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肝细胞样癌是一种肝外器官或组织中发生的具有肝细胞样结构和形态学特征的腺癌。肝细胞样癌最初被描述为可以产生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的肿瘤^([1])。最早在1985年,Ishikura等^([2])报道了具有肝细胞癌样分化的胃癌病例,患者血清及肿瘤组织中的AFP水平均明显增高,由此提出了胃肝细胞样癌的概念。1987年,Ishikura等^([3])首次报道了卵巢肝细胞样癌(hepatoid carcinoma of the ovary,HCO)的病例,至今文献报道不足50例^([4])。此外,肝细胞样癌还可发生于其他组织器官,如肠道、胰腺、胆囊、肺、膀胱、肾脏、子宫等。其中,胃是最常见的发生部位,而卵巢在生殖系统中最为常见^([5-1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