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编制适合于我国军人的职业倦怠量表,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
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职业倦怠理论模型及其测量的相关文献,对部队官兵进行访谈,并与专家进行讨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了军人职业倦怠量表的理论构想,建立条目池,编制军人职业倦怠初量表,量表包含五个维度:成就感、躯体化、自我评价、人际关系和消极怠工。随机整群抽取健康官兵1415名进行正式团体测试,对其中280人同时测试工作倦怠问卷(Burnout)和中国军人职业压力量表(Chinese Occuation Stress for Military Personnel);2周后随机选取其中54人进行重测。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剔除部分条目,确定正式量表的结构,通过项目分析、t检验及相关分析等,检验量表的信效度。再次随机整群抽取健康官兵500名进行测试,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进一步检验量表结构与理论模型的拟合程度。
结果:根据因子分析结果,提取5个因子,分别命名为成就感、躯体化、自我评价、人际关系和消极怠工,另加一个掩饰因子,正式量表包含30个条目及5个掩饰条目。对量表的信、效度检验显示:①量表各条目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341~0.704(P<0.01)之间,高低分组被试的各因子和总量表的得分差异显著。②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728,分量表为0.598~0.713(P<0.01)。③总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921,分量表为0.770~0.826;总量表分半信度为0.906,分量表为0.733~0.834。④各因子间相关系数为0.357~0.658(P<0.01),各因子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在0.664~0.836(P<0.01)。⑤经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量表的理论模型与实测数据拟合良好,拟合指标的?2值=771.914,自由度为395,相对卡方值,即卡方值与自由度的比值为1.954. P=0.000,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44,拟合优度指数(GFI)、比较拟合指数(CFI)、增值拟合指数(IFI)分别0.904、0.919、0.920。⑥军人职业倦怠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与工作倦怠问卷的总分及各因子分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军人职业倦怠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与职业压力问卷总分及各因子分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结论:本研究初步完成了军人职业倦怠量表的编制工作。研究表明,军人职业倦怠量表的理论构想与数据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量表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信度和效度,达到了心理测量学要求。可运用于军事心理学相关方面的研究。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