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 篇 医学
    • 12 篇 临床医学

主题

  • 8 篇 诊断
  • 7 篇 治疗
  • 5 篇 指南
  • 4 篇 肝豆状核变性
  • 3 篇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2 篇 修订
  • 2 篇 脊髓性肌萎缩症
  • 2 篇 遗传性共济失调
  • 2 篇 专家
  • 2 篇 专家共识
  • 1 篇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1 篇 二级预防
  • 1 篇 运动神经元存活基...
  • 1 篇 溶酶体贮积病
  • 1 篇 学科管理
  • 1 篇 认知障碍
  • 1 篇 酶缺乏症
  • 1 篇 常染色体
  • 1 篇 弗里德赖希共济失...
  • 1 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机构

  • 5 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
  • 3 篇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3 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 2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 篇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
  • 1 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
  • 1 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1 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
  • 1 篇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
  • 1 篇 安徽中医药大学
  • 1 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 1 篇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
  • 1 篇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
  • 1 篇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
  • 1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1 篇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
  • 1 篇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1 篇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
  • 1 篇 首都儿科研究所遗...

作者

  • 7 篇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
  • 6 篇 chinese society ...
  • 5 篇 wu zhiying
  • 5 篇 吴志英
  • 2 篇 王柠
  • 2 篇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
  • 2 篇 wang ning
  • 1 篇 cui liying
  • 1 篇 江泓
  • 1 篇 毛晨晖
  • 1 篇 chen xiaochun
  • 1 篇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
  • 1 篇 潘晓东
  • 1 篇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
  • 1 篇 王训
  • 1 篇 龙莉莉
  • 1 篇 华医学会儿科学分...
  • 1 篇 neurogenetics gr...
  • 1 篇 zhang baorong
  • 1 篇 熊晖

语言

  • 1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作者=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学组"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脊髓性肌萎缩症多科管理专家共识
收藏 引用
医学杂志 2019年 第19期99卷 1460-1467页
作者: 北京医学会罕见分会 北京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 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 医学会儿科学分神经 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学组 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康复 熊晖 宋昉 袁云 不详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北京100034 首都儿科研究所遗传研究室 北京100020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北京100034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由于脊髓前角及延髓运动神经元变性,导致近端肢体和躯干进行性、对称性肌无力和肌萎缩的神经变性。尽管SMA可由多种基因突变引起,但一般特指由于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urvival motor n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遗传性共济失调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收藏 引用
神经科杂志 2015年 第6期48卷 459-463页
作者: 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学组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学组
一、概述遗传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ataxia,HA)是一大类具有高度临床和遗传异质性、死率和残率较高的遗传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约占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的10%。15%[1-2]。在欧洲,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 autosom...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肝豆状核变性诊治指南2021
收藏 引用
精神科杂志 2021年 第4期54卷 310-319页
作者: 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学组
本指南在2008年版《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修订,由中国肝豆状核变性诊治领域内知名专家反复讨论并执笔成稿,并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学组会议上讨论定稿.内容包括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诊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遗传性共济失调诊治专家共识2024
收藏 引用
神经科杂志 2024年 第4期57卷 315-325页
作者: 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学组 江泓 吴志英 不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 长沙410008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医学遗传科 罕见病诊治中心杭州310009
遗传性共济失调(HA)是一大类具有高度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神经遗传性疾。为提高临床医师对HA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我国HA诊治领域的专家在2015版《遗传性共济失调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并在中医学会神经病学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收藏 引用
神经科杂志 2008年 第8期41卷 566-569页
作者: 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及运动障碍 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病学组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277900)又名Wilson(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致基因ATP7B定位于染色体13q14.3,编码一种铜转运P型ATP酶。ATP7B基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脊髓性肌萎缩症中国三级预防指南
收藏 引用
神经科杂志 2023年 第5期56卷 476-484页
作者: 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学组 肖波 崔丽英 吴志英 王艺 龙莉莉 龙泓羽 不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 长沙410013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 北京100730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杭州310009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内科 上海201102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最常见的婴幼儿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之一,主要是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突变导致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退行变,以肌无力和肌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我国SMA致变异的总体人群携带率为1.2%~2.2%,发生出生缺陷的风险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亨廷顿诊治指南2023
收藏 引用
神经科杂志 2023年 第8期56卷 848-855页
作者: 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学组 吴志英 张宝荣 商慧芳 不详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医学遗传科 罕见病诊治中心杭州310009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杭州310009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 成都610041
亨廷顿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神经系统变性疾,典型表现包括逐渐进展的舞蹈样动作、认知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近10年来,该的诊疗有了较大进展,尤其是在治疗方面,包括药物可及性和物理治疗的建议。为更好地规范和指导亨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糖原贮积Ⅱ型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
收藏 引用
医学杂志 2013年 第18期93卷 1370-1373页
作者: 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医学会儿科学分神经 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 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学组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
糖原贮积Ⅱ型(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typeⅡ,GSDⅡ,MIM232300)也称为酸性α-葡糖苷酶缺乏症(acid-α-glucosidase deficiency)。1932年荷兰家Pompe首次报道本,故常称为庞贝(Pompe)。GSDⅡ是一种罕见的常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诊治指南
收藏 引用
神经科杂志 2022年 第1期55卷 9-14页
作者: 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遗传学 吴志英 王柠 曹立 唐北沙 不详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杭州310009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福州350005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是发作性运动障碍中最常见的类型,以突然运动诱发短暂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由于相对少见,PKD易被误诊为癫痫或其他发作性疾。为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的认识及规范化诊治,我国PKD诊治领域的专家反复讨论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肝豆状核变性诊治指南2021
收藏 引用
神经科杂志 2021年 第4期54卷 310-319页
作者: 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学组 吴志英 李洵桦 王柠 梁秀龄 杨任民 王训 不详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杭州310009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广州510080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福州350005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本指南在2008年版《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修订,由中国肝豆状核变性诊治领域内知名专家反复讨论并执笔成稿,并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学组会议上讨论定稿。内容包括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诊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