale: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 in the past few *** economy has forced itself into almost every facet of Chinese society,media being no exception. Commercialization of news and other cultural produ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ALL ABOUT CULTURE:THE POWER OF ADVERTISING
ALL ABOUT CULTURE:THE POWER OF ADVERTISING
收藏 引用
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
作者: Jian Wang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Purdue University
Consumer goods are *** constitute sources of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for our everyday *** Mary Douglas and Baron Isherwood argued,“[i]nstead of supposing that goods are primarily needed for subsist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