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7 篇 期刊文献
  • 22 册 图书
  • 2 篇 学位论文
  • 1 篇 会议
  • 1 篇 科技报告

馆藏范围

  • 103 篇 电子文献
  • 13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7 篇 文学
    • 5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9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8 篇 新闻传播学
  • 12 篇 历史学
    • 11 篇 中国史
    • 1 篇 世界史
  • 10 篇 教育学
    • 9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6 篇 法学
    • 4 篇 社会学
    • 2 篇 政治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6 篇 艺术学
    • 5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18 篇 莎士比亚
  • 12 篇 比较文学
  • 7 篇 中国
  • 6 篇 文集
  • 5 篇 意义
  • 4 篇 英国哥特小说
  • 4 篇 可比性
  • 4 篇 文学研究
  • 4 篇 莎剧
  • 4 篇 中国六朝志怪小说
  • 4 篇 英国
  • 4 篇 世界文学
  • 3 篇 哈姆莱特
  • 3 篇 文学
  • 3 篇 物本主义
  • 3 篇 实证
  • 3 篇 教材
  • 3 篇 异质性
  • 3 篇 影响
  • 3 篇 小说

机构

  • 71 篇 河南大学
  • 5 篇 四川大学
  • 3 篇 周口师范学院
  • 2 篇 郑州大学
  • 1 篇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
  • 1 篇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1 篇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
  • 1 篇 同济大学
  • 1 篇 河南师范大学
  • 1 篇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
  • 1 篇 <汉语言文学研究>
  • 1 篇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
  • 1 篇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1 篇 枣庄学院

作者

  • 106 篇 李伟昉
  • 29 篇 li weifang
  • 8 篇 li wei-fang
  • 6 篇 李伟昉总
  • 6 篇 张先飞副总
  • 6 篇 赵建吉
  • 3 篇 于艳平
  • 3 篇 黄力平
  • 3 篇 ma heng
  • 3 篇 马衡
  • 3 篇 yu yanping
  • 2 篇 huang liping
  • 1 篇 li weifang(colle...
  • 1 篇 yang kangen
  • 1 篇 杨康恩
  • 1 篇 王华生
  • 1 篇 李麦产
  • 1 篇 郑朝琳
  • 1 篇 曹树钧
  • 1 篇 燕俊

语言

  • 11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作者=李伟昉"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当前和未来——李伟昉教授访谈
收藏 引用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2年 第2期13卷 137-144页
作者: 李伟昉 陈会亮 河南大学莎士比亚与跨文化研究中心 河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河南大学文学院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的起点是细读重要作家及其作品,这是文学史研究和流派、思潮研究的基础。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建构与发展既要强调“双向阐发”,也要重视跨文化研究中的“差异性”。比较文学变异学、主题学、跨学科研究、译介学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古典戏剧与莎剧百年比较及其文化价值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 2025年 第1期29卷 138-148页
作者: 李伟昉 河南大学莎士比亚与跨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古典戏剧与莎剧比较是中国近代以来中外文学比较史上一个颇为典型的文化现象。选择性比较与褒贬性评判是比较中常常表现出来的两大共性问题,体现出不同学者之间学术立场及其价值旨趣的差异。中国古典戏剧与莎剧百年比较构成了认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哥特小说中对魔鬼书写的圣经渊源
收藏 引用
圣经文学研究 2025年 第1期 254-280页
作者: 马衡 李伟昉 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 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
圣经中源于上帝与魔鬼对立的善恶观,直接影响了整个西方文学的观念.邪恶的恐怖之源往往与魔鬼及其仆从有关.通过书写源于圣经的魔鬼,哥特小说揭示人类思想深处的善恶斗争.魔鬼出没于人类的日常生活,通过引诱、订立契约和附身,让人们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来源文献视域中的《哈姆莱特》研究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研究 2023年 第4期45卷 112-125页
作者: 李伟昉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丹麦史》和《哈姆莱特史》是莎士比亚创作《哈姆莱特》两个重要的来源文献。从素材来源视域将《哈姆莱特》与这两个历史文献进行互文解读,有助于重新审视这部经典悲剧在传承与创新方面的不朽价值和意义,进而探寻一个可能更为接近剧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朗松对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奠基性贡献——以《文学史方法》为中心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研究 2016年 第2期38卷 112-120页
作者: 李伟昉 河南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朗松对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方法做出了建设性的学术勾画,隐含了后来被梵·第根总结出来的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研究的基本因素。他主张以历史方法研究文学史,历史地处理文学作品的来源和影响问题,具有明显的实证主义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梁实秋莎评的人性论特征及其意义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研究 2011年 第2期33卷 144-149页
作者: 李伟昉 河南大学文学院
人性论是梁实秋评论莎士比亚的理论基石,他认为莎士比亚所以永恒不朽,是因为他的作品表现了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性。这一看法深受18世纪英国著名批评家约翰孙批评观的影响。梁实秋莎评人性论特征背后所彰显的,是一种学理探究、寻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试析伏伦斯基的情感世界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研究 1994年 第4期16卷 40-45页
作者: 李伟昉
列夫·托尔斯泰为我们创造了许多性格鲜明而复杂的人物形象。这种复杂性不仅体现在主要人物身上,即使次要人物,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伏伦斯基就是其中一个矛盾复杂的形象。可惜,多年来,许多论者多是注重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朱东润《莎氏乐府谈》价值论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研究 2019年 第2期41卷 147-160页
作者: 李伟昉 河南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朱东润20世纪初在上海《太平洋》杂志发表的四篇《莎氏乐府谈》,是中国学界细腻贴近莎士比亚戏剧文本开展批评的开始。这四篇《莎氏乐府谈》洋洋洒洒两万余言,充分显示了作者对莎士比亚的专业认知,是现存篇幅最长、论述最细致、最早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梁实秋与莎士比亚的亲缘关系及其理论意义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研究 2008年 第1期30卷 85-93页
作者: 李伟昉 河南大学文学院
作为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者和莎评专家,梁实秋的一生与莎士比亚结下深厚的不解之缘。他对莎士比亚的接受与钟爱,除了胡适、约翰生以及他的家人等外来因素作用外,关键还在于他本人对莎士比亚创作的独特的价值认同,这突出表现在情理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试论《修道士》的“哥特式”特征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评论 2002年 第2期 32-41页
作者: 李伟昉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修道士》被视为西方哥特式小说的经典之一 ,其巨大成功之处 ,正在于它的“哥特式”特征。长期以来 ,由于哥特式小说的边缘性和非主流性等特点 ,国内学界关注不够 ,特别是缺少对具体文本的研究及其价值、意义的探讨。本文试从三个基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