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1 篇 期刊文献
  • 12 册 图书
  • 9 篇 会议
  • 2 篇 学位论文
  • 2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133 篇 电子文献
  • 5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4 篇 文学
    • 92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4 篇 法学
    • 21 篇 社会学
    • 7 篇 民族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0 篇 管理学
    • 14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0 篇 工学
    • 6 篇 城乡规划学
    • 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建筑学
  • 10 篇 艺术学
    • 4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3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 1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1 篇 美术学
  • 9 篇 历史学
    • 6 篇 中国史
    • 3 篇 考古学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3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学
    • 2 篇 地理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11 篇 媒介人类学
  • 7 篇 发展
  • 6 篇 少数民族
  • 6 篇 变迁
  • 6 篇 研究
  • 5 篇 流动
  • 5 篇 社交媒体
  • 5 篇 民族志
  • 5 篇 传播
  • 5 篇 普米族
  • 4 篇 文化符号
  • 4 篇 中国
  • 4 篇 媒介化社会
  • 4 篇 方法论
  • 4 篇 广告
  • 4 篇 微信
  • 4 篇 媒介
  • 4 篇 云南
  • 4 篇 互联网人类学
  • 3 篇 手机

机构

  • 90 篇 云南大学
  • 24 篇 南京大学
  • 14 篇 复旦大学
  • 6 篇 昆明理工大学
  • 4 篇 南开大学
  • 3 篇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2 篇 宁波财经学院
  • 1 篇 复旦新闻传播与媒...
  • 1 篇 新华社广告中心
  • 1 篇 河南师范大学
  • 1 篇 重庆师范大学
  • 1 篇 西北大学
  • 1 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

作者

  • 135 篇 孙信茹
  • 26 篇 杨星星
  • 23 篇 sun xinru
  • 14 篇 王东林
  • 7 篇 sun xin-ru
  • 6 篇 赵亚净
  • 5 篇 wang dong-lin
  • 5 篇 朱凌飞
  • 4 篇 甘庆超
  • 4 篇 段虹
  • 3 篇 wang donglin
  • 3 篇 duan hong
  • 3 篇 马翀炜
  • 2 篇 唐优悠
  • 2 篇 杨锦佳
  • 2 篇 陈庆德
  • 2 篇 张宇丹
  • 2 篇 谢翔
  • 2 篇 钱浩
  • 2 篇 wang zhiyong

语言

  • 13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作者=孙信茹"
13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好想说的田野”:媒介人类学的方法与实践——孙信茹教授专访
收藏 引用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 2020年 第1期 264-276页
作者: 孙信茹 林卓君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学院)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田野调查作为人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一整套严格的流程和规范。云南大学的孙信茹教授作为媒介人类学研究者,将媒介技术及围绕媒体的社会实践作为研究视角的同时,在方法上继承了人类学的田野作业。这种方法强调研究者走进"田野&q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创建复合媒介系统:多元主体的数字实践与村落社会发展
收藏 引用
新闻与写作 2025年 第1期 4-15页
作者: 孙信茹 谢翔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流动性背景和数字化技术影响下,传统村落生活和村民文化表达呈现多元样态。文章围绕一个白族村落村民的数字实践展开田野调研,重点以处于不同流动状态中的三类主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流动和迁移较少的主体运用数字媒介形成与以往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好想说”的访谈与“不好做”的民族志——数字情境中质性研究方法及取向的再辨析
收藏 引用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25年 第2期32卷 20-35+126页
作者: 孙信茹 谢翔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不断激发人们在数码研究内容及方法上的探寻,田野调查、参与式观察、民族志和访谈法等质性方法被广泛应用,但某些问题也凸显出来,一些声称采用民族志方法的研究其实主要运用的是访谈法。值得注意的是,民族志方法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松茸如何思考:乡村社会中物的流动、媒介化转换与村落社会发展
收藏 引用
新闻大学 2025年 第2期 46-61,119页
作者: 孙信茹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本文从一个白族村落中松茸流通背后展现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网络入手,重点关注数字化背景下松茸在村落社会中的流变、媒介形态不断扩展的过程,提出石龙松茸具有生计物和关系物、可被言说的对象物、数字时代媒介物等形态。村落社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迈向“关系”的媒介人类学——基于田野的本土性实践与思考
收藏 引用
南京社会科学 2025年 第2期 107-117页
作者: 孙信茹 段虹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南京210023 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昆明650500
数字化时代的媒介人类学研究不再固守单一和特定地点进行民族志考察,而是穿梭于网络和现实之间,展开多地点、多线索、多层级和多维度的探究,才能把握不同情境下媒介实践的复杂意义。因此,作为以探究“关系”为核心的媒介人类学研究在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数字之家”:家与新媒介的研究及方法探索
收藏 引用
新闻界 2025年 第3期 4-15页
作者: 孙信茹 郭晨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互联网时代的数字技术不仅重塑出家庭空间的新样貌,还与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结构的改变紧密交织。本研究将重点解决如下问题:什么是新技术情境下的家?数字技术为家研究带来何种实践方式和理论视野的变化?研究认为家正在逐渐转化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信的“书写”与“勾连”——对一个普米族村民微信群的考察
收藏 引用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6年 第10期23卷 6-24+126页
作者: 孙信茹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
通过对云南普米族乡村一群年轻人的微信使用和微信群活动——自我表达和互动表现的民族志考察,可以发现,微信既是一种完全自我参与式的文化"书写"和实践过程,又通过西尔弗斯通所说的"双重勾连"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田野作业的拓展与反思——媒介人类学的视角
收藏 引用
新闻记者 2017年 第12期 70-78页
作者: 孙信茹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
来源于人类学的田野作业有其一整套严格的工作方法和学术规范,媒介人类学的研究中,研究者较为重视田野作业的方法和运用。然而,伴随媒介和传播展开的文化实践日益丰富,传媒和空间、身份认同、交往网络等议题和研究领域得到扩展,这促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线上和线下:网络民族志的方法、实践及叙述
收藏 引用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7年 第11期24卷 34-48+127页
作者: 孙信茹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
网络和新媒体的崛起生成了人们新的社会活动空间,通过考察人们对网络与新媒体的运用,展现新文化形态的变化与特质,成为近年来学界较为关注的研究议题。但因研究者各自的立场和学科背景等差异,使得人们在研究起点、对象范围、使用方法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迈向田野 理解中国的实践与书写 2021
收藏 引用
2022年
作者: 孙信茹
本书分社会观察散记、媒介人类学随笔、媒介人类学田野笔记三篇,内容包括:“为什么我们要谈理解中国”“大学校园,重返日常的传统”“玩具箱里的童年”“重新发现这座城市的灵魂”“当读书成为一种仪式”等。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