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5 篇 期刊文献
  • 8 册 图书
  • 1 篇 学位论文
  • 1 篇 成果
  • 1 篇 科技报告

馆藏范围

  • 40 篇 电子文献
  • 7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0 篇 文学
    • 1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6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3 篇 哲学
    • 13 篇 哲学
  • 3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艺术学
    • 3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农学
    • 1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林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城乡规划学

主题

  • 5 篇 鲍德里亚
  • 3 篇 中国
  • 3 篇 研究
  • 2 篇 文艺理论
  • 2 篇 大妈们
  • 2 篇 修辞
  • 2 篇 伦理
  • 2 篇 合法化
  • 2 篇 生存样态
  • 2 篇 形而上学
  • 2 篇 西方文论
  • 2 篇 哲学思想
  • 2 篇 政治空间
  • 2 篇 安德鲁
  • 2 篇 群女性
  • 2 篇 现代主义
  • 2 篇 知识分子
  • 2 篇 新状态文学
  • 2 篇 美学
  • 2 篇 第四空间

机构

  • 17 篇 中国艺术研究院
  • 3 篇 <文艺研究>编辑部
  • 1 篇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
  • 1 篇 <文艺研究>杂志社
  • 1 篇 江苏江阴市要塞实...
  • 1 篇 北京广播学院
  • 1 篇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1 篇 江苏省农林厅林业...
  • 1 篇 溧阳市林业站
  • 1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 篇 <文艺研究>
  • 1 篇 句容市磨盘山林场
  • 1 篇 北京《文艺研究》杂...
  • 1 篇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
  • 1 篇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
  • 1 篇 北京<文艺研究>杂...

作者

  • 42 篇 戴阿宝
  • 6 篇 李世涛
  • 4 篇 dai a-bao
  • 2 篇 马克·波斯特
  • 2 篇 dai abao
  • 1 篇 李泽厚
  • 1 篇 戴国钦
  • 1 篇 郑阿宝
  • 1 篇 王法明
  • 1 篇 李晓储
  • 1 篇 朱玉军
  • 1 篇 牛宜生
  • 1 篇 李玉良
  • 1 篇 周来祥
  • 1 篇 过崇俭
  • 1 篇 戴根云
  • 1 篇 dai a'bao
  • 1 篇 王伟
  • 1 篇 g.d.阿特克斯
  • 1 篇 黄利斌

语言

  • 4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作者=戴阿宝"
4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致命的策略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波德里亚作品
2015年
作者: (法) 让·波德里亚
《致命的策略》成书于1983年,是晚期波德里亚的核心著作,也是该时期他唯一一次系统化、逻辑化地阐发其思想的著作。此书也许可以被视作波德里亚对现代性最为直接而深刻的驳斥,他站在客体的立场上所主张的,乃是以表象的狂欢取代对本... 详细信息
来源: 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图书 评论
鲍德里亚:超真实的后现代视界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 2004年 第3期 38-43页
作者: 戴阿宝 <文艺研究>编辑部 北京100029
本文集中讨论了鲍德里亚的超真实后现代视界。鲍德里亚指出,超真实作为一个后现代概念,不是对真实的背叛,而是指一种比真实更真实的超级真实状况。这一超真实状况在政治经济学中表现为再生产替代生产,在认识论中拟真替代再现,从而形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鲍德里亚媒介理论的若干问题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评论 2004年 第2期 40-50页
作者: 戴阿宝 <文艺研究>
本文从鲍德里亚对麦克鲁汉的媒介思想的批判入手,着重分析了鲍德里亚在建构自我的超真实社会中对媒介及其内爆作用的剖析。媒介不仅内爆了意义,而且内爆社会。在媒介的现实运作中,冷媒介的文化控制、媒介的模型化导致了整个社会性质的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知识传统批判与后知识话语之可能
收藏 引用
文史哲 2004年 第6期 131-137页
作者: 戴阿宝 中国艺术研究院 北京100029
后知识话语的建构首先必须面对合法化与伦理诉求问题,而这一切又无不与作为知识主体的知识分子的知识立场密切相关。如何谋求语用修辞、话语合法化以及知识主体的伦理立场的有效运作,是后知识话语建构的必要途径,也是后知识话语摒弃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本革命 当代西方文论的一种视野
收藏 引用
2007年
作者: 戴阿宝
本书内容包括:“形而上学式微的当代意义”、“语言观念嬗变中的文本指向”、“文本建构的若干环节”、“哲学文本:隐喻中的书写 ”等。
来源: 评论
女性主义与文学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 1996年 第2期 67-74页
作者: 戴阿宝 中国艺术研究院
女性主义与文学[美国]伊莱恩·肖瓦尔特戴阿宝译伊莱恩·肖瓦尔特(191-),普林斯顿大学英语教授,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女性主义批评的先驱。写于1977年的《她们自己的文学:从勃朗特到莱辛的英国女性作家》是一部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超然与入世——王朔小说的远点透视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 1993年 第1期 68-71页
作者: 戴阿宝
王朔的小说写得很平淡,很微观.一字一句,顺手拈来,仿佛缺乏激情洋溢,缺乏意蕴深沉,缺乏渴求渲染,一切都在笔下从从容容、自生自灭地发生着、经历着、消失着,生活如此,人如此,世界宇宙亦都如此.然而,细细品味,在那出奇沉静的字里行间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学功能的语言论阐释
收藏 引用
求是学刊 1999年 第3期26卷 69-74页
作者: 戴阿宝 中国艺术研究院
本文从泛语言论的维度思考文学功能问题。指出,传统的文学功能观注重文学作品与外界(社会)的联系,强调其指向性、意动性及预期性等,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泛语言论文学功能观则将着眼点落在以本文语言特征为轴心的向心式阐释上。其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化研究关键词之二
收藏 引用
读书 2006年 第2期 150-156页
作者: 郭军 戴阿宝
光晕(aura)“光晕”一词最早是德国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Benjamin)用于界定人与世界的主体间性关系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他用于界定传统艺术中人与审美对象的关系,最后又扩大开来,用于界定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随着他写作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知识镜像与书写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2015年
作者: 戴阿宝
本书分析了文学功能的语言阐释、超语言学、语言革命与当代西方本文理论,西方文论走势、后现代科学发现的人文意义、文化工业、新儒家与现代性弊病矫正之可能、中国美学、卢卡奇美学思想、马尔库塞文学思想,剖析了西方当代文论与中国... 详细信息
来源: 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图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