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3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1 篇 工学
    • 7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7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6 篇 软件工程
    • 1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8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4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机械工程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电气工程
  • 79 篇 理学
    • 62 篇 化学
    • 11 篇 生物学
    • 5 篇 数学
    • 4 篇 物理学
    • 4 篇 系统科学
    • 3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49 篇 医学
    • 38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8 篇 中西医结合
    • 6 篇 临床医学
    • 3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3 篇 管理学
    • 1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农学
    • 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公安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10 篇 化学计量学
  • 7 篇 分子动力学
  • 6 篇 分子动力学模拟
  • 6 篇 近红外光谱
  • 5 篇 二阶校正
  • 5 篇 化学信息学
  • 5 篇 深度学习
  • 5 篇 药物设计
  • 5 篇 分子模拟
  • 4 篇 自由能计算
  • 3 篇 氢键
  • 3 篇 交替三线性分解
  • 3 篇 人工智能
  • 3 篇 分子设计
  • 3 篇 定量分析
  • 3 篇 蛋白质
  • 3 篇 温控近红外光谱
  • 3 篇 mm/gbsa
  • 3 篇 温度效应
  • 3 篇 多元校正

机构

  • 12 篇 湖南大学
  • 12 篇 南开大学
  • 7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7 篇 吉林大学
  • 6 篇 四川大学
  • 5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5 篇 中山大学
  • 4 篇 复旦大学
  • 4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4 篇 浙江大学
  • 4 篇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
  • 4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
  • 3 篇 西安石油大学
  • 3 篇 烟台大学
  • 3 篇 陕西理工大学
  • 3 篇 陕西省催化基础与...
  • 3 篇 南京大学
  • 3 篇 华东理工大学
  • 3 篇 西北大学
  • 2 篇 湖南工业大学

作者

  • 12 篇 邵学广
  • 12 篇 蔡文生
  • 11 篇 吴海龙
  • 10 篇 俞汝勤
  • 5 篇 张卓勇
  • 5 篇 陈增萍
  • 5 篇 李梦龙
  • 5 篇 张欣
  • 4 篇 王童
  • 4 篇 李华
  • 4 篇 文志宁
  • 3 篇 夏冬辉
  • 3 篇 潘里
  • 3 篇 龙婉君
  • 3 篇 陈俊辰
  • 3 篇 周一凡
  • 3 篇 郁颖
  • 3 篇 朱维良
  • 3 篇 孙小东
  • 3 篇 欧阳洋子

语言

  • 130 篇 中文
  • 9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2019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
139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ReaxFF MD反应分子体系时空性质分析与可视化
ReaxFF MD反应分子体系时空性质分析与可视化
收藏 引用
2019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
作者: 唐钰杰 任春醒 李晓霞 郭力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反应分子动力学(Reax FF MD)模拟方法是基于Reax FF反应力场研究分子体系化学反应随时间变化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复杂反应过程如热解、氧化及催化反应等的反应理研究广受关注。这类过程涉及化学反应与物理过程耦合的复杂现象,其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片段的GPCR配体分子设计
基于片段的GPCR配体分子设计
收藏 引用
2019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
作者: 李嫣 孙亚萍 李勋 赵志雄 王任小 药物化学教研组复旦大学药学院 生命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是最大的细胞表面受体家族,也是一类最重要的药物靶点。近年来X晶体衍射和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在GPCR结构测定取得了重大突破。自2007年以来,已有300多个GPCR-配体复合物结构获得解析,涵盖约60种GPCR蛋白。这些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二氧化碳提高细胞膜对药物分子的渗透性
二氧化碳提高细胞膜对药物分子的渗透性
收藏 引用
2019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
作者: 张宏 邵学广 蔡文生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分析科学研究中心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药物被设计、合成及应用。然而,由于药物分子的亲疏水性不同,并非所有药物都能高效地进入细胞内部并被吸收利用,因此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率成为医学领域的一大挑战。化学修饰、使用超分子载体等方法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β-淀粉样蛋白与生物传感检测材料相互作用的计算模拟研究
β-淀粉样蛋白与生物传感检测材料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2019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
作者: 王蒙豪 罗睿 齐汝西 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
由错误折叠而形成的β-淀粉样蛋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演化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检测其在人体的形成与变化对这些疾病的治疗和控制有重要意义。有许多研究组开发了用于检测淀粉样蛋白的生物传感器,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探索数据融合与数据分割的分析优势:首次化学计量学分析液相色谱-质谱全扫描模式的四重碎裂电压数据
探索数据融合与数据分割的分析优势:首次化学计量学分析液相色谱...
收藏 引用
2019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
作者: 孙小东 吴海龙 陈俊辰 陈悦 俞汝勤 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LC-MS)技术被认为是小分子定量和代谢组学研究的一种强大分析工具。本研究提出一种新颖的软策略用于融合质谱在全扫描模式不同碎裂电压下的质谱数据,并获得信息丰富的融合多维质谱数据。这是首次在单次的色谱运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计算辅助药物靶标发现(英文)
计算机辅助药物靶标发现(英文)
收藏 引用
2019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
作者: 朱峰 浙江大学药学院
With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bioinformatic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the bioinformatics-facilitated drug discovery (especially the discovery of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 has attracted great interest from th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单向、多步运动的分子马达:从理论到设计
单向、多步运动的分子马达:从理论到设计
收藏 引用
2019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
作者: 刘涵 杜双利 邵学广 蔡文生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分析科学研究中心
本文从原子水平上研究了一种[2](3)索烃1在乙腈溶液的逐步单向的运动理,该索烃由一个基于三蝶烯的三冠醚主体分子(e TC)和一个含有三个二苄基铵(DBA)和三个N-甲基三唑鎓(MTA)的大环客体分子组成。通过逐步加碱,可以使三冠醚分子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配体与蛋白结合动态过程及动力学性质计算模拟
配体与蛋白结合动态过程及动力学性质计算模拟
收藏 引用
2019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
作者: 郭玥 刘娜 宁尚波 段谟杰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作为一种常用的配体结合制研究手段,自由能计算方法通过计算结合前后体系自由能的差异来预测配体结合亲和力。然而这些方法在研究结合位点位于蛋白内部的配体时遇到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在结合过程配体与底物分子相互作用与影响,导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粗粒化模型探究N端亲水性残基对两亲性多肽自组装行为的影响
基于粗粒化模型探究N端亲水性残基对两亲性多肽自组装行为的影响
收藏 引用
2019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
作者: 程子微 刘以畅 李金宇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生物药光动力治疗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两亲性多肽自组装材料因其生物兼容性高、易制造、结构多样等优点在生物医药应用受到广泛关注1,2。然而,20种氨基酸存在广泛的排列,自组装后可能会有很多有趣的现象,但是仅从序列上预测自组装行为是不可能的。本工作,我们保持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蛋白-配体结合能
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蛋白-配体结合能
收藏 引用
2019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
作者: 饶立 万坚 徐昕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复旦大学化学系
实现蛋白配体结合能的精确计算被誉为计算生物化学的"圣杯"之一,一方面由于其对药物设计、生物物理化学等研究领域至关重要,但同时也因为其面临的巨大难度。甚至有人预测要到2045年才能完全解决蛋白配体结合能计算的问题[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