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2 篇 会议
  • 1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6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1 篇 医学
    • 95 篇 中医学
    • 92 篇 中西医结合
    • 3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5 篇 临床医学
    • 4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文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主题

  • 7 篇 临床研究
  • 6 篇 中医
  • 6 篇 临床观察
  • 5 篇 中医药疗法
  • 4 篇 治疗组
  • 3 篇 高血压
  • 3 篇 中西医结合治疗
  • 3 篇 hplc
  • 3 篇 中药
  • 3 篇 中医药治疗
  • 3 篇 糖尿病
  • 3 篇 学术思想
  • 2 篇 基因
  • 2 篇 大蒜膏
  • 2 篇 人才培养
  • 2 篇 科学本质
  • 2 篇 治疗规律
  • 2 篇 先天之本
  • 2 篇 薄层鉴别
  • 2 篇 药用植物

机构

  • 17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7 篇 浙江中医药大学
  • 6 篇 河南中医学院
  • 5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4 篇 辽宁中医药大学
  • 4 篇 首都医科大学
  • 4 篇 江西中医学院
  • 3 篇 新疆库车县人民医...
  • 3 篇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
  • 3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
  • 3 篇 江苏省金湖县夹沟...
  • 2 篇 新疆医科大学
  • 2 篇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
  • 2 篇 湖北中医学院
  • 2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
  • 2 篇 山西中医学院
  • 2 篇 贵州省植物园
  • 2 篇 山东潍坊医学院附...
  • 2 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2 篇 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4 篇 李伟
  • 4 篇 曲黎敏
  • 3 篇 张荣
  • 3 篇 日孜万古力·阿不拉...
  • 3 篇 孙超
  • 2 篇 黄利兴
  • 2 篇 王升旭
  • 2 篇 孟凯韬
  • 2 篇 钟启明
  • 2 篇 杨铮
  • 2 篇 杜青雄
  • 2 篇 智照林
  • 2 篇 李津
  • 2 篇 韩延华
  • 2 篇 黄明河
  • 2 篇 戴玉英
  • 2 篇 房立岩
  • 2 篇 何梅
  • 2 篇 黄泳
  • 2 篇 王庆宪

语言

  • 16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
163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肝脾相关机理及治疗规律的探讨
肝脾相关机理及治疗规律的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
作者: 朱晓娟 李晓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肝和脾同居膈下,肝属木,功主疏泄;脾属土,功主运化,肝和脾的关系非常密切。本文探索了肝脾相关机理及治疗规律,以更加有效地指导治疗。
来源: 评论
中医对疼痛解剖学的认识与贡献
中医对疼痛解剖学的认识与贡献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
作者: 付仲田 忻州市中医院
中医对疼痛的认识由来已久,但对疼痛的解剖学认识文献较少。提出的脑为疼痛的感受枢,经络为痛觉的传导通路,孙络和浮络为痛觉感受器的认识,不仅挖掘和丰富了中医疼痛理论的内涵,而且也有助于促进和推动中医对疼痛的临床研究。
来源: 评论
手法医学浅论
手法医学浅论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
作者: 魏贤辉 福建平潭县民间医药研究所
中医,除了药之外,尚有针灸、按摩、刮疹、拔火罐……药外工夫;更有花香疗疾,色彩治病,音乐疗法,语言疗法;活水源头来无尽.本文通过几则事例说明中医治疗简便廉验,多快好省,省时省钱又省事,冲破药贵看病难。
来源: 评论
从“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论阴阳
从“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论阴阳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
作者: 杜青雄
本文从对“守”和“使”的不同理解开始,深入浅出全面剖析阴阳的产生和变化发展。并就此解释了两个中医理论问题加深对阴阳学说的认识。
来源: 评论
经方附子的配伍规律
经方中附子的配伍规律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
作者: 叶进 上海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运用附子的方剂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总结出仲景方附子的配伍规律:重要和常用的配伍有7对,作用点各有不同,药量比例须予重视;并述及仲景方附子的配伍规律对后世的启示和影响。
来源: 评论
药炮制的临床研究
中药炮制的临床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
作者: 张振凌 河南中医学院
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炮制学的创立和炮制技术的发展,是在中医临床的要求和推动下完成的。本文探讨了药炮制临床研究的内容及药炮制临床研究的方法
来源: 评论
《黄帝内经》《难经》三部九候辨
《黄帝内经》《难经》三部九候辨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
作者: 崔严臻 杨铮 山东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黄帝内经》从理论到临床,初步奠定了我国脉象学的基础。 《难经》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脉象理论。《黄帝内经》《难经》虽然都有三部九候之说,但内涵却相去甚远,现细辨如下。
来源: 评论
经方治疗汗证验案举隅
经方治疗汗证验案举隅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
作者: 韩春艳 宋立群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
通过对临床难治性汗证验例的分析,体到临床辨证施治于疑难汗证的优势。
来源: 评论
痛经安汤对重度功能性痛经镇痛作用的序贯试验
痛经安汤对重度功能性痛经镇痛作用的序贯试验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
作者: 张翼 北京老年医院
本组资料用药痛经安汤治疗重度功能性痛经31例,以观察其镇痛效果,经用序贯试验证明,显效率达90%,并显著优于消炎痛加皮下注射阿托品,结论错误的概率P≤0.01。
来源: 评论
酸枣仁与兵豆的真伪鉴别
酸枣仁与兵豆的真伪鉴别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
作者: 杨磊 毕焕新 湖北省浠水县人民医院 湖北省浠水县卫生局
酸枣仁的混伪品时有发现,但以豆科植物兵豆的种子伪充酸枣仁却不曾见过。本文对酸枣仁伪品兵豆的种子的性状、显微、理化特征进行了鉴别,结果区别明显。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