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3 篇 会议
  • 4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0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5 篇 工学
    • 60 篇 电气工程
    • 34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3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9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1 篇 软件工程
    • 8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6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5 篇 机械工程
    • 5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4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3 篇 光学工程
    • 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2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2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5 篇 理学
    • 2 篇 物理学
    • 2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4 篇 管理学
    • 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农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主题

  • 9 篇 不确定度
  • 5 篇 校准装置
  • 5 篇 校准方法
  • 4 篇 测试系统
  • 4 篇 自动测试系统
  • 4 篇 计量校准
  • 4 篇 单片机
  • 4 篇 测量不确定度
  • 3 篇 gps
  • 3 篇 呼和浩特市
  • 3 篇 武器装备
  • 3 篇 虚拟仪器
  • 3 篇 校准技术
  • 3 篇 技术指标
  • 2 篇 时延测量
  • 2 篇 校准系统
  • 2 篇 labview
  • 2 篇 自动化测试
  • 2 篇 原子钟
  • 2 篇 a/d转换器

机构

  • 37 篇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
  • 11 篇 北京东方计量测试...
  • 4 篇 北京振兴计量测试...
  • 4 篇 北京华航无线电测...
  • 3 篇 计量与校准技术国...
  • 3 篇 中国西南电子技术...
  • 2 篇 海军计量测试中心
  • 2 篇 内蒙古航天动力机...
  • 2 篇 核工业航测遥感中...
  • 2 篇 贵州航天计量测试...
  • 2 篇 计量与校准技术重...
  • 2 篇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 2 篇 计量与校准技术国...
  • 2 篇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 1 篇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 1 篇 大连理工大学
  • 1 篇 上海精密计量测试...
  • 1 篇 91315部队
  • 1 篇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
  • 1 篇 中船重工集团公司...

作者

  • 5 篇 张国华
  • 5 篇 路润喜
  • 5 篇 高连山
  • 4 篇 王暖让
  • 3 篇 王斌
  • 3 篇 王宏博
  • 3 篇 张升康
  • 3 篇 冯克明
  • 3 篇 王伟
  • 3 篇 孙晓颖
  • 3 篇 陈铭
  • 3 篇 杨军
  • 3 篇 潘攀
  • 2 篇 李沂乘
  • 2 篇 林静
  • 2 篇 任士卿
  • 2 篇 张伟伟
  • 2 篇 周铁中
  • 2 篇 徐国庆
  • 2 篇 张鹏

语言

  • 10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2008年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暨无线电计量校准技术研讨会"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机械触点式测时仪和累时器校准装置
机械触点式测时仪和累时器校准装置
收藏 引用
2008年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暨无线电计量校准技术研讨会
作者: 高璟贤 北京振兴计量测试研究所 北京 100074
目前大多数机械触点式测时仪和累时器属专用测试设备都是自研和协作研制国内外没有该类仪器通用的校准设备。为了保证量值准确传递,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设计并实现了以单片机为核心,继器控制、高精度时钟基准为一体的机械触点式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直流源分析仪在直流子负载校准中的应用
直流电源分析仪在直流电子负载校准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2008年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暨无线电计量校准技术研讨会
作者: 吴扬 欧阳普忠 北京1066信箱 电测室 北京 100095
首先简要介绍了Agilent N6705A直流源分析仪的性能及其特点,概述了直流子负载的工作模式及其校准方法,然后阐述了如何利用N6705A来简化直流子负载校准的接线和测试步骤,最后总结了校准直流子负载时的注意事项。
来源: 评论
MET/CAL校准软件在实际应用中的若干改进
MET/CAL校准软件在实际应用中的若干改进
收藏 引用
2008年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暨无线电计量校准技术研讨会
作者: 吴爱华 乔玉娥 郑世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计量中心 河北 石家庄 050051
MET/CAL是适用于计量标准行业的一款开发应用的专业性软件,其最主要的特点是能提高校准 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尤其满足ISO/IEC17025、ISO-9000等管理体系要求。但是软件实际应用需要考虑国内工作现状。论述了MET/CAL软件的优点,并针对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直流压国家计量副基准与德国PTB国家计量基准的比对
直流电压国家计量副基准与德国PTB国家计量基准的比对
收藏 引用
2008年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暨无线电计量校准技术研讨会
作者: 王路 康焱 张建永 李晓燕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北京 100039
介绍了直流压国家计量副基准与德国国家物理技术研究院的国家计量基准的比对。比对采用北京元线计量测试研究所提供的两只固态压标准作为传递标准进行间接比对方式其比对的差值分别为 1.018V:2.7×10-8,uc=1.1×10-7;10V:...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ATmega128控制器的USB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ATmega128控制器的USB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2008年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暨无线电计量校准技术研讨会
作者: 成俊杰 张国华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北京 100039
研究了基于ATmega128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介绍了ADS8364A/D转换芯片、PDIUSBD12USB接口芯片的工作原理和基本使用方法,提供了其相应的接口路以及设计流程。系统可以进行连续地多通道数据采集,整个工作状态稳定可靠。
来源: 评论
直接交替比较法在微波小功率校准中的应用
直接交替比较法在微波小功率校准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2008年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暨无线电计量校准技术研讨会
作者: 张伟伟 计量与校准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39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北京 100039
通过比较现有的微波小功率座校准方法,提出了一种插入三端口器件(阻式功分器)的直接交替比较法。对该方法的原理及应用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其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并对此进行了评定。针对三端口器件,分析了其特性并对其等效反射系数的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四表自动校准/检定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四表自动校准/检定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2008年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暨无线电计量校准技术研讨会
作者: 陈胜 内豪古航天动力机械测试所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6
介绍了四表(流表、压表、功率表、阻表)自动标准/检定系统的总体结构、处理流程及软件实现途径。该软件已经在计量工作中得到应用,减轻了计量工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测效率、准确度和可靠性。
来源: 评论
3mm管芯和单片S参数自动测试系统
3mm管芯和单片S参数自动测试系统
收藏 引用
2008年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暨无线电计量校准技术研讨会
作者: 韩利华 孙静 孙晓颖 郑延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河北 石家庄 05005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河北 石家庄 0500
详细介绍了3 mm管芯和单片S参数自动测试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标准技术介绍了系统的溯源方法和重复性,给出了提高测试准确度的方法。
来源: 评论
相位噪声测试中相位检波器方法的工作机理分析
相位噪声测试中相位检波器方法的工作机理分析
收藏 引用
2008年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暨无线电计量校准技术研讨会
作者: 刘红春 孙晓颖 中国电子集团公司第13研究所 河北 石家庄 050051
在许多射频和微波系统中,测试和确定相位噪声大小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卫星通讯、无线传输、各种雷达系统中相位噪声已成为最重要的限制因素。介绍相位噪声测试中最重要的方法相位检波器法测试相位噪声的工作机理和路组成。
来源: 评论
被动型氢原子频标中微波谐振腔输入输出耦合设计
被动型氢原子频标中微波谐振腔输入输出耦合设计
收藏 引用
2008年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暨无线电计量校准技术研讨会
作者: 王勇 吴琼 王暖让 高连山 计量与校准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39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北京 100039
针对被动型氢原子频标中微波谐振腔输入输出耦合研究,利用外部品质因数来表征输入输出耦合;通过仿真数据,分别说明耦合孔的位置、耦合线圈的大小以及伸人长度对输入输出耦合设计有着不同的影响。实物测试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