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50 篇 期刊文献
  • 21 册 图书
  • 3 篇 会议
  • 1 篇 学位论文
  • 1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168 篇 电子文献
  • 13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8 篇 哲学
    • 108 篇 哲学
  • 39 篇 法学
    • 2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0 篇 政治学
    • 7 篇 社会学
    • 1 篇 民族学
  • 22 篇 文学
    • 9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8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5 篇 新闻传播学
  • 10 篇 教育学
    • 10 篇 教育学
  • 10 篇 管理学
    • 7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6 篇 经济学
    • 3 篇 理论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理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生态学
  • 3 篇 工学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主题

  • 13 篇 研究
  • 9 篇 伦理学
  • 9 篇 分配正义
  • 7 篇 道德记忆
  • 6 篇 中国
  • 6 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 5 篇 元伦理学
  • 5 篇 集体道德记忆
  • 4 篇 中国共产党
  • 4 篇 伦理
  • 4 篇 马克思主义
  • 4 篇 社会制度
  • 4 篇 共享伦理
  • 4 篇 分配正义原则
  • 3 篇 共享
  • 3 篇 汉语道德语言
  • 3 篇 合理性危机
  • 3 篇 伦理思想
  • 3 篇 记忆
  • 3 篇 道德价值

机构

  • 133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3 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3 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 篇 长沙理工大学
  • 2 篇 中华道德文化协同...
  • 2 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
  • 2 篇 广东白云学院
  • 1 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
  • 1 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
  • 1 篇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
  • 1 篇 湖南师大
  • 1 篇 湖南师大伦理学
  • 1 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1 篇 中南大学
  • 1 篇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

作者

  • 175 篇 向玉乔
  • 49 篇 xiang yu-qiao
  • 21 篇 xiang yuqiao
  • 8 篇 龙娟
  • 4 篇 卢明涛
  • 4 篇 沈莹
  • 3 篇 lu ming-tao
  • 3 篇 向谨汝
  • 3 篇 shen ying
  • 2 篇 秦彤阳
  • 2 篇 陈君丽
  • 2 篇 周琳
  • 2 篇 易学尧
  • 2 篇 彭定光
  • 2 篇 王泽应
  • 2 篇 王旖萱
  • 2 篇 chen jun-li
  • 2 篇 关朝
  • 2 篇 陈文胜
  • 2 篇 李皓

语言

  • 17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作者=向玉乔"
17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作为道德本体的道德记忆
收藏 引用
道德与文明 2025年 第2期 5-18页
作者: 向玉乔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调创新中心
道德本体问题是伦理学家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其实质是追问道德是否具有根本性本原。在道德本体问题上,人本主义伦理学、自然主义伦理学、超自然主义伦理学等伦理学理论持不同观点,或将道德本体归结为人的某种东西(如善良本性、内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作为特殊记忆形态的道德记忆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2025年 第3期 145-158,174页
作者: 向玉乔 湖南师范大学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道德记忆”是近些年才出场的一个伦理概念。它是人类记录和再现其道德生活经历的本领或能力。作为人类记忆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在人类记忆世界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并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不以所有人类生活经历作为记忆对象,而是仅仅以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汉语道德语言的传承发展和价值维度
收藏 引用
伦理学研究 2025年 第1期 23-33页
作者: 向玉乔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汉语道德语言是中华民族为了道德生活交往而建构的一个道德话语体系。它是汉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由语音、文字、词汇、判断、语法、修辞等要素构成,具有伦理表意、道德叙事等重要功能,大体上经历了从传统道德语言到革命道德语言再到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国家治理的伦理意蕴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科学 2016年 第5期 120-135,206页
作者: 向玉乔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协同创新中心 长沙410081
国家治理的核心伦理问题,是必须保证国家公共权力在人类道德价值观念允许的范围内运行,其核心任务是必须保全国家公共权力的内在善性,杜绝政治腐败,强化国家治理的道德合理性基础。国家治理的最重要伦理价值目标是维护分配正义。分配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家庭伦理与家庭道德记忆
收藏 引用
伦理学研究 2019年 第1期 81-86页
作者: 向玉乔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家庭传承家庭伦理精神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家庭道德记忆。家庭道德记忆是家庭兴旺发达的伦理基础。一个家庭不是依靠物质财富或权势实现兴旺发达的,而是主要依靠家庭道德记忆兴旺发达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庭道德记忆。这不仅指每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社会制度实现分配正义的基本原则及价值维度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科学 2013年 第3期 106-124,205-206页
作者: 向玉乔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长沙410081
人类社会需要借助社会制度的合理设计和安排来实现分配正义的价值目标。以实现分配正义为价值目标的社会制度建设应该遵循机会平等原则、利益与责任同等分配原则、分配标准与程序合理原则、纠正不公原则等四个分配正义原则。在这些原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类分配正义观念向自然环境的延伸
收藏 引用
伦理学研究 2013年 第4期 78-83页
作者: 向玉乔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自然界是一个资源宝库,但它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因此,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公正分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分配正义问题。在环境危机愈演愈烈的时代背景下,当代人类借助于"环境正义"这一伦理概念将其追求分配正义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后现代西方伦理学中的道德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2010年 第2期 88-93页
作者: 向玉乔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自19世纪中期开始,发端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现代西方伦理学由于遭到越来越广泛的质疑、批评和否定而陷入合理性危机,各种后现代西方伦理思潮则乘势而兴——西方伦理学阐释道德现象的范式发生了一次重大转变。
来源: 评论
论市场经济主体的道德责任
收藏 引用
伦理学研究 2011年 第5期 104-110,141页
作者: 向玉乔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湖南长沙410081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但这种转型还不完善,其重要表现之一是个人、企业、政府等市场经济主体的道德责任感还没有普遍确立起来。道德责任是市场经济主体的应然之责。如果市场经济主体缺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历史唯物论视阈中的分配正义原则
收藏 引用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 第5期43卷 5-12,30页
作者: 向玉乔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湖南长沙410012
要理解什么是分配正义,最有效的途径是诉诸分配正义原则。分配正义原则是人类出于维护分配正义的目的而对其分配社会资源的行为作出的一种准则性规定。能够选择和确立分配正义原则的主体只能是历史唯物论意义上的人。由这种人选择和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