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 篇 期刊文献
  • 11 篇 专利
  • 2 册 图书

馆藏范围

  • 2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 篇 文学
    • 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新闻传播学
  • 4 篇 历史学
    • 3 篇 中国史
    • 1 篇 考古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美术学

主题

  • 2 篇 恩格斯
  • 2 篇 作家
  • 2 篇 作品
  • 1 篇 西江流域
  • 1 篇 宋孝宗
  • 1 篇 丛书
  • 1 篇 新时期
  • 1 篇 自然的人化
  • 1 篇 顾恺之
  • 1 篇 程贤章
  • 1 篇 笔墨技法
  • 1 篇 文史研究馆
  • 1 篇 美学特征
  • 1 篇 情节线
  • 1 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
  • 1 篇 宗炳
  • 1 篇 评论
  • 1 篇 郭若虚
  • 1 篇 都市
  • 1 篇 艺术形象

机构

  • 11 篇 武汉大学
  • 6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1 篇 广东省社科联党组
  • 1 篇 广东省中国文学学...
  • 1 篇 广东教育杂志社
  • 1 篇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
  • 1 篇 全国地貌学研究会
  • 1 篇 华南师大中文系
  • 1 篇 中国民俗学会
  • 1 篇 广州华南师范大学
  • 1 篇 广东省社科院
  • 1 篇 中山大学

作者

  • 16 篇 何楚熊
  • 11 篇 熊德辉
  • 11 篇 何楚
  • 4 篇 刘新龙
  • 4 篇 涂峰
  • 3 篇 郭闯创
  • 3 篇 张芷
  • 2 篇 陈语
  • 2 篇 涂明霞
  • 2 篇 康陈瑶
  • 2 篇 方佩章
  • 1 篇 周义
  • 1 篇 叶春生
  • 1 篇 曾昭璇
  • 1 篇 管林
  • 1 篇 容观琼
  • 1 篇 贺纪元
  • 1 篇 陈昭庆
  • 1 篇 张磊
  • 1 篇 陈忠烈

语言

  • 2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作者=何楚熊"
2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董其昌的文人画论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 1995年 第2期 47-54页
作者: 何楚熊 华南师范大学
董其昌(1555—1636)主要活动于明万历至天启年间.宇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万历己丑(1589)进士.选翰林庶吉士 授编修,出为湖广提学副使,后以太常卿召入.天启间官至礼部尚书.后阉竖用权,董其昌获准引老辞官退隐.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王微与《叙画》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 1995年 第2期 98-103页
作者: 何楚熊
王微与《叙画》何楚熊王微,字景玄。约生于公元415年(即东晋义熙11年)。①对王微的生年,未见异议,大概都由其卒年推算。对他的卒年,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宋书·王微传》中所言:王微于“元嘉三十年卒,时年三十九。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执着于变革大潮的人生书写──关于程贤章的长篇小说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 1996年 第2期 94-97页
作者: 何楚熊 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执着于变革大潮的人生书写──关于程贤章的长篇小说何楚熊程贤章作品有如一首首激情澎湃的时代进行曲。他以巨大的热情关注现实,体现了一个作家所应有的敏锐与胆识,直面人生的勇气,以及探索新的理想人格,对新的人文精神的热切追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菲人民战斗情谊的颂歌——读《风雨太平洋》一、二部
收藏 引用
学术研究 1992年 第6期 106-111页
作者: 何楚熊 广州华南师范大学
《风雨太平洋》是著名老作家杜埃积数十年之心血凝结而成的一部大气磅礴的宏篇巨著。他以三部百万字的篇幅,热情呕歌了菲律宾土地上华侨抗日游击支队(以下简称“华支”)依靠了菲律宾人民的支持,与菲律宾抗日游击军并肩在吕宋平原坚持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邓椿《画继》美学思想的意义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 1995年 第4期 120-126页
作者: 何楚熊
《画继》作者邓椿主要生活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孝宗光宗二帝年间。从《画继序》得知,此书著于乾道三年或六年问,比郭若虚《图画见闻誌》成书晚了将近一个世纪。
来源: 评论
意识形态的产生方式是思维艺术通过反映生活显现社会心理
收藏 引用
学术研究 1991年 第5期 92-94页
作者: 何楚熊 华南师大中文系
陆一帆在艺术本质问题的思考中,引进了“社会心理”这个环节,得出艺术并不直接反映生活,而是直接反映社会心理的结论。无疑,陆一帆的探索志在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力图沿着导师指引的方向探寻历史准物主义研究的新领域、新方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风流时代》三部曲:喧嚣之下人性层面美的追寻
收藏 引用
学术研究 2000年 第10期 113-116页
作者: 何楚熊 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广东广州510631
《风流时代》三部曲突破了多部曲式的传统模式 ,可分可合 ,以人性审美的追求构成整体 ,以喧嚣展现都市内貌 ,通过“文革”前期到 90年代末不同层次各色人等的人性揭示 ,反映南方都市整体发展的面貌和作者对人性审美的追求
来源: 评论
陈残云评传
收藏 引用
2003年
作者: 何楚熊
本书论述了陈残云的艺术人生,折射出中国向往进步的知识分子近半个世纪以来历经沧桑而始终昂扬前行的历程。
来源: 评论
黄伟宗的创作方法理论研究——从《创作方法史》到《创作方法论》
收藏 引用
学术研究 1992年 第1期 104-108页
作者: 何楚熊 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唯物辩证法的创始人一再强调,研究“必须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因为只有这样抽象出来的概念,才能上升到思维的具体,从而揭示事物所固有的丰富的本质规定。因此,马克思告诉我们:“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当代青年文化娱乐丛书(第一辑之十)
1990年
作者: 何楚熊 贺纪元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