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 篇 医学
    • 3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中西医结合

主题

  • 4 篇 专家共识
  • 2 篇 小分子药物
  • 2 篇 抗病毒治疗
  • 2 篇 冠状病毒感染
  • 2 篇 早期
  • 2 篇 抗菌药物
  • 1 篇 多学科专家
  • 1 篇 临床应用
  • 1 篇 质量控制
  • 1 篇 合理应用
  • 1 篇 呼吸系统感染
  • 1 篇 集中带量采购
  • 1 篇 2024年度
  • 1 篇 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
  • 1 篇 多烯类
  • 1 篇 抗真菌药物
  • 1 篇 药代动力学
  • 1 篇 病原宏基因组测序
  • 1 篇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 1 篇 耐药防治

机构

  • 4 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
  • 3 篇 解放军总医院
  • 2 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
  • 2 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
  • 1 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 1 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1 篇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
  • 1 篇 上海市东方医院
  • 1 篇 长沙市第三医院
  • 1 篇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
  • 1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1 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 1 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
  • 1 篇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
  • 1 篇 解放军东部战区总...
  • 1 篇 河南省人民医院
  • 1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 篇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
  • 1 篇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
  • 1 篇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

作者

  • 8 篇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
  • 5 篇 王明贵
  • 3 篇 wang minggui
  • 2 篇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
  • 2 篇 刘又宁
  • 2 篇 chinese society ...
  • 2 篇 俞云松
  • 2 篇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
  • 2 篇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 2 篇 infectious disea...
  • 2 篇 周华
  • 1 篇 梁淑红
  • 1 篇 冯靖
  • 1 篇 杨青
  • 1 篇 expert committee...
  • 1 篇 钟南山
  • 1 篇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
  • 1 篇 王俊
  • 1 篇 胡必杰
  • 1 篇 王贵强

语言

  • 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作者=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2024年度细菌感染耐药防治领域七大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5年 第4期40卷 6-6页
作者: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 王明贵 杨帆 不详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细菌感染耐药防治领域是一个稳步发展中的专业领域,在多学科专家的努力下,2024年取得了系列成果,本文梳理其中的一些重要进展。
来源: 评论
抗新型冠状病毒小分子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杂志 2024年 第20期104卷 1812-1824页
作者: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Society of Bacterial Infection and Resistance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Respiratory Disease National Center for Respiratory Medicine China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虽已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仍在全球范围内处于低水平流行。小分子口服药物是我国目前推荐的针对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抗病毒治疗方案。虽然国内已上市多种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但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呼吸系统感染中宏基因组测序技术临床应用与结果解读专家共识
收藏 引用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22年 第2期15卷 90-102页
作者: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 胡必杰 王明贵 金文婷 不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医院感染管理科 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上海200040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已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病原检测。然而,呼吸系统感染具有特殊性:病原组成复杂、标本类型选择多样、存在感染与定植、不同标本类型结果解读原则不尽相同等。为规范临床送检适应证,选择合适的送检标本以及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多学科专家共识
收藏 引用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1年 第4期44卷 292-310页
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 中国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 全球华人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学会 刘又宁 俞云松 李健 施毅 不详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临床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 北京100853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感染病科 杭州310016 Biomedicine Discovery Institute Monash UniversityVIC 3800Australia 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南京210002
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问世于20世纪50年代末,后来因同样有效但更安全的新药不断问世而逐渐淡出临床。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增多,此类药物重新受到重视而重返临床。但由于其上市时间早,至今仍有许多问题给临床造成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集中带量采购管理专家共识
收藏 引用
医药导报 2023年 第1期42卷 1-5页
作者: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集中带量采购管理专家共识》编写组 童荣生 赵杰 王明贵 李小丝 崔小娇 梁淑红 陈轶 不详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并且在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三医联动改革、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越来越多的抗菌药物被纳入集采范畴,给医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汇聚多学科力量 共议感染防治事业发展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细菌真菌感染学术会议在成都举行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4年 第8期39卷 4-4页
作者: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
4月11—13日, 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细菌真菌感染学术会议在成都举行。本次大会从感染角度探讨学科共性问题, 对细菌耐药进行深入剖析, 搭建了跨学科高水平的细菌真菌感染领域的交流平台。
来源: 评论
抗新型冠状病毒小分子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收藏 引用
传染病信息 2024年 第3期37卷 193-203页
作者: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钟南山 王贵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120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 北京100034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虽已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仍在全球范围内处于低水平流行.小分子口服药物是我国目前推荐的针对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抗病毒治疗方案.虽然国内已上市多种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病原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临床本地化检测规范专家共识
收藏 引用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 第4期58卷 454-465页
作者: 中国药师协会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折点研究和标准制定专家委员会 杨启文 王明贵 马筱玲 张建中 李轶 吴文娟 杨继勇 韩东升 李家斌 罗燕萍 周华 谷丽 张西京 李敏 单斌 胡付品 刘正印 周海健 不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100730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上海20004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河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 上海市东方医院检验科 解放军总医院检验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安徽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科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重症医学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检验科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
感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快速准确检测病原体是有效治疗和精准防控感染性疾病的关键环节。传统的病原学检验技术覆盖的微生物种类少,难以满足临床需求。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mNGS)理论上可同时检测所有已知基因序列的病原体,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临床合理应用专家共识(2022)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杂志 2023年 第16期103卷 1173-1183页
作者: 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临床合理应用专家共识编写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耐药防控专业委员会 俞云松 刘又宁 王明贵 冯靖 黄英姿 黄志伟 李昕 王俊 吴波 许利军 杨青 张俊丽 周华 周志慧 朱剑萍 不详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感染病科 杭州310016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临床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 北京100853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上海200040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长沙市第三医院药学部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肺移植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感染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药学部
两性霉素B(AmB)是目前临床上抗真菌谱最广,活性最强的抗真菌药物,尽管有多种脂质制剂上市,极大地降低了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AmBd)的不良反应,但价格昂贵。因此,在我国AmBd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有重要的临床地位。为了提高AmBd临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